Image

这位北大校长书法直逼元明清,你觉得呢?

2021-02-09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

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直逼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他是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

他的书法用笔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笔墨跌宕起伏,浓淡相间,有欧之神韵,带赵之骨肌,深受众多文人墨客的赏识。

初学褚遂良,30岁后由文徵明、米芾、智永、虞世南而上溯二王。中年始临写《兰亭序》,并涉猎晋、唐诸大家,尤得力于欧阳询、怀素两《千字文》。晚年又遍临北魏、隋唐碑版,对《张迁碑》、《曹全碑》、《郑文公碑》等用功尤勤,书作清圆秀润,劲健遒逸,风格别具,自成一家。虽目力不佳晚年益甚,对面不能见人,尚能作朱丝精楷,纯熟秀美,尤为世重。

沈老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民的喜爱。特别是1981年出版的《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他二十岁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

沈尹默手稿墨迹则为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近年来故居在海峡二岸收集到沈老书墓志铭八种,从1921年到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

沈尹默主张书法作品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前贤法则;第二,时代精神;第三,个人特性。他的书法,被人评价为“运硬毫,无棱角,用柔毫,有筋骨”,成为一时风尚。由于高度近视,在挥毫之时,需要有人为他磨墨蘸笔。

而他书写的唐宋诗词,因为高度近视的缘故,都是先背熟后再默写出来的。一次,他听人说,人近视了就不能写大字,于是特地为著名画家吴湖帆写了一幅八尺的楹联。沈尹默有时也创作国画作品,主要是画墨竹,不过很少赠送别人。很多人慕名而来,向沈尹默求教书法,他总是抽出时间耐心教授,从不推脱。

由于沈字法度精严,气息典雅,圆润秀美,清雅遒健。不作怪奇之体,在平正中求变化,在变化中见姿致,因而雅俗共赏,从者众多,也成就了沈尹默一代书法大冢的地位。尹默先生一生追求学术与进步,不愧为一代诗人,书坛泰斗,将与史永存。

沈尹默书法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