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鲁迅第一次去北大授课,满身补丁被嘲笑,几分钟后学生却都沉默了

2021-02-08

一身长衫,两撇标志性的八字胡,严肃又认真的表情,就构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的形象。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其作品对我国的文化、学术乃至精神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以至于到了现今,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鲁迅出生于1881年,本名为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他的童年经历并不美满,在十多岁时祖父下狱,父亲重病去世,家中叔伯兄弟趁此欺凌于鲁迅一家,令他倍感世态炎凉,同时也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从此他努力求学,一心只想赶紧出人头地,做出成绩来给家里人看看。

一开始鲁迅学的是医学,然而在1906年时他看了一部“日俄战争教育片”,有感于当时国际和社会问题的严峻,决定弃医从文。也就是这个决定,让中国文坛多了一位振聋发聩的作家,也让当时更多中国人的思想开始转变。

鲁迅是时代里特立独行的一位学者,他的作品辛辣而讽刺,敢于将病态社会血淋淋的真相剖开在众人的眼前,这在当时是非常稀有而难能可贵的一件事。然而这位惊世的作家在第一次进入北京大学授课时,却因为穿着而受到了学生的嘲笑,那时的人们尚且不知道,这个穿着老旧长袍的形象将来会成为文坛上最经典最有力量的标志。

鲁迅先生第一次在北大授课是在1920年,当时他已经年近4旬,受蔡元培之邀来到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那时候鲁迅已经在文坛有了一席之地,学生们对这个鼎鼎大名的老师也是翘首以盼,迫切地想知道鲁迅先生的真正模样。

然而当鲁迅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却都露出了大失所望的表情:这位文坛的斗士看起来一点都不新潮,他就像最古板的老先生那样,穿着朴素的、甚至带着几个补丁的长衫,还留着小胡子,和平时北大穿梭的西装革履的精英教授们完全不一样。看到这样“和想象的不一样”的鲁迅,底下的学生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等到鲁迅开口讲课,那一口浓重的乡音更是令这些北京的学生们忍不住发笑。不过随着讲课的深入,鲁迅先生慷慨激昂的陈词、鞭辟入里的讲解,不知不觉将学生们带入了一个深刻的文学世界,大家都不自觉安静了下来。一堂课之后,一开始失望的学生们都改变了想法,开始由衷地敬佩起这位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好老师。

后来鲁迅先生又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讲授课程,他的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那一袭长衫也成为了人们心中崇敬的经典形象。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将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高尔基”,并盛赞道:“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

虽然我们认识的鲁迅先生外形朴素、平凡,他的作品和文字却比任何人都要有力量,也比任何镶金缀玉的华丽辞藻更加震撼人们的心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