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山水中安放灵魂——画家马小虎

2021-09-19

马小虎:我画山水,钟情青绿。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本能对于自然山水的喜爱,这跟我成长的环境有关,我出生在太行山脉的最深处,在青山绿水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自然山水给我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就像母亲之与幼儿。山、水、云、谷、花、草、田、树等自然情境和我所有的童年经历一起镌刻在脑海里,如果要写一本童年回忆录,那故事的每一个情节片段都和山水有关。因为就生活在山水之中,自然就对这一切产生依恋,表现山水钟情山水自然就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座座青山、一道道幽谷、一汩汩清泉等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我所经历的一个个故事动人情节,这些情节常常出现在我五彩斑斓的梦中,在我醒来时又和伴着我的心律一起跳动。

《丹崖玉瀑》200x105cm、纸本重彩

所以,我遵照自己内心初始的感受,选择表达对自然山水深沉厚重的爱恋,欢快、动情、精致、明媚、辽阔、健朗、神秘、崇高、厚重、绚烂等关键词代表了我对山水的感怀与理解。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理性的考量,在自己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发现并认识到山水画的博大精深,我们有如此丰厚的传统绘画资源等待开发再生,站在整个中国绘画史的立场去审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看到山水经历辉煌,也留有遗憾。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出于爱慕迷恋,那第二个原因应该就是源于理想信念,我把传承经典与弥补遗憾作为我最重要的艺术理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理性的成分也变得愈加浓厚。山水的经典样式有两个传统,一个是笔墨的、意笔的,一个是色彩的、工笔的。

《晴峦积翠》纸本重彩 68cm×68cm

水墨山水样式实现了文人精神与笔墨趣味的完美结合,笔墨被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水墨山水成为一种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样式表现。而像这样具有文化精神意韵的工笔山水样式或色彩山水样式,由于受到古代文人话语权及其绘画理论的抑制,在古代则一直没有充分建构起来,这应该是我前面谈到的遗憾。在当代中国画坛,工笔、色彩的山水样式正在方兴未艾地创造之中。当然,选择青绿山水作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其他,比如我画工笔重彩山水,也画粗笔淡彩和小写意式的青绿山水,甚至其他画种画科都有所涉猎,在材料手法的选择上也尽量做到丰富多元,以此避免陷入偏科和营养不良的窘境,古代最优秀的画家都是多面手。

《春山鸣泉》纸本重彩 68cm×68cm

记者:作为一个80后,你觉得山水带给您的心境体验和古人的有何不同?

马小虎:这其实是一个山水画的当代文化价值问题。做为一个当代人,他眼中的山水是什么样的,如何与山水进行对话?或者说,山水对于当代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和文化意义?中国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早期的晋唐时期的山水是一种“卧游”、“畅神”的山水,北宋的山水是郭熙讲的“可居”、“可游”,用以“适意”、“寄乐”,表达着“林泉之志”的山水,元明清的山水又是当时文人心态的一种投射,他们以一种荒寒枯寂的山水勾画其消极避世心态。那么,我们今天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我们看山水的目光肯定和古人有所区别。

《幽谷碧荫》纸本重彩 68cm×68cm

我们生逢盛世,处于一种昂扬向上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精神气象是特别阳光绚烂的。因此,我眼中的山水与倪云林的冷逸、八大的孤傲等不同,它首先应该是可亲近的,同时它又应该是堂正的、高华的、峥嵘的、阳光的。古代人们在山水中体认到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精神性,所谓的“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即意味着:山水是作为“道”的载体而出现的,“山水”是用来“卧游”或“遣兴”的。而山水之于我们,则呈现为都市人群与自然山水亲近合一的人文情怀。

《溪雨流云》-纸本重彩-68cm×68cm

文化环境的变迁、生活习尚的变更和审美意识的变化等,也许能够直接、鲜明地映射在艺术创作中。如今,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前进,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探求中国古典绘画的精神魅力,开始致力于中国画多元化的探求,尤为可贵的是工笔画的复兴光大之路也已开启,强烈的色彩意识、制作意识、形式意识、媒材意识及技巧意识已经全面渗化到现代绘画的创作中,众多青睐于青绿山水创作的艺术家开始了重塑时代经典的探索。作为现代人,我自然也接受时代的变革,再创时代经典是我的山水理想。

《青山白云》100x200cm,纸本重彩

记者:您更偏爱什么样的山水?北方雄浑的山还是南方秀美的山?为什么?

马小虎:我个人觉得南方和北方的山水不能简单地以秀美和雄浑指代,任何一片自然山水在不同的季节、气候和环境下都会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气象,风晴雨露四时四态,自然山水的气象又何止四态,雄浑和秀美只是这万千气象中的一种,南北山水的精神气象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对自然山水的这种理解也就自然映射在我作品中。

《秋歌》纸本彩墨 33x66cm

《春水》纸本彩墨 33x66cm

晚唐的司空图在其著作《二十四诗品中》对诗的意境风格总结提炼为雄浑、冲淡、纤穰、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种不同的美学标准,这与山水的精神气象又何其相像。所以在面对自然山水的时候,我并不限制自己非要选取某一方山水作为创作的对象,万里江山皆可入画,关键要能读出山水丰富的气质内涵,才能做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