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非遗:针线之间 锦绣尽现——探寻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编者按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将那些植根于壮美广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融于壮乡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印记真诚呈现。由此,汇聚起涵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涓涓细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本期《爱上非遗》聚焦壮族服饰制作技艺,带您领略一针一线勾勒出的民族瑰宝。
壮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其中,服饰文化是其民族特色的最直观体现,早已融入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帽子、上衣、下裙、鞋子到被面、背带、背包、壁挂等,无一不在装点生活。
图为裙摆上的手工刺绣。陈先怡 摄
壮族服饰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服饰样式随着时间而不断演变。
历史上对壮族穿戴的最早记载来自于《战国策·赵二》:“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从最早的左衽衣到五色绒线绣花尚青服,壮族人民以勤劳双手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口口相传中,传统的制作技艺代代流传,时至今日,这些技艺仍在时光中闪耀着独特光芒。
武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锦衣绣服惊艳时光
图为壮族传统婚礼服饰。陈先怡 摄
武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非遗名录
批次:第五批
地域:南宁
代表性传承人:陆兰珍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存在于南宁市及周边壮族地区,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服饰形制及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2014年,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陆兰珍被南宁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六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陆兰珍在制作民族服饰半成品。陈先怡 摄
陆兰珍,武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至今已伴随她走过将近60个年头,完完全全融入了她的生活。
作为家族同辈中唯一的女孩,陆兰珍被外婆和家族寄予厚望。
外婆希望陆兰珍能将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花样和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于是11岁起,她便开始跟着外婆学习刺绣,直至外婆逝世。
陆兰珍没有辜负家族的期望,她对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一做就是一辈子。
图为壮族服饰成品。陈先怡 摄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发展至今,已形成包括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在内的一整套完整制作流程。
制作的各项工艺均由手工完成,步骤繁琐,耗时较长,一套完整壮族服饰从纺织到成衣,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年。
纺织通常是将产于岭南地区的葛、麻、棉、蕉、竹、木等原料,纺纱成线,织线成布,从而得到制作服饰的面料。
织出的胚布,经过染色便能用来制作服饰。
图为染布原料蓝靛草。图源 新华网
染色时,人们会用石灰膏、碱面等将蓝靛草融化,等蓝靛的颜色显现出来后,再将它过滤成膏粉,将滤好的膏粉铺到胚布上,加上水来敲打。
制作日常衣物,只用敲打一到两遍便可达到着色效果,要是制作盛装或是上等布料,则需要敲打七到八遍,如此染出的布料,颜色均匀又好看。
图为带有手工刺绣的裙摆。陈先怡 摄
染好的布料经过晒干,裁剪成设计好的衣服样式,经过绣花最终作为成衣出炉。
绣花前,先挑选花样,再开始在衣料上绣花。一般绣花用到的颜色将近一百种,少的也有四五十种、二三十种。
图为服饰成衣上的彩绣。陈先怡 摄
陆兰珍制衣用到的这种刺绣颜色靓丽、花线丰富,被人们称为“彩绣”。
彩绣不仅要求绣娘绣花技艺精湛,还要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
据了解,光绣一只蝴蝶就要用到十几种颜色,绣线色彩全靠绣娘搭配,色彩搭配得好,绣出来的图案颜色艳丽,逼真立体。
图为具有光泽感的手工绒丝线。陈先怡 摄
“以前的丝线都是手工纺织的,因为带有绒毛,我们叫绒丝线。绒丝线纺好后还要用蜡烛的蜡油蜡好,这样丝线绣到布料上会有光泽感,且更加耐用。”陆兰珍向我们回忆起从前的绣线。
社会、科技的进步让生产方式更新迭代,同时也让工序复杂,要求严苛的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进入困境。
图为经过改良的壮族服饰。潘彦娇 摄
1998年,陆兰珍发现市面上早已没有传统民族服饰的身影,这更加坚定了她传承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信念。
即使暂时没有找到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法,她也毅然踏上了传承之路。
图为陆兰珍工作间的布料。潘彦娇 摄
在遭遇家庭变故、一贫如洗后,她始终没有放弃,没钱时借钱买绣线,还将孩子给她的生活费都用作工作室资金。
图为陆兰珍工作室的刺绣作品。陈先怡 摄
2013年9月份,陆兰珍第一次带着刺绣作品参赛并斩获银奖,重新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随着年龄增长,陆兰珍开始担心自己所学的花样能否全部传承下去,每天与时间赛跑只为能把脑海中的花样全部复制下来。
图为绣有花样的各式工艺品。潘彦娇 摄
她将各式花样绣在不同工艺品上,融合现代审美对服饰制作技艺加以创新,让传统技艺遍地开花。
图为陆兰珍指导绣娘缝制衣服。陈先怡 摄
如今,她已将技艺传给堂妹,还培养了13位能制衣、能绣花的绣娘,打算让她们继续传承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陆兰珍对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还有新的规划:“现在我会到小学、中学与孩子一起做手工,到大学里开讲座,尽量把我知道的、能做的、想做的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继续帮我传承下去。”
壮族织锦技艺(宾阳织锦技艺)
粗犷质朴温柔岁月
图为不同花纹的织锦。陈先怡 摄
壮族织锦技艺(宾阳织锦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非遗名录
批次:第三批
地域:宾阳
代表性传承人:谭湘光
壮锦历史极为悠久,其前身是壮族先民在汉代织出的“斑布”,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2010年,壮族织锦技艺(宾阳织锦技艺)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谭湘光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项目“宾阳织锦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织锦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传,在汉代就已经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色彩艳丽、花纹繁复,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图为谭湘光工作室的壮锦成品展示。潘彦娇 摄
云锦、蜀锦、宋锦以真蚕丝为主要材料,织物细腻,线条柔美,图案写实。
相较之下,壮锦加入棉线进行纺织,独具粗犷质朴之感,源于壮族人民对现实生活丰富想象的图案又让其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图为壮族织锦壁挂。陈先怡 摄
据介绍,1935年,宾阳县的梁树英来到忻城县古逢镇,学习壮锦技术。
学成后,梁树英回到宾阳并将手艺传给她的弟子,谭湘光就是其中一位。
图为挂在展示架的壁挂成品。陈先怡 摄
因家庭贫困,想学一门手艺谋生,1971年,16岁的谭湘光拜梁树英为师学习织锦。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谭湘光的织锦天分被师傅梁树英发现。
于是,梁树英决定培养她,将她一直带在自己身边学习织锦。
谭湘光带着这门传统的技艺,从16岁坚持做到现在,已经做了整整50年。
图为谭湘光工作室的织锦工艺品展示。陈先怡 摄
宾阳壮锦的制作流程包括纺线、染色、上浆、绞线、牵线、卷机头、装机、上机制造。
图为织机上的织锦半成品。陈先怡 摄
传统的上机织锦需要织娘将经线头固定于卷布根,系上配备腰带,一次次地投梭、踩踏板、经线上下层交错,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颜色复杂的织锦,技艺熟练的织娘一天也只能织几公分,于是人们比喻“寸锦寸金”。
图为传统的竹笼织机。黄爱群 摄
传统织机也叫竹笼织机,需要将织锦绑在腰上织,限制了织锦的宽度,最宽的也仅45公分。
后经改良,出现了木制排子机、铁木式的笼头提花机,再到现在的电脑织机。织锦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图为织锦工具。陈先怡 摄
织锦前需要看图挑花,挑好花样便可开始织。
壮锦的织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通经断纬,一种是通经通纬。
通经断纬织法的花纹线随时可换,经线一种颜色从开始织到结束。
通经通纬织法的花纹线和经线都是一种颜色。
图为精美的织锦纹样。陈先怡 摄
织锦的图案以几何纹为主,通常是在平纹上织出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几何纹。
也可以选择在几何纹上加以动植物图案装饰,织出层次更多的组合型纹样。
还可以将多种大小不同的几何纹结合,编织出富有变化又整齐严密的复合几何纹样。
图为谭湘光工作室的织锦手包。潘彦娇 摄
为了保存传统的织锦技艺,2002年,谭湘光在宾阳开办了织锦作坊——“湘光织锦坊”,义务传授壮锦织艺,并为学徒免费提供竹笼织机。
图为谭湘光工作室设计的香囊袋。陈先怡 摄
现在谭湘光的织锦作坊已成为壮锦生产基地,不仅生产织锦,还开展织锦培训。
平时,谭湘光在基地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进行免费的生产培训,教会他们织法后,为他们提供织机,完成的织锦由她的设计团队开发成产品销售。
图为手工艺品织锦郁金花。陈先怡 摄
“残疾人培训压力比较大,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情况,我想针对不同人群,教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文化创新产品,让他们喜欢做,还能有收入。”谭湘光介绍道,“一般就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像织锦郁金花、口红盒、旅行用的小圆镜、笔、香囊袋等等。”
图为谭湘光工作室的织锦工艺品展示。陈先怡 摄
除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做培训,谭湘光还常常到学校为孩子们介绍织锦技艺,带着孩子们做手工,还与职业学校合作建设织锦培训基地。
谭湘光围绕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侃侃而谈。潘彦娇 摄
对于未来,谭湘光还有很多打算:融合新科技,将织锦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文创作品;为残疾人准备一个可以长期接受培训的培训中心;继续开展织锦技艺的培训,让这门传统技艺走得更深更远。
“服饰衣着是一个民族穿戴于身的文明。”沿着丝线款款走来,穿越千年的壮族文化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和守护。
/特别鸣谢/
南宁市宾阳县文化馆非遗股股长关援欢
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文化站站长黎泽贤
宾阳湘光织锦坊负责人黄爱群
2021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