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用热爱探寻新晃龙溪古镇的“前世今生”
龙溪古镇街景
古镇部分建筑内景
怀化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红 实习生 孙健飞)走进龙溪古镇,你能看到什么?是贺龙将军阵前挥斥方遒的勇猛果决;还是梁思成在林徽因病床前的呢喃低语;亦或是红军在晃为民除害的英雄剿匪故事......今天的龙溪古镇深耕文化价值,以"文武长征的交汇地"("文"指"西南联大学子"在晃经历;"武"指贺龙将军在龙溪古镇指挥了"便水战役")为切口,打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魅力。行走至此,你既能感受古镇居民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调,也能体会岁月变迁中的厚重历史,干净、质朴、典雅......龙溪古镇,正从沉睡的光阴里缓缓醒来。
择一事终一生:让历史印记呈现在当代人眼前
钱穆先生曾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随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正是因着这种温情与敬意,在广大仁人志士的努力下,新晃龙溪古镇得以褪去历史的尘雾,在创新中传承。
走进新晃龙溪书院,一副横批为"君子"的对联映入眼帘:"德润古今弟子三千开教化,才名天下春秋一卷序纲常"。上联再现了百年前三尺讲台上教书先生专心授课的画面,下联则描绘了新青年将君子精神代代相传的时代内涵。这幅贯穿古今的对联,正是新晃龙溪古镇的文化保护者姚斌在进行古建筑修缮时的"作品"。
龙溪书院内"君子"像
姚斌是龙溪古镇的民间保护者。2014年,他与赵建国、吴睿霖、杨德林四人组建了一支民间保护队伍。他们通过改造老旧建筑,深耕古建价值,在不毁坏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利用改善灯光、修缮厕所、添加木质元素以及凸显侗族特色等形式,率先修缮了古镇内孝友堂、若水居等古建筑。同时,姚斌也积极挖掘龙溪古镇潜藏的文化价值,《谴谪离心是丈夫--龙溪古镇遥祭王昌龄》《龙溪夜话西南联大路》《夜郎究竟在哪里--王阳明眼中的夜郎》《吴三桂军师陈海潮在龙溪古镇的故事》......在新晃本土公众号"小城故事"上,姚斌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龙溪古镇在历史名人、抗日战争等方面的文章,以便为后续的古建筑修缮和维护做资料积累。
强强联合:逐步"盘活"龙溪古镇文旅价值
龙溪古镇作为沅水上游著名的商埠码头与商业重镇,文化多元,底蕴深厚,红色革命史显著。在新晃相关部门的联动指导下,姚斌与文化部门强强联合,共同复原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新晃的旅居经历,重现了梁林夫妇二人与前往昆明迁撤的8名中央航校学员在晃结下的深刻情缘;挖掘了西南联大学子在晃经历,以"驻址"人物群雕像、"文化长征背景"、"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路线图"等10余块图文展板再现了新晃与西南联大的故事。陪同参观人员张好告诉记者,古建筑的文字部分全部由姚斌独立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文旅部门也在此基础上,同步修缮了侗草堂、龙溪晚归、东坞里等民俗文化馆;修建了"清匪反霸展览馆"、"民俗文化传习中心"、"龙溪会馆"等文化纪念地。民间与官方的完美联动,逐渐还原了古镇的历史故事,揭开了古镇的神秘面纱,将美丽的古镇带到了世人面前。
临阳公栈内纪念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央航校8位学员在晃情缘
西南联大纪念馆内在新晃时辅导团成员像
如今的龙溪古镇依托文旅资源,吸引了清华、北大、南开等高校的文化研究专家与学子来此"取经"。龙溪书院也开始重现往日荣光,来自各地的中小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此开展了上百场党史教育与国学讲座。受湖南卫视《钟山说事》栏目邀请,姚斌也将龙溪古镇的前世今生"搬"上了荧幕。
龙溪古镇始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乾隆年间市场初具规模,主要以丹砂、桐油、茶油等贸易产业在此立市。古镇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有200余位名人曾来此旅居。作为半个古镇研究专家,姚斌深知,如今的开发仅仅只是冰山一角,龙溪古镇的文化资源还需要继续深挖。姚斌认真地告诉记者,未来,他将持续做好"在地文化"研究,依托龙溪古镇整合舞水河流域与平溪河流域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以龙溪古镇为核心向周边古建筑、古村辐射。姚斌曾动情地说:人的一生总要为了追求而不懈奋斗,我深爱这个古镇,后半生我将继续扎根于这片热土。
记者手记:古建保护与修缮,既是情怀,也是文化传承。随着时代变迁,众多历史遗迹与文化载体陷入沉睡。如今,一代又一代富有情怀的古建保护者积极投身于新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用热爱担起古镇、古村、古物、古建筑的修复责任。受访者姚斌曾动情地说过:人在回首往事时,总得有些值得纪念的事。我相信,在每一位保护者前赴后继的努力下,这座位于舞水之畔的侗乡小城,其传统文化散发的光彩将会愈加夺目。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