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张一飞趣说诸子百家文字版:1诸子百家皆已死

Image 2021-02-01

来源:青年学者张一飞的视频内容,网上都有。

说明:本浪兄花了上百个小时、多次整理的文字版,来之不易,大家珍惜吧。特地用红色字体,标出来各种重点内容和问题,以便快速查看。

1诸子百家皆已死

大家好,今天非常开心,再次和大家见面,为什么要说再呢?因为之前在万门大学,我曾经跟大家一起学习过,国际关系史的内容。那么这一次呢,我们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诸子百家思想的内容,它也许没有国际关系那么洋气,但它一定比国际关系使更厚重。提到诸子百家,我相信可能会有两种误解:

第一种误解叫时间错觉:诸子百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群思想家或哲学家,请大家注意,那叫做先秦诸子,而百家这两个字是超越时空的,它是动态的,也就是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如说儒家,如果仅仅是指先秦诸子,那么后世的程朱理学,它就不能叫儒家了。

但是事实上,程朱理学是儒家发展的后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孔子、孟子、荀子,他们都死了,但是儒家没有死。再比如说兵家,如果只是指春秋战国,这样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人物,那么有理论素养的,可能就只有孙武,最多再加上吴起,可能有的时候还要算上孙膑。但是事实上,兵家理论的巅峰时期是在唐朝,而不是先秦。

所以大家要知道,诸子百家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那就是以诸子思想开启的百家学派,它绝对不是那样,一个一个高级精英的小型俱乐部。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思想,恐怕也不可能流传这么久。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接下来的课程里面,主要还是集中于先秦诸子,只不过我们要知道,诸子这各个派系,以及他们的思想发展,绝对不是秦朝统一之后就完结了,这就叫时间错觉。

第二种误解叫做绝对化错觉:我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诸子的一些原著,其中,他们的辩论当然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主流的学派。比如说儒家,墨家和道家,还有后来的纵横家。他们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他们之间的思想是势不两立的,分野是绝对清晰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首先来说诸子百家的渊源。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周朝四分五裂,百姓民不聊生,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生病了,这些诸子站出来,抛出了他们的思想,其实就是,在给这个国家开药方。所以本质上来讲,他们都是医生,只不过他们想治的是这个国家的病,而不是某个人的病。

所以,他们的目的并不完全冲突。因此这就决定,他们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对立。只能说在术,这个层次各执己见;我认为这个病应该这样治,你认为这个病应该那样治。但是在道德层面,应该说是万法归一的。不可能说你想把它治活,我想把它治死,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呢,在我个人看来,很多时候,他们所谓的一些辩论,其实并不具备辩论的基础。什么叫有效辩论呢?就是我们要在,同一套价值标准下,针对同样一件事,用同一属性的语言,产生思想的交锋,这才是辩论。但是他们所谓的辩论,往往只是描述一个事情的不同方面,他们有的是差异,而不是差距。差异是我们不同,差距是我不如你,就应该向你学习。

但其实诸子百家的思想,存在的往往只是差异。所以不具备一个辩论的基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这个我们到后面还要讲。所以诸子思想的分野,或者说诸子思想的冲突性,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我们这第一讲的标题,为什么叫做,诸子百家皆已死呢?

我相信在听我讲诸子之前,大家一定都听过其他一些学者的讲评,或者读过其他一些大家,讲解诸子思想的一些著作。这里,我就不方便提及人家的名讳,而且我个人对一些大家也是非常敬重的。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存在一个过渡继承的问题。

就好像一提诸子百家,就是我们的思想瑰宝,民族骄傲,文化传承,很多高大上的词汇,都可以加诸其上。接着就像打开了一个阀门,这个儒家的仁义,道家的潇洒,兵家的机智,纵横家的韬略等等等等。但是好像很少有人会问,一些东西真的应该被有继承吗,或者说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去被继承,毕竟诸子百家已经死了。

那么这一讲我们来讲,他们为什么死了,下一讲我们讲,他们为什么还活着。为什么说,他们已经死了呢?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说我们不能过分的来继承他们。这个在我个人来看,有这么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和诸子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了。先秦时期是一个国家四分五裂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动荡的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集权制社会转型的一个时期,这里不讲封建,具体原因,我们在这个国际关系史的课程里面讲过,在这里不再重复。封建它是另外一套东西,所以它的整个政治环境是动荡的。

所以才会需要,有如此之多的思想家,去引导国家的发展。他们要探讨社会制度,应该如何形成。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而是一个国家基本统一,我这里讲国家基本统一,因为台湾问题还没有被彻底解决。社会制度相对稳定的时期,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政治环境不同,这样的情况下,就决定了有很多诸子的思想,是无法继承的,当然恐怕也是无需继承的。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儒家讲君君臣臣,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样子。我们人民民主专政,不存在君臣的关系;比如说道家提倡小国寡民,我们最好是,分裂成无数的很小的国家,每一个国家有很少的人口,这即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也是没有什么可行性的,何况是现在;再比如说法家,讲中央政府的权威,应该具有绝对权力,超越所有的绝对权利,这就不符合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政治协商制度,这样一种精神。所以说政治环境变了,很多东西我们无法继承。

那么第二呢,我们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变化。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这样一个态势之下,我们的价值观念,其实不管承认不承认,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之深的,而我们只能在我们思想观念,能够接受的范畴之内,去继承一些东西,不然的话,那就叫做叶公好龙。

等到真正的那些东西到来的时候,其实我们反而从内心排斥。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面,大家注意,是大部分时间里面,是功利主义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就很难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但问题是,很多诸子思想是反功利主义的,他们提倡道德主义和虚无主义,比如说孟子讲舍身取义,为了大义,连生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身外之物,何况是这个市场上这些财富,这也许还有一定的继承的可行性。

因为现在毕竟还是民族主义,作为国际政策的主流,主权国家林立的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还有民族大义需要去守。但是如果再极端一些,比如说庄子讲,人要保全自身的关键,在于没用。你看那些长得又结实又粗壮的树,都被砍掉盖房子了,而空心的没有用的树,它得以存在千年万年。可是问题是,我们现在在大部分时间,里面能这样做吗?我们尽量让自己没有用,我们去抛弃知识,我们放弃学历,我们不找工作。

虽然这可能说中了,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心声,听上去非常爽,但是它不符合市场经济对我们的要求。因为市场经济讲竞争,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用,不但要求我们要有用,而且越有用越好。你去公司面试,最好第一轮,就把所有的对手全都p k 掉。

再比如说老子,老子是道家的鼻祖。他就讲,吾有大患,即无有身集无无身,吾有何患,就是我最大的牵挂,不就是我的肉体吗,我想这个应该不会有人反对,我就当我自己连肉体都没有了,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这个听上去,好像很有智慧,也与佛家有一定相通的地方。可问题是,事实上我有身子,你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呀。

这种智慧,被我们当代人继承的可行性,我个人是要打上一个问号。当然如果有哪位朋友,具备这样的智慧,已经修炼到了可以忽略自己的肉体。也请一定要赐教于我,我也很想达到一种,吾有何患这样一种老子提倡的境界。

第三点呢,在我来看,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技术条件发生变化。不客气一点讲,其实我们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一些诸子的思想可以直接被抛弃。

比如我们马上要讲到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叫兵法十三篇。在第十二篇,叫火攻篇,就是如何用火,用易燃物,当然还要配合风向,来攻击敌人。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兵力不足,那叫借势,水火是首选。比如我们读三国,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个东吴基本都是用火功;诸葛亮水淹曹仁,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于禁,这都是用水来的。

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样的进攻效率就太低了。现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比皆是,等你真正按照孙子兵法里面,火攻篇里面说的,我们把易燃物在战场上布置好。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还要等风来,诸葛亮可以借东风。等到那个时候,你的军队可能已经被,对方的这种精确制导导弹夷为平地了。

再比如说儒家讲求孝道,我们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去照顾他们的起居,这个严格一点。我们应该每天向他们请安,东汉的时候,讽刺假孝廉叫做,举孝廉父别居,就是他是孝廉,但是他跟老人不住在一起。假孝廉是父别居,真孝廉呢,就是应该和老人住在一起吗?这种孝道的典型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的观念恐怕也是过时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的时代,而之所以不能远游,是因为古代农业社会的交通条件比较差。你走的如果太远,一旦父母有一个疾病,甚至说这个,马上就要不行了,恐怕就没有人照顾,或者说见不到最后一面。

比如说,从广州到北京大概两千两百公里,这样一个距离,中国大陆的基本上最南端走到将近北端,这样大概在清朝的时候要走一个多月。因为有很多地方道路根本就不通畅,那么现在呢,这个情况明显不是这样。我们不用说,从北京到广州或者广州到北京,它有一个京广线,我去年从芝加哥飞回北京,大概是十三个小时,那一万一千多公里。

也就是说,我的父母,他即使真的有什么突发情况。哪怕我在地球的另外一侧,我一夜之间就可以赶到,而且说你不让远游,守在父母身边,照顾上一代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经济要怎么发展,劳动力不流动了?物流也闭塞了?而且我们现在不是农耕经济,这肯定是不行的,这不符合市场的精神。

所以,个人也好,家庭也好,国家也好,如果是按照这样的伦理观念,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那么好,我们的政治环境变化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变化了。而且技术条件,这个最重要的一点也变化了。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思想,这里的前人,就不只是指中国,也包括西方。只要是我们要去继,承历史上的一些文化遗产,其实我们都应该,也有必要,带着某种批判的眼光来看。但是,这不是故意的找茬,用一个比较文气一点的说法,叫做扬气。

扬是表扬的扬,弃是放弃的弃,就是批判继承。而如果我们只批判不继承,那叫做狂悖。就像现在的很多西方国家,对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只继承不批判,那叫盲从。所以其实这一点,我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盲从。下一讲我想提醒大家,不要狂背。

我们今天说的诸子百家,种种过时的原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把这些思想,不能说永远不过时,但是至少尚未过时的东西继承下来,这就是张载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比如儒家的仁义精神,道家的自然精神,法家的法治精神,墨家的和平精神,甚至兵家的诈术,还有纵横家的阴谋,这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诈术和阴谋,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懂,不然就极有可能被用。这个世界很危险,我们应该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插一句题外话。我们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有一个失败之处,就在于,总是以保护孩子的名义,来做伤害孩子的事。经常把这个孩子完全隔离于,人心险恶之外,不让太难了解,这个世界有多么的残酷,不让他接触一些阴暗的、一些邪恶的东西。不让孩子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以至于,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呢?他不了解人性,容易轻信、偏激、理想化。

所以这样的孩子,进入到社会之后,他刚刚有一点感情上或者事业上的打击,有那么几次失败,就从精神上一蹶不振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不够理智的,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世界的现实,知道人心险恶,但是知道人心险恶,不是为了放弃人生追求,而是能够在如此险恶和残酷的世界里,能够守住自己心里那一点光明,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当然这是题外话。

那么好,这一讲里我们知道,不管诸子百家,尤其是先秦诸子,不管他们有多么的伟大,他们都已经死了,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来分享和学习他们留下的思想呢?请看下集,诸子百家还活着,谢谢大家。

——浪兄笔记校订于2021/1/28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