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啥出彩的地方,为何能“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出自于张若虚之手,此诗享誉唐朝,近当代大家们对它溢美之词甚多。这"春江花月夜"有着"以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它在诗歌中的地位甚高,闻一多形容为"诗中之诗"。它出彩的地方在哪呢?
唐朝建立之初,流行的诗歌形式仍受前朝遗风影响很多。全新的诗歌形式,正在处于厚积薄发的阶段。前朝盛行轻柔与艳丽兼备的风格,这《春江花月夜》诞生于新旧交替的变革阶段。这首诗既有美的颂歌也有深刻的哲思领悟。
诗人与景共情,寓景于情,张若虚在月的自然虚实阴晴变换中,与自然景色的轮回更替联系捆绑。并以文学之笔绘下宇宙至理,这体现了唐代诗人早就有了对于宇宙的初步认知。
一、诗中的动态美
这《春江花月夜》诗歌的名字,便是由五个常见意象的有机组合,也是景致内在节律的协调。它以五个字就为人们粗略勾画出了一副明月春江相伴的瑰丽景色。这些美景处在动态的变化中,每时之景不同,又有着不同的美丽。
诗中的江水,有时因月色而碧波荡漾,如白玉之浆,微啄小杯便忘怀愁肠。有时又暗沉和天一色,让人一望生畏再望却步。诗中之明月,经历阴晴变幻,从小小斜月生,再到大大圆月高挂,既是自然的动态变化又是情感交糅的变化。
这诗的五景,在美术上有着和谐美的构图,在文学上有着复杂氛围感的引导,春江花月夜,纯净,透彻,恍惚中有着清朗。
看此美景,诗人生发出对宇宙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每一段时间便经历轮回之变,而人类亦是代代相传。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不消极,实际上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烈追求。
这首诗以月色来写情,抒情,通过这样空灵,澄澈的幽美意境,引导读者实现对美的一种思考。虽受前朝遗风影响,但它并没有齐梁宫体诗的艳丽,也不是纯粹地在景色中直抒胸臆。
本诗充满了动态美,全诗三十六句的每一句都不落动词,动词之间的勾连让全诗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且三十六句诗,形成了九个韵律性的音韵美,而它通过转韵实现。
欣赏它,犹如品味一个平静有味的电影。"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景色的移动,从白云,枫树,扁舟,再到明月楼,这种视觉角度的变化,让诗人宛如一个电影导演一般。通过视角的变化,实现景物间的勾连,呈现出一副运动的镜面,读者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
二、寄托着的丰富感情
《春江花月夜》五个景色中,主角自然便是以浓墨重彩点出的明月。在中国的文化中,月这一意象有着许多丰富的涵义。相比于西方重抒情的直接利落,东方的中国更重抒情的婉转浪漫。对于月亮,古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它诸多感情暗示。
本诗中的月是动态变化的,每时每刻的它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美感。轻柔如素纱般的月光,有种朦胧的恍惚,它在不同人的眼中,得到了不同的感情寄托。对扁舟上的游子而言,它便是心中思念之情的象征,借月抒怀。
本诗中的月,本诗中的情,是疏离也是共鸣。它也写了离别的痛苦,也有对团聚的憧憬。分开两地的痛苦自己已难承受,便不再托付给月色了,于是月多用来抒发对能团聚的美好期盼。
"落月摇情满江树"包含着作者的一种美好期盼,它表达了作者愿有情人团聚的美好祝愿。这种积极的愿景,博大的胸怀,让《春江花月夜》更上一层楼了。
月的圆缺,既有着人类感情变化的隐喻,也有人类通过这种动态变化,引申而观宇宙,思人生。本诗展现出了作者张若虚的宇宙意识,它的目光从个体转移到了对整个人类大局的思考。张若虚与月共情,因此本诗虽多写景却不显得哀伤仇怨,反而有着一丝明快。
明月总给人时光易逝的感悟,而张若虚却出奇招不按套路来,把月写出了哀而不伤的新感觉,还展现了自身对于宇宙的思考与认识,并生发出一种人文关怀。
江与月,远近高低景不同。它们是全文的主要意象,占用全诗的篇幅最多,抒发的感情也最集中。诗中是实景虚景相结合,这种虚实结合,从物体生发而出到人的感情联系,显得颇为高深。全诗数十个实虚结合的景色,给人一种朦胧美感的意境,实在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总结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诞生的历史时期较为特殊,出于唐建朝后不久,这个时期正式齐梁遗风逐渐被淘汰取缔的过程。而本诗便是宫体诗到盛唐诗过渡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个作品中蕴含着的感情丰富,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高远深邃的宇宙意识。
在这部作品前面,张若虚的作品几乎完美继承了宫体诗的阴柔美。张若虚通过《春江花月夜》展现了自己在诗歌上全新的精神面貌。他在诗中融入对宇宙的思考还有人生哲理的认识,因此让本诗极具格调,读来有种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