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不欢,食肉不如食糟粕,古人为何对于食肉如此纠结
在当代社会之中,各色各样的食品开始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人们为了保持健康大都选择均衡饮食,甚至人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而选择多吃蔬菜少吃肉,甚至是不吃肉。尽管如此,在食物的划分上,人们的大脑中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潜在的意识即“吃肉优于吃菜”。
而对于这种潜意识的由来即可以追溯至古代,换言之,这是从古人身上所流传下来的一种潜在意识。古人对于肉似乎有着很深的执念,一方面古人在自己的饮食之中讲究着“无肉不欢”,另一方面,古人却又认为“吃肉不及吃糟粕”。那到底是什么使得古人对肉如此纠结呢?
古人讲究“无肉不欢”
说起古人对于吃肉的喜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无论是在天子诸侯餐桌上当时较为珍贵的牛羊肉,还是出现在寻常平民家的价格较为低廉的猪肉鱼肉,都是餐桌上的亮点,从那时起,蔬菜便只能作为肉的陪衬在餐桌上出现了。到了春秋时期,更有孔子以“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当时他所认为的食物味道的最高境界。
肉在此时便已经稳固了自己在人们饮食中的地位了,并在此后的几千年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在之后的发展之中,无论是“八百里分麾下炙”,还是“烹羊宰牛且为乐”都表达出了古人对于食肉的独特爱好。在战场上之时,吃肉可以鼓舞士气,心情愉悦之时,吃肉又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欢乐。肉对于古人而言,已经是一种高于其他食物的存在了。
在古代的饮食之中,对于肉的造诣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当属一道“东坡肉”。直至今日,东坡肉也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当然,除了东坡肉鲜美的味道之外,关于东坡肉起源的两个典故也是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了。
一种说法是:相传,苏东坡在一次外出游玩的途中经过艾城,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十分的炎热,在机缘巧合之下苏东坡救下了一个中暑的孩童,在将孩子送回家之后,孩子的父母为了表示对东坡的感激之情,特意买了两斤猪肉来招待他。
当孩子的父亲想上前询问东坡的口味时,刚刚靠近东坡便听到他的口中振振有词的念叨着:“禾草整煮透心香”便以为这是东坡所喜爱的口味,便照做了。却没想到东坡在餐桌上见到一整块未切割的肉表示十分的诧异。
原来孩子的父亲上前询问时,东坡正在思量着为自己刚刚做好的是填词,嘴里所念的乃是“禾,草,珍珠,透心香”。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是误打误撞的却发明出了一道掺杂着稻草香气的,软糯香甜的东坡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东坡在被贬杭州期间,经常地为百姓分忧解难,百姓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便会时常赠与东坡猪肉,东坡便开始自己动手尝试,将猪肉做出不一样的做法,并最终发明出了这道味道独特的东坡肉,受到众人的称赞。
无论东坡肉到底是哪种起源得来的,都可以从中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之中人们对于食肉的热爱和讲究。不仅追求肉的味道,更加讲究“色,香,味”俱全。对肉的制作在古人的眼中,俨然是一种独特的艺术。
古人为何无肉不欢
古人之所以对肉有着如此的喜爱之情,一方面是因为经过精细的加工加之各类调味品的腌制,调配,肉的味道的确是十分的鲜美的,可以使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的心生向往,毕竟对于美味食物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再者,古代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像现在这样的发达,物资的匮乏也就造就了肉类的稀缺,无论古代还是现如今,什么东西都讲究“物以稀为贵”都以一个不变的真理,正是当时肉类在社会上的稀缺,才造就了肉在人们心中较高的地位,也就引起了人们对于肉的喜爱。这种喜爱的形成就如同人们对于黄金,钻石的喜爱是一致的。
也正是古人给予了吃肉一种较高的地位,才使得古人将吃肉与个人享受联系在了一起。而在那些诗词漫天的时代里,吟诗作词便是古人借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寻求共鸣的最要的方式,于是,吃肉便又与诗词歌赋联系在了一起。
既有杜牧“肉管伶伦曲,萧韶清庙章。”又有崔缪的“孤舟载壶觞,水花红映肉”。空闲时间,携三五好友,或一空地席地而坐,载歌载舞,又或是泛舟湖上,吟诗作赋,有了美酒和肉的陪伴,才算是完美。也许“食肉”可以古人带来如此欢乐和雅兴,也是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了吧。
吃肉不及糟糠
虽然古人对于吃肉是极其的喜爱,但是吃肉在古人的眼中却远远不只是美味这么简单。既然对于肉的喜爱是来自于它的稀缺性,那稀缺的东西便一定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与之前一样,黄金钻石是这样的,肉在那个年代也是这样的。
同样是早在周朝时期,对于肉分配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只有天子才能够食用牛肉,诸侯可以食用羊肉,士大夫可以食用猪肉或者狗肉。
而对于一般的平民人家来说,则通常是不可以吃肉的,只有在沿海地区偶尔可以食用较为廉价的鱼肉,周朝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仅仅将每个人的身份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更是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划分的清清楚楚。
例如在王侯与士大夫所住的宫殿方面,再比如王侯与士大夫观看歌舞的阵容方面,当然其中最明显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还要数吃肉的方面啦,之所以单单被留下的是食肉而不是其他也该也是因为,食肉恰恰好是人们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细节,表面上被人们遗忘,其实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直至潜移默化的融化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肉在古人的眼中不再仅仅是肉,更被冠上了身份的象征,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肉的象征意义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将社会等级制度划分的那样清楚明了,但它仍旧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烙印。肉是财富的象征,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个社会等级的象征。
这时肉的意义便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美味和食物的范围。这种影响十分的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历史上人们也曾经常的用周朝时期不同的阶级所食用的肉的种类来作为这一阶级的代称,食羊肉不及食糟糠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早在南宋时期,宋高宗亲自任命的宰相秦桧在南宋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一不二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十分正直不阿的朝廷官员敢于对秦桧的专权说不,这个人就是赵构登基后科考录取的第一批进士——叶义问。
叶义问此人在为人为官方面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正直廉洁的好官,他从不肯向强权低头,无论是面对来头很大却又知法犯法的僧来头,还是被秦桧冤枉入狱的张宗元,叶义问始终都秉持着一颗公正之心,从不向任何人偏袒半分。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品行,引起了秦桧一党的强烈不满,并受到了打压。
但在秦桧下台之后,叶义问还是得到了皇帝赵构的任用,先是担任了御史一职,后来更是担任了同知枢密院一职,掌全国军权。但是好的御史却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将军。叶义问虽然善于直言进谏,但却对于统兵打仗之事知之甚少。在一次战争中,叶义问甚至读不懂生兵(生力兵)部下耻笑。更是在之后的战争中,妄图想让老百姓在沙地上挖沟,然后以用树枝做成的鹿角状障碍拦住敌兵。
结果可想而知,夜里潮水上涨,沙沟被填平了,树枝也被冲的不知去向。连岸上的老百姓都忍不住调侃道:大人吃羊肉,怎么反倒不如我们这些吃糟糠的老百姓呢。吃羊肉不如吃糟糠的典故由此而来。
总结
其实就是从这些很平常的小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上所留下的以肉作为等级代表的思想观念已经在古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百姓无意之间的调侃和玩笑也正是他们思想中潜意识的流露。可能在后来的朝代中,肉已经不再是平常人家里所吃不起的东西,但是以肉作为社会等级的观念已经深深地种在了人们心里,又或者说,吃肉已经具有了除了它本身以外的另外的独立的代表含义。
而这种观念也正表明了在古代时期一种在无形之中所具有的等级阶级的观念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无形之中便给人们的思想和人们的心灵上上了一道枷锁。
其实古人存在于无肉不欢与食羊肉不如食糟糠之间的纠结点也就此结了。对于美食的追求是出自于每个人天生的本能,但是由于受到阶级观念的束缚,使人们又在无形之中给予了“吃肉”这一词语新的概念。这二者看似并不冲突,却是表现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限制了人们对于无肉不欢的渴望和追求。
封建体系之下,古代社会之中的社会阶级观念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加严苛,也许在古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出身边就已经决定了他是“食羊肉”还是“食糟糠”。也正是因为社会等级长时间处于不流动的状态之下,才会使等级观念在古人的意识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加强,一遍又一遍的加深,以致使得人们无法打破这个循环,无法走出“羊肉”和“糟粕”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