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丸子”到《小偷家族》,细说日本“昭和”与“平成”
看过《樱桃小丸子》吗?这部风靡世界的动画,以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也被称为日本的“昭和年代”。昭和与平成年代是日本近现代史上最跌宕起伏的一段历史,又与中国关系错综复杂、影响深刻。
《樱桃小丸子》
1月9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沙青青携新书《昭和风,平成雨》与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来到幸福集荟现场对谈。
沙青青提到,之所以将新书命名为“昭和风,平成雨”,是因为由风及雨,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种种变化正是对此前昭和时代种种现象的映射与反馈。“本书并非通史,而是着眼于从昭和到平成的历史细节,希望透过这些历史细节的描写,去折射出更生动的大的时代变化。”
作者: 沙青青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昭和年代:一切向好的黄金时代
若去日本旅行,经常能在各地看到各类以“昭和馆”为名、或大或小的博物馆。其中,多半以“昭和三四十年”为主题, 搜集、展示那些富有时代感的物件。例如在东京都最西面的小镇青梅,当地居民更是干脆将昭和风情作为当地旅游的特色, 街头巷尾都贴着“昭和风”的海报、招牌。
“昭和三四十年”大概是从1955年至1975年,沙青青说,如今的日本人即便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 看到当时的照片、影像又或是听到那个年代音乐,也常会发出一声“真让人怀念啊!”的感慨。
为何日本人会如此怀念“昭和”年代?在沙青青看来,那个年代正是“现代日本的起点”:若置身1945年日本战败之时,几乎很难想象仅10年时间,这个国家就能慢慢走出战败的阴霾,甚至过上樱桃小丸子故事里看似平淡却又安稳温馨的日子。彼时,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一切似乎都在变好。通过电影《早安》和漫画《樱桃小丸子》,日本家用电器的快速普及和文娱生活的增多,反映了日本个人生活的改善。
但随着泡沫经济达到顶点后破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物价长期保持平稳,进入通货紧缩时代。《小偷家族》《冰菓》这样一些作品则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日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平等社会崩溃、地方社会凋敝等问题。例如《小偷家族》中的一家人依靠养老保险谋生,在破烂的平房中艰难度日,这也是对当时普通日本人民生活的映射。对日本人来说,昭和到平成的九十多年令人五味杂陈,昭和的开端是不幸的,昭和的中段是繁荣的,昭和的末年又是幻灭的,而这幻灭感笼罩了之后平成的三十年。
《小偷家族》
结合展示十多幅历史资料、影视作品、报纸新闻的图片,沙青青从多个侧面向现场读者描绘了昭和至平成近百年日本时代的变迁。一张昭和天皇和麦克阿瑟形象、身材形成鲜明对比的照片,映射出了1945年以后的美日关系。此后日本经历了战后的快速复兴、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和民众的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
《每日新闻》关于昭和天皇去世及平成天皇即位的号外
麦克阿瑟与昭和天皇的合影
“平成不况”
进入平成时代后,1991年之后的十年常被称为“平成不况”。从巅峰跌落的日本人,又受到1995年阪神大地震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萧条”氛围。
在王健看来,《昭和风,平成雨》把日本社会的变化以及所引发的民众心态的变化描绘得非常深刻。“日本是我们最值得研究的国家,中国一步步走到今天,需要有效地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
他还特别提到日本在1964年、1970年相继举办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和中国于2008年、2010年相继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存在有趣的对应,都是迎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并实现赶超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中国对日本经济上的赶超这一转折对中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日关系在心态层面发生了变化。
《朝日新闻》对大阪世博会开幕情况的报道
“这几年中日关系的起起伏伏,也和日本对中国的心态调整有关。”沙青青表示,“日本平成虽然不景气,但日本社会总体来说十分平稳。日本经济停滞几十年而未产生大的动荡是一种另类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探究学习。”
王健认为,当代日本人和祖父辈对于历史的认识已经不同,老一辈人会对日本产生负罪感,而年轻人认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实际上,代际差异对人的思想影响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的青年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快速崛起的中国和逐渐衰落的日本和美国,时代的差异对人的烙印是难以逾越的。”另一方面,中日关系也体现“强者照顾弱者”的心态,曾经日本是“强者”一方,如今局势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学习日本历史,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要进一步发展,不能脱离世界。在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背景下,中日机会很大,合作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