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论书|《旅行中的文学课》:文学旅行的史学维度

2020-12-19

伴随着中国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1万美元,国人对于高层次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强烈,体现在文化与出版领域,就是定位于深度文化游学的阅读组织越来越多,而以历史现场探访和深度文化游为主题的旅行游记佳作,也开始层出不穷。近年来颇受国内各大好书榜单关注的书籍当中,类似北大历史系罗新老师的《从大都到上都》、媒体人出身的作家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自由撰稿人胡成的《陇关道》等,都是属于这类题材的优秀作品。


跟上述作品往往侧重于历史文化维度的写作取向相比,广西师大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学者卢桢老师的《旅行中的文学课》一书,则以文学史层面的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其独特的写作路径与相对差异化的出版定位,值得旅行游记类书籍的读者和关注人士探究。卢桢就职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跟一般意义上静守书斋、细读文本的文学学者不同,身为80后的他,已经游历过80个国家、300余座城市,而这本《旅行中的文学课》,正是他讲述自己在海外多国进行文学现场探访的过程经历与心灵感悟的合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足以体验一位青年文学学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多彩人生世界。就笔者粗浅的阅读体验而言,卢桢的这本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首先,前文提到的《从大都到上都》《失落的卫星》《陇关道》等作品,大多是基于泛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积淀展开。相比之下,卢桢的这部游记,则有着文学史现场探访的清晰问题意识,其探访的古迹,多为知名作家的活动场所或知名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地——他在巴黎,探访《恶之花》作者波德莱尔的墓地;在伦敦,寻找老舍先生的故居;在德国莱比锡,体验以歌德名著《浮士德》命名的餐厅;在爱尔兰都柏林,寻觅乔伊斯名作《尤利西斯》当中的都市生活痕迹。这样的探访,将对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跟文本笔下的生活世界的现场遗迹探访,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书中的旅行记录,带有强烈的现场文学课色彩,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卢桢基于多年文学研究的积累,其文本梳理、运用与解读能力非常突出,在现场的探访,总是跟相应文学文本的征引、阅读与感悟结合在一起论述,面向丰富。同样以其在莱比锡的探访经历为例——当看到分立在步道两旁的铜制雕像时,卢桢就本能地判断出,这对雕像是以《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的情节为原型,随即展开对雕像展现的主角——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相关民间传说的记述。这种对于城市景象背后文化意蕴的敏锐判断,无疑需对相关文学文本内容的极度熟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卢桢文学研究的本职工作,跟文学现场探访的生活志趣,可谓相辅相成。


最后,卢桢在记述过程中强烈的历史感,也让笔者过目难忘。卢桢探访的现场,注重古今演化对比,而他征引的文本,则注重其意义的发展变迁以及在文学史中的位置与角色变化。以探访老舍在伦敦的故居一文为例——从故居的今昔场景对比,谈到英国关于古建保护的“蓝牌子”制度;从《二马》等老舍作品的问世、传播与经典化历程的还原,探究老舍当年作为文学青年的生活与心路历程。这样富有历史感的记述,让静态的文学文本变得鲜活,给质朴的文学古迹还原深邃,赋予了全书不一样的时空纵深。


总而言之,这部内容充实、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旅行随笔集,非常值得在闲暇时光,尤其是行旅途中,安静而从容地阅读。当你亲临书中讲述的那些文学史现场,将个人的探访体验与卢桢的记述分享对照感思,一定会无比诗意、无比美妙。


2020.11.12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20年12月18日出版的《天津日报·满庭芳》,见报时略有删改,此为原文,供大家参考。)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或添加个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读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