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明清几位文人认为“西”字多余

2020-09-14

如果问大家心里排名第一的才女是谁,很多人都会答:李清照!是的,这位宋代女词人,仅凭几十首词作,就被人捧上了千古才女的宝座。

笔者曾建议我那编导专业的朋友,为什么不把李清照的一生拍成影视剧。他给我的答案是:“能驾驭这个角色的女演员太难找了!”他说的没错。

少女时的李清照,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式的调皮姑娘。婚后夫妻恩爱时,她是“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式的可爱小媳妇。丈夫不在时的李清照,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式的相思妇人。可是遇到大是大非,她是能喊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霸气才女。这样性格十足,个性多变的才女,确实很难拍出来。

上下5000年,我们才得了这样一个如此有才情又有个性的女子。可是后世不少文人,却总挑她词作中的“毛病”。说她的词写得过于大胆直接也就罢了,甚至“抠起了字眼”,本期笔者就和大家说一个例子。

李清照有一首千古名句,名字叫《一剪梅》,是这个词牌下难得的经典。我们先来读一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婚后不久写的一首词,意境有多美咱们且不说,咱们就来数一数由它诞生的几个千古名句。第一个是“月满西楼”这一句,后来成为了关汉卿、白朴等戏剧创作者争相模仿的对象。第二个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以自己的相思写到对方,两个数量词的运用,让这一句成为了经典。最妙的是最后一句,把相思具体化、形象化,从眉间到心上,充满了感染力。

但就是这样经典的词作,却曾被明清几位文人质疑过,他们认为“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一句写得有点儿问题,这个“西”字是多余的。为何他们会这样认为?

首先明代沈际飞和徐士俊等文人提出,李清照之所以加这个“西”字其实是为了填好《一剪梅》这个词牌,是硬凑上去的字。大家都知道,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的字数、格律等规定。但其实每个词牌在具体填写时,词人们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做一些改变,这就让不少词牌出现了一些变体,《一剪梅》这个词牌就有6种变体。

到了清代,万树等人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想凑个字数,就增加一个“西”字。李清照不是很牛吗?她完全可以发明变体。在明清这些文人眼里,这个“西”字用得很突兀,没有任何意义,是多余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笔者个人认为,李清照填词的功力,恰恰就体现在这个“西”字上。首先,“西楼”这个词虽然先秦就有,但却是被词中之帝李煜用出名的,而李清照对他是十分推崇的。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强调西边的楼,与后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成空间上的对立,十分巧妙。自那时起,西楼这一意象就被赋予了伤感、思怀等特殊意象,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方位词。后来苏轼、晏殊等人,都用过这个词。

其次,李清照家确实有一座可以称得上西楼的楼阁。她夫家有一座名叫顺河楼的楼阁,夫妻二人经常在楼上赏月、下棋。但是如果直接用“顺河楼”显然就没有了意境之美,于是李清照便在词中称其为西楼。本来就是一首情诗,写的是旧时与爱人相守的地点,显然这是词人刻意的安排,怎能是多余?

无论是从意境上来看,还是遣词的精准度来看,这个“西”字都是用得极妙的。大家可以试着把它去掉读一下,显然就少了韵味。明清的这几位文人,不了解李清照家的实际情况,也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楼的涵义,就指其多余,显然是没什么道理的。

颇有意思的是,苏轼、晏殊等人用西楼时,倒没什么人觉得有问题,偏偏李清照用它就有站出来说话。可见虽然李清照的才名很大,但古代男词人也没少挑她的毛病。事实上,除了这句词外,她还有很多经典都是被人“抠字眼”式的挑毛病的。不过这又如何,他们无法否认李清照在婉约词领域的成就,也无法抹杀她在词的理论、题材的扩大上作出的贡献。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