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树梨花压海棠”秀了千年,谁知却是苏轼抄袭元稹的,原诗更秀

2020-07-15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赠给好友张先的名句,由于其构思精妙,几乎成了唐诗宋词里不可不知的风流佳话。读至此句,读者皆谓苏轼玩得一手好污,却往往忽略了本质问题——即张先的潇洒韵事在先,而苏轼的调侃是在后的。

张先,有“张三影”之称,这不是类似张三丰一路的武林高手,撩动的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女子那柔软的内心。一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呵,这花前月下的情调真够味儿;二曰“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以花喻人,双双娇嫩啊;三曰“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也就这句才有些感伤的意味。

张先与一生颠沛流离的苏轼不同,他的一辈子可以“幸福”二字形容,享尽荣华富贵不说,身边还从不缺莺歌燕舞,终年八十八岁高龄始终与美人相伴。这“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是张先80岁迎娶18岁小妾的婚宴上,苏轼作下用以调侃他的话。

那一夜,小妾没有拒绝张先;那一夜,张先伤害了她;那一夜,苏轼又伤害了张先。起先,是张先为表达当日的喜悦之情而主动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是啊,如果这样子解释,那还真是门当户对,天造地设的一对。可苏轼却觉得这诗有点不够劲。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笑嘻嘻地吟出了这首诗,吟完转头望向张先,那张老脸笑开了花,苏轼又望了新娘子一眼,那“海棠”瞬间就涨红了腮。梨花是白的,海棠是红的,表面上是写春天里百花争艳,实际却是描述那不可描述之状,苏轼果真大才也。

这一句的确秀水平,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殊不知这句子也不是苏轼原创,而是他从元稹处抄来的。

《白衣裳二首》元稹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

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

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这两首诗是元稹用来描写穿着白衣裳的“玉人”的,雨后初晴的庭院里传来阵阵花香,她身着白衣又惆怅又无聊,侍弄着绣花,就像一朵梨花压在了象床之上。象床,是象牙装饰的床,看来这玉人绝非普通人家的女子,定然是个家底殷实的大家闺秀,那么她的白衣裳必然也就非常之白了。

元稹便巧妙地直接将女子比喻为梨花,而将其衣裳形容为梨花的颜色,远远看去,这位美丽的少女就像是一朵梨花一般,娇艳无比,坐落在象床之上。细细品味,这形容简直是妙极了,不仅写出了玉人美若鲜花的姿态,更传达出了浓浓的诗意,堪称神来之笔。

“一树梨花压海棠”,“一朵梨花压象床”,有四个字重复,且二者含义、用法皆类似,描述的对象又都是美丽的女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苏轼就是借鉴了元稹的句子。只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元稹之句空灵而轻妙,纯白而真挚,是天然的味道,而苏轼之句则添了些许幽默,诙谐而精巧,让人会意而笑。

张先在宋代词坛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传世也有不少经典名句,可后世读者印象最深的还是苏轼的这一调侃,可以说是很冤了。不过,张先与小妾的结局是好的,据说后来小妾为其生下两儿两女,在张先去世后小妾痛不欲生,不久便抑郁而终。清晨与黄昏之恋——不,这一对几乎跨世纪的情侣,才是真爱啊。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