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华服时课 清代女褂

2020-07-05

自从服装走进文明社会以后,经过不断的演进,它与人们的信仰、习俗,尤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衣食住行之首,是人人离不开的一种文化特征的表现,也是物质产生思想文化的综合反映,因此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种思想意识和习俗一定都会在服装上得到充分反映。

虽然都是服装,但各种服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是霄壤之别。在古代,冠服制度被纳入“礼治”的范围,成了各个时代的表现形式。自此,各朝各代帝王后妃、王公百官的衣冠服制表现形式变得更加阶级化、等级化、制度化,而且这些制度日益严格,到了最后一个帝制王国清朝,更是如此。

其中女褂是清中期以后重要的一种礼服形式,其纹饰往往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华丽。下面让我们来通过实物图以及视频来一探究竟。

石青色缎绣二十四孝图女褂

石青缎地三蓝绣补服女褂

年代 清代

尺寸 衣长 115 厘米 通袖长 134 厘米 下摆宽 96 厘米

褂有多种,如小对襟褂、大对襟褂、琵琶襟褂等,多用作行装和常服。图中这种女褂也称女长袍褂,是官员夫人所穿的补服马褂,没有绲边,是清宫廷所规定的制式,绣有江崖海水及文官补服,为七 品夫人的服装,只有大臣官员的家眷可以穿用。这种饰有江崖海水绣补子的女装传世很少,代表达官显 贵,炫耀其既是富贵又是官家的地位。

这件服装所用刺绣为三蓝绣,由三四十岁的女性穿用,做工考究,通体规范,层次均匀清晰,晕色自然和谐。

石青色缎绣龙凤呈祥纹女褂

年代 清代

尺寸 衣长 116 厘米 通袖长 136 厘米 下摆宽 98 厘米

博古纹在艺术品文玩中是一种常用的纹饰。图中衣服上的书画、瓷瓶、盆景、香炉、花卉、草木等是中国北宋以后常用的装饰纹样。北宋皇室在宣和殿收藏了从商代到唐代的大量青铜器等文玩,徽宗皇帝下令把这些器物编选成书,器物共分 20 类,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包括每个器物的图案和详细说明等,被称为《宣和博古图》,此书集宋代所藏青铜器之大成,故得名“博古”。从那时起,“博古”的含义得到拓展,也在各种艺术品上得到了充分利用,寓意高洁、清雅。博古图在金银首饰和各种衣装刺绣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蓝色满绣博古纹女褂

石青缎地十二生肖女褂

年代 清中期

尺寸 衣长 100 厘米 通袖长 150 厘米 下摆宽 92 厘米

这件衣服的形式、纹样、绣工、配线都经过精心构思施艺,倾注了制作者的情感和心血。整件衣服布局紧凑,且楼台亭阁、小河流水,人物的排列整齐有序、满而不乱,对风景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件女褂的挽袖也与众不同,一般挽袖宽 30~40 厘米,只有一面绣工,而这对挽袖却宽 50 厘米,前后两面绣工,在笔者的收藏生涯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件藏品如此。衣服的正面图案为仕女游春图,挽袖上表现了很多文学故事,如“王羲之爱鹅”“武松打虎”“牛郎织女”“时迁偷鸡”“哪吒闹海”等,并将人物与十二生肖绣制在一起。把传说故事绣在衣服上,并传承至今,是中国服饰文化的再现,是一种以实物传承的方式。传统文化之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实践探索、一代代人们的认同,慢慢沉淀下来,而非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也正是这些衣装抓住了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后机会。

文章图片、视频由王金华老师提供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