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你知道华侨博物院为何叫“院”不叫“馆”吗?科普来了

Image 2020-05-28

华侨博物院近照。(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摄)

华侨博物院开幕式上,陈嘉庚先生同来宾一起参观展厅。 (图/华侨博物院提供)

华侨博物院开幕典礼留影。(图/华侨博物院提供)

她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创办的博物馆;她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开展社会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她也是嘉庚先生生前完成的最后一处嘉庚风格建筑,堪称先生的“封笔之作”。她,就是华侨博物院。

我市前不久公布了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华侨博物院名列其中。近日,有读者向本报表示,华侨博物院作为嘉庚先生亲自参与选址、设计的全国首个以华侨为名的博物馆,体现了华侨在厦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日前,记者走访华侨博物院,为您讲述她背后的故事。

1956年开始筹备 1959年5月开馆

成为嘉庚先生“封笔之作”

“原来华侨博物院里有这么多有故事的展品。”上周六上午,市民林先生特意带着读五年级的女儿到华侨博物院参观。作为新厦门人的林先生说,他想和女儿一起了解华侨历史和侨乡厦门的文化,“第一次参观华侨博物院,收获很大,嘉庚先生让人钦佩。”

林先生的这句由衷赞美,要从华侨博物院的兴建说起。据华侨博物院副院长钟志诚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嘉庚先生在祖国各地参观了许多博物馆,他认为“博物馆关系社会教育颇巨”,兴建博物馆便进入了他的计划中。在他撰写的《华侨博物院缘起》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兴建博物馆的重视程度:“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一种,与图书馆、学校等同等重要,而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嘉庚先生建议,由华侨设立一所大规模的博物馆,馆址可设在侨乡,“既可给国内人民公共应用,又可给归国华侨观览。”这便是华侨博物院兴建的背景。

提到兴建过程,钟志诚说:“嘉庚先生硬是拖着年迈体弱之躯亲自参与其中。”钟志诚说,从1956年开始筹备到1959年5月开馆,嘉庚先生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不仅亲自选址,更是不顾83岁高龄,亲自设计、监督和指导施工。”钟志诚说,嘉庚先生还四处奔波征集搜购藏品。据说,开馆剪彩时,患病的嘉庚先生身体已经非常羸弱了。

钟志诚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年,华侨博物院是除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之外唯一以“院”命名的博物馆。为什么叫“院”不叫“馆”?钟志诚解释道,嘉庚先生原计划建两横三纵五座大楼,下设四个展馆,“故不称‘馆’而称‘院’。其实嘉庚先生以‘院’命名,就是想以后能扩大博物院的规模,为博物院发展留下广阔空间。”钟志诚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嘉庚先生患病,博物院开馆后,计划便搁置下来。

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华侨文化

陈嘉庚亲自搜集六千余件文物

“里面展出的图片和实物让人震撼!”前来华侨博物院参观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尤其是看到修铁路的华侨工人群雕时,他非常感慨。王先生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华侨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设立这个博物院,有助于市民了解华侨文化。”

事实上,在创建华侨博物院之前,通过国内外考察,嘉庚先生已经得出了博物馆有助于教育广大群众的结论。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吕济民,曾在1994年10月16日的《厦门日报》上撰文称,嘉庚先生认为,“博物馆的对象不限于学生或知识分子,一般市民,无论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门可由直观获得必需的常识。”在钟志诚看来,这便是嘉庚先生从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开展全方位教育理念的实践。

钟志诚说,当时的嘉庚先生在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始关注社会教育,“创建博物馆意在启迪民智。”在钟志诚看来,由嘉庚先生亲自征集搜购的六千余件文物,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华侨文化,因为嘉庚先生深知,陈列好的内容,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而这些展品都是他精心挑选来的,其中不乏罕见的藏品。从华侨博物院研究室工作人员林翠茹展示的一本藏品图册中,记者看到一些来自欧洲和东南亚的珍贵藏品。林翠茹说,通过这些藏品,广大市民可以了解欧洲和南洋的文化。

钟志诚说,嘉庚先生将华侨博物院定位为国内群众了解东南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海外侨胞了解祖国历史的基地。事实上,华侨博物院的建成,也推动了华侨和国内人民的沟通交流。吕济民在文章中提到,华侨博物院建成后,许多侨胞和国际友人前来参观访问,对沟通华侨、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外友谊和合作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