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朝三位大诗人比诗,互不服气,歌妓开口唱了一首诗,高下立现

2020-04-19

唐朝思想包容,文化繁荣,因此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诗的风格特点,很难一言蔽之,后人提及,每每以“盛唐气象”简而盖之。其实唐诗,就像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隐世逍遥之诗;有禅学妙悟之诗;有现实主义之诗;有奇瑰浪漫之诗……。每位爱诗之人,都能在唐诗中,找到与自己喜好、心灵契合的诗人与诗作。

若要评判唐朝哪种风格的诗最具代表性,可能无从下手,但我认为,唐朝的边塞诗,定然是独树一帜,令唐诗增色不少,同时也是后世难以超越的一种风格题材。关于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后世有“四大边塞诗人”的说法,他们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因为风格相近,屡屡被时人相提并论,或许也是兴趣相投,他们之间经常对月纵饮,谈诗论道。既然都是以边塞诗闻名,他们对于自己诗歌成就谁高低,定然也有争胜之心,唐朝文人薛用弱《集异记》,便记载了他们三人一则比诗的故事。

那是一个冬天,外面飘着小雪,他们三人披着大氅,围着炉火在酒楼就着几碟小菜,数杯热酒下肚,浑身都舒畅无比。就在此时,一个歌舞团(一班梨园伶官)也来到了这座酒楼,叫了一桌酒菜。

文人聚在一起喝酒,以诗助兴,伶官歌妓在一起喝酒,当然是唱歌助兴了。在唐朝的时候,很多诗是可以谱曲唱的,像一些有名的诗人,每作出一首好诗,都会被民间乐坊争相谱曲传唱,还有许多诗名如《阳关曲》等,本身就是曲子名。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的诗,也早已在唐朝流传,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所以他们想,这些歌妓定然会唱他们的诗,又猜测会唱谁的诗更多一些,三人都是一流诗人,在当时也是齐名,所以互不服气,约定在旁边听,“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首先,第一位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即“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此诗是王昌龄遭受非议之时所作,其心情凄切,但字句之中,透露着一种高洁傲然的气韵,令人叫绝,历来被视为王昌龄的代表作,所以王昌龄领先一票。

第二个歌妓唱了一首五言诗: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的前面四句,所以高适也拿了一票。

第三位歌妓张口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这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中的一首,是其闺怨诗的代表作之一,同样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如此一来,王昌龄已经两票了,三位歌姬唱歌,都没以王之涣的诗为歌词,他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于是王之涣提出更改下游戏规则。

王之涣认为,这些歌妓都比较普通。于是他指了指歌妓当中气质最佳、唱歌水平最好的一位说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奉吾为师”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位歌妓唱的不是我的诗,那我终身不和你们争了,甘拜下风;若是我诗,那就是我赢了,你们须拜我为师。

高适、王昌龄笑着答应了。过了一会儿,那位最优秀的歌妓开口发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正是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词·其一》,王之涣得意洋洋,说高下已现,自己胜了,并调侃了好友几句,于是三人拍手欢笑。

那些歌妓听到笑声,起身相问,王昌龄说出原因,这些歌妓十分惊喜,没想到自己唱的诗作者就在身边,于是连忙行礼,邀请他们一起过来吃酒,三人笑着答应,痛饮了一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