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算出每篇论文的“影响力指数”

2020-09-30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学术评价“破四唯”之后“唯”什么?不少学者提出要建立以代表作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而代表作又该如何衡量和评价?中国知网9月29日发布的“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旨在为每篇论文计算出一个“影响力指数”,以期更好地支持各科研单位的代表作遴选和评价工作,促进更合理的人才、成果及学科评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总经理肖宏介绍道,自从20世纪50年代加菲尔德提出利用被引频次评价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影响力以来,被引频次在衡量一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方面一直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学者在写作论文时,对其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作必要的引述、引证和比较分析,是学术研究必须完成的科学、客观、公正的基础工作的标志,这已经得到学术共同体的广泛认可。因此,文章的被引频次也成为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的、独有的指标。但是,过去由于过度强调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发表在具有一定影响因子的期刊之后,经常会被人拿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定量参考指标,而忽略了论文本身被同行引用的真实表现,出现了“以刊论文”的错误导向,以及“唯影响因子”、“唯SCI论文”等不良导向,似乎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和SCI索引期刊上的论文就成了好论文。反对“唯”论文,不等于“戒断”,而是要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客观的指标。要改变‘以刊论文’的做法,对于重要的代表性的论文,就要采取和论文自身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合理呈现论文的实际影响力。

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引用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但同时,论文影响力的比较、包括跨学科的比较,可以从一个维度上说明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又是科研评价实际工作、包括代表作评价所需要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总经理刘学东介绍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学者、数据库公司等提出了单篇论文被引频次的学科标准化指数,如:CNCI、FWCI等。但这些“比均值法”并未充分考虑论文被引频次分布规律,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

“中国知网分析了各学科论文被引频次分布规律,在数学领域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更适用这些分布规律的标准化方法,研发了PCSI。”刘学东说。

据介绍,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相关研究已经过专家评议,主要内容已被国内知名期刊《图书情报工作》接受,即将发表。中国知网还基于单篇文献评价,开发了机构成果统计数据产品,如《学术精要数据库》、《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数据库》、《医院科研产出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等,为学术评价提供多方面的定量参考指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