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西安碑林馆藏系列|隋《尼那提墓志铭》

2021-10-13

《尼那提墓志铭》,全称《大隋真化道场尼那提墓志之铭》,志盖篆题“大隋真化道场尼墓志”。志石正方形,边长29厘米。志文19行,满行19字,楷书。刊刻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3),1952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该墓志为一方比丘尼墓志,对研究隋代佛教之发展,特别是比丘尼的佛事活动,以及隋代大兴城坊里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隋〕《尼那提墓志铭》

志云:“法师讳那提,俗姓丁,吴郡晋陵人也……笄年悟道,乃弃俗而归缁……可谓内教之纲维,道门之领袖者矣……仁寿四年五月廿一日,春秋五十二,终于真化道场……归空于京兆大兴县高平乡之杜原。”

真化道场,亦称真化尼寺,位于隋大兴城群贤坊十字街东之北。隋代尼寺大部分是由帝王、后妃、宗室出资兴建,真化道场也不例外,它是隋开皇十年(590),冀州刺史冯腊舍宅所立,一直延续至唐代。唐武则天改为光化寺,神龙元年(705)复旧,会昌五年(845)废。

志文的书法呈现出方正、质朴,结构宽博秀朗之态势,隋统一后,南北文化的汇合明显地表现在碑志上。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云:“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荟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大开唐风。”

隋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所以其楷书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北魏的雄浑之体,北齐的雄秀之韵,北周的精巧之格都滋润了隋代的楷书艺术。该墓志保留了北碑书法行笔如刀的特点,转折处多方笔。同时,隋朝的书法至此进入了嬗变时期,在此基础上,大兴城也成为集南北文化之大成的书法圣殿。

资料来源:《西安碑林名碑鉴赏》

整理:薛鑫

本文选自2021年10月11日《文化艺术报》A05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