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兵马俑之间的土墙里到底藏着啥?为啥不敢挖?

Image 2021-09-26

参观过兵马俑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兵马俑每隔一段距离,中间会有一堆黄土。就像这样

既然现在已经将这些兵马俑展示出来了,那为何不把这些土堆也挪开?当然有它的道理。

在商代,贵族的陪葬品往往是惨无人道的人殉,后来古人开化,知道这样没有人性还成本高昂,所以到了到周朝末期已经废除了人殉制度,改用陶制的陶俑代替真人。

地位越高,人俑数量就越多。始皇帝嬴政对自己的历史地位,自然也非常自负,所以秦始皇陵的规模在古代也是少有的,据估计,秦始皇陵的总面积约等于78个故宫。这么大阵仗,要想弄好,对工匠是个巨大的考验。

现代人挖隧道最怕的事情就是塌方,古人也不例外。于是,公元前的这些能人们,将兵马俑制作好以后,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排布,安放在墓室里,中间留下一些土墙作为基础。

所以,起初兵马俑建造的时候、甚至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虽是埋在地下,却也有它自己的栖身之所,不仅有天棚还有支撑天棚的柱子和刚才提到的土墙。

这些夯土墙,间距差不多都在三米以内,在所有物品之间本来都时充填了松木,夯土墙上当上多层的木方,木方上再铺上草席,随后填充灰土,随后再由人夯实,如此重复一直填土夯实,直到与地表平齐的位置。

除承重之外,从古代的等级制度上来说,这些土墙还代表了兵士之间的区别——兵种与兵种的区别,兵士与军官的区别,都被这些土墙一一隔开,代表秦始皇在地下也能指挥这样一支有着严明纪律、战无不胜的不灭大军。

这些土墙当时和兵马俑一起被发现,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按理说足以保障兵马俑不会因为缺少了这些土墙就垮塌,但也从来没有专家动过要铲除或者挪动这些土墙的念头,这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去考虑的。

相信各位都听说过兵马俑出土时大部分都是彩色的,一经出土要不了多久,两千多年前的颜料就会迅速脱落、氧化,变成我们常见的样子。所以,中国如今对于古代墓葬的考古,有一个原则叫“保护性挖掘”——不主动对墓葬进行挖掘,除非它已经处于消失的危险中。

所以这些土堆也是一个道理,从尊重古人意愿、保持文物面貌本真的角度来说,不挪动这些土堆的理由已足够充分,再加上移动土堆时伤害兵马俑的风险,移除土堆肯定是自找没趣。

不过,有些朋友还是不罢休,想象力也特别丰富——他们认为这些土堆里面藏有文物、遗骸、机关什么的……

小编只能说,你们少看点盗墓小说,这真的真的只是随处可见的普通黄土垒成的!要说它和陕西大地上的黄土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它在墓里待了2200年,也成了文物了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