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行摄东莞丨隐居山林的泥塑达人

Image 2021-09-24

隐居山林的泥塑达人

没有了工作的劳形,

她选择搬离城市,回归田园。

她是手作达人,温文尔雅,内心喜静。

她喜欢这种被绿色包围,被鸟啼唤醒,

伴随虫鸣和月晖入眠,

有鸡鸭鹅和狗狗围绕的日常。

她说,这样的田园生活,

不仅能远离尘嚣,回归自我,

更能让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中,

融入轻松的日常生活和手作,

专心专注指上功夫,泥里乾坤。

她是刘春苑,

隐居于东莞山林之间的泥塑达人!

01隐居深山,诗意的田园生活

刘春苑和丈夫隐居于常平镇深山中的一处果园里,夫妻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日子,生活平静而美好。她说,“这里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我和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负责打理果园,我负责料理家务,剩下的时间我可以潜心研究泥塑创作。我在园子里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还有常见的果子,在小屋旁围上了一小块地养鸡鸭,往池塘里撒了鱼苗。不仅能自给自足地生活,偶尔还能招待朋友来此小聚。”

▲刘春苑和丈夫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

02回归田园,重塑童年的记忆

走进果园里的小屋,那里是刘春苑创作泥塑的地方,成堆的“80后”童年游戏场景泥塑、敦煌太极舞泥塑、金陵十二钗泥塑,五十六个民族泥塑画,以及《捣练图》等古画场景再现泥塑等等,或精美,或夸张、或萌蠢,或稚朴,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小孩子的玩意儿”也能玩得这么艺术。而这些充满艺术美感、富含文化韵味和童趣的泥塑作品,都是刘春苑回归田园这一年多来的成果。

▲刘春苑泥塑作品:《捣练图》

▲刘春苑泥塑作品:《簪花仕女图》

刘春苑出生于梅州兴宁一个客家农村家庭,玩泥巴,对她来说,是一份美好的记忆。“没想到,30多岁的我还会玩起泥巴来。”刘春苑笑着说,2012年,她被一部电视剧中的粘土微缩作品触动后开始玩粘土。“捏粘土看似简单,要捏好却很有难度。刚开始真的很抓狂,常常‘废土三千、毁泥不倦’,有的作品需要做十几遍才能做得像样。”

▲刘春苑的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

03泥塑创作,融入艺术趣味

近几年来,随着对手工泥塑造诣和艺术审美的提升,她在材料选择上不再满足于原先的轻粘土,而是选择了树脂粘土,因为树脂粘土作品更富陶瓷光泽,呈现的艺术质感更好。在创作题材上也开始走向专题化、系统化、规模化创作,这些陈列出来,蔚为壮观,且富有艺术趣味。

▲制作好的泥塑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去年新冠疫情期,刘春苑看到了别人家的一个旧电视机,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萌生了用树脂粘土将童年乡间的游戏场景捏出来的想法。为了艺术再现儿时游戏,她特别在意场景的设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尽量表现出轻松欢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她在场景布局和人物形象上做了很多借鉴和摸索,借鉴的陕北一带一些陶艺大师人物的泥塑形象,也借鉴了许多绘本和漫画人物的创作手法,在捏制时,尤其注重人物眼神和笑容的塑造,人物表情和动作颇为夸张,喜感满满。

▲刘春苑泥塑作品:《童年游戏》

一年多来,刘春苑完成了50多个游戏场景,全部摆开来,数百个欢乐嬉戏的孩童人偶集聚一处,蔚为壮观,宛如一个欢乐的儿童乐园。而然在刘春苑的记忆中,儿时的游戏场景还有很多,她每次一想到就会记录下来,希望有时间能尽可能将中国过去的各种乡村玩意记录下来,留下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刘春苑泥塑作品:《太极拳二十四式》

因为曾是老师的缘故,刘春苑近期的作品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比如,再现《红楼梦》中一些经典场景画面的“宝黛共读西厢”“金陵十二钗系列”,再现《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历代名画的“古代生活系列”,借鉴敦煌飞天形象展示太极拳的“敦煌太极舞系列”,以及“唐代仕女系列”等。

▲刘春苑泥塑作品:《红楼梦》

04推广泥塑,传承传统文化

“粘土的可塑性强,也便于普及,老少咸宜。玩粘土,小孩有小孩的玩法,大人有大人的玩法。而不像陶泥、软陶作品等还要经烧烤和上光油等复杂工序,以及场地和设备要求。”刘春苑表示,捏制粘土讲究手脑协调,富有趣味且便捷,很受大人和孩子喜欢,因此,她也热衷于推广粘土泥塑,尽可能在制作中将传统文化、旧时习俗融入其中,希望孩子们在玩耍中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

刘春苑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十二花神系列”“吉语双关系列”“陶俑系列”等诸多尚未实施的创作专题,这些专题也基本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图书阅读时、线上冲浪时,常会看到有意思的东西,这些也经常给我灵感,我怕忘记,就记录下来了,希望有时间就去制作完成。”

刘春苑说,“ 未来希望能开一家小店或工作室,用于创作、培训和售卖泥塑手作产品,也希望有机会参加展览或开个展,让更多的人喜欢这些泥塑作品,更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我觉得手作是一件温暖的事情,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小温暖,更多的小美好。 ”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