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青未了】马学民|冉雍授学孔子二三事

2021-09-18

冉雍授学孔子二三事

冉雍的父亲冉离品行不好。可是冉雍的后母公西氏是个非常知书达理的母亲,他听说孔子在阙里设坛讲学,就让冉耕、冉雍和冉求兄弟三人去向孔子求学。

冉雍刚见到孔子时,孔子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他说:“尧和舜这样圣贤的人都不在了,可圣贤之道还很漫长,我愿意把它发扬光大。”一听到这,孔子非常高兴:“我的思想学说有人传下去了。”

世代以牧业为生,冉雍的家庭出身背景并不好,因而冉雍难免有自卑心理。有教无类的孔子针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就鼓励他说:“耕地的牛产下小牛长着红色的毛、整齐的角,就是不想把它作为祭祀山神的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在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叫做牺牲,牺牲常用红色的牲畜,一般不用耕牛,自然也不会用耕牛所产之子。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你的父亲虽然是个“贱人”,但如果你的学业有成,社会就不会因为你的出身地位低下而抛弃你。

传闻因为父亲的品行不好,偷过东西,所以冉雍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同窗的小伙伴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欺负他。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父亲是小偷,所以冉雍也会偷东西。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准备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教育一下弟子们。有一天,大家外出游玩,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的小牛。弟子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小牛是要用来祭祀山神的。孔子故意说,他的血统不好,不能用。学生辩驳道血统不影响,因为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孔子顺势说道,的确啊,人也一样。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渐接纳了冉雍,后来,冉雍也与其他弟子相处的很好。

冉雍本身口才并不好,于是就有人说了,“雍仁而不佞”,就是说冉雍他有仁德,但是口才不好。孔子对他的口才也了解,在回答的时候很有趣,孔子说,一个人跟别人谈话,口才太好的话,别人说什么你都能回答,到最后只能引起别人的痛恨吧。我们很讨厌有些人说话说得很好,怎么说他都对,把正的说得对,歪的也说得对,你跟他辩论就是辩不过他,其实这种人恐怕也朋友不多。孔子就认为作为一个人,口才不一定要好,但做人要真诚第一,你光口才好的话,什么事都要辩论,到最后身边没有一个朋友。

在《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冉雍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办事简约,不繁琐。”冉雍说:“做人严肃认真,做事简约不繁琐,这样来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做人随随便便,做事又简约,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你说的太好了。”冉雍主张居敬行简,不能居简行简,如果居简行简老百姓的困苦就不能得到解决,他的 “居敬行简”这种为政之道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有意义的。

在孔子的教育和鼓励下,冉雍进步非常快,成为孔子门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后来,战国时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和孔子并列为大儒。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有三千弟子,可是只公开推荐一位学生,那就是冉雍。孔子说他可以面向南方,治理百姓。古代所谓有资格面向南方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天子,第二是诸侯,第三个是诸侯国的正卿,也就是所谓的相国或宰相。孔子却认为冉雍这个学生有这样的资格。他是说像冉雍这样的人才,虽然出身非常地贫贱,但是他本身的德行表现非常好,他不出来做官,那怎么对得起老百姓呢?国家不应该错过这样的人才,所以孔子对他是非常肯定的。

孔子快要死的时候,召集他的弟子说,颜回死了,冉耕也死了,我们儒家的思想和学说,将来靠谁继承和发展呢?身旁的冉雍说,只有曾参能胜任。孔子摇了摇头,大家听着,只有了解人,才是大智慧、真智慧,我看只有冉雍才能办好这件事。因为冉雍是个大贤人,他远远超过了曾参。冉雍知道自己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首,这件事非他莫属,只不过他谦虚罢了。在传扬孔圣之道这件事上,孔子点了他的名字。

孔子死后,冉雍唯恐儒家学说失传,与闵子诸贤,共同著说《论语》120篇,据记载,冉雍是这本传世之作的主要编辑者,其论语这两个字就是就是冉雍所题。另外,他还单独自撰写《敬简集》6篇。只可惜的是,这些文献在后来秦代的焚书坑儒中,被付之一炬,在世间失传。

作者简介

马学民,大学学历,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菏泽市民俗学会、菏泽市儒学研究会会员。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主修10卷本《开濮曹徐马氏族谱》,参与编写《曹州国考名士集传》《曹州文坛集传》《曹州知名将士集传》《菏泽开发区社区概览》《百村记忆》《菏泽市开发区志》等十多部。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马学民卷》。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