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藉作家叶浅韵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9月2日,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评审委员会公布了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获奖名单。共有20部作品获散文集奖,30篇作品获散文单篇奖;10部作品获散文集入围提名奖,10篇作品获散文单篇入围提名奖。其中,云南有三位作家获奖,作家杨杨作品《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获散文集奖,作家叶浅韵作品《生生之土》、段爱松作品《南糯山的声音》获散文单篇奖。目前获奖名单正在公示。
“冰心散文奖”是我国文学奖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是中国散文单项评奖的最高奖,代表了中国散文最高、最专业的水准,该奖是中国散文学会根据冰心女士的遗愿于2000年创立的,每三年评选一次。此前,先后有铁凝、贾平凹、迟子建、肖复兴等百余位作家获此殊荣。第九届冰心散文奖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委经过认真阅读讨论,经过初评、复评、审核终评三个阶段,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第九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和散文单篇奖及提名奖的获奖作品。
此次云南三位作家杨杨、叶浅韵、段爱松的获奖作品,《大学之光——行走正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生生之土》、《南糯山的声音》,均着笔于云南主题,以悲悯的情怀匍匐大地,让文思在云南疆域及历史人文的时空中行走,传递出作家对云南深沉的爱。获奖名单揭晓当日,都市时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云南获奖作家。
杨杨:呈现西南联大师生的家国情怀
获奖作品:《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
云南作家杨杨获得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的作品《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以电影镜头般的质感,记录了当年前西南联大师生在云南的“行走”故事,呈现出西南联大师生的家国情怀。该作品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杨杨的许多作品以云南为主题,《大学之光》是杨杨所写的又一部闪耀着云南历史文人之光的作品。该书倾注了杨杨对西南联大的所见、所思、所感。为创作该书,杨杨做足了细致的案头工作,此外深入云南各地行走,对当年西南联大师生们所走过的地方进行现场式的调查求证,打通了写作灵感和地理气场。这是一部有风骨的纪实作品,呈现出了西南联大师生们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以及他们在学术探求和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大学精神”。
在杨杨看来,西南联大惊人的教育成就和他们创造出来的文化硕果,是中华精神文化史中永恒的标记。近几年来,杨杨总是在昆明等地寻觅这些“标记”背后的历史记忆和传奇故事,试图阅读他们的“心灵史”,走近他们苦难而诗意的现实生活。杨杨表示:“从他们留在云南的那一部部厚重的生活史里,我找到了那些意义丰沛而光彩灿烂的史诗一般的杰作。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是我的偶像。他们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带来了一种大学之光,让人由衷叹服。”
获奖作品《大学之光》节选——
吴征镒推崇这种诗性“语言”,是出自他由衷地对云南秘境的礼赞,更是来自云南大地对他的深刻启示。吴征镒知道,云南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类“语言”材料,从那两句诗中透露出的物质文化容量与绿色之光是如此强大,又是如此清晰明白。吴征镒当时只不过把它们吟诵一下,几个短短的“词语”之间,瞬间就像产生了强劲的磁力一样,把云南大地上最重要的事物、最关键的逻辑联系、最梦幻的美景,组合并串联在一起。正是这种诗性、自觉性和使命感,让吴征镒再次踏上了“我心在云南”的归程。
名片——
杨杨,本名杨家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玉溪市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混沌的夏天》,中篇小说集《巫蛊之家》,长篇小说《雕天下》《红河一夜》,长篇纪实文学《通海大地震真相》《昆明往事》《大学之光》等。曾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等奖项。
叶浅韵:传递人类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
获奖作品:《生生之土》
云南作家叶浅韵获得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的作品《生生之土》是一篇两万字的散文,发表于2020年第3期《人民文学》。作品书写的是以四平村为精神原乡的土地的赞歌,从土地的变迁折射人类生存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传递人与万物的交融、平等和仁爱。
四平村是云南省宣威市西泽乡的一个小自然村,是叶浅韵从小生活的故乡,它的名字并不叫四平村。“缘于我希望天下太平,所以便在心里虚拟了一个精神原乡。事实上,在宣威或者在祖国大地上也会有多个叫四平村的地方,从南方到北方,这是我们生活场域的一个小缩影。”叶浅韵说。
叶浅韵表示,《生生之土》是自己在城乡往返之间的一种思考,土地和母亲以厚德载物、生爱,我们因此而生机勃勃地活着,生生不息。“我从小受冰心先生的影响良多,自己的作品能获此殊荣,深感荣幸。最是记得冰心先生墓碑上的那句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曾在夕阳晚风中,多次坐在先生墓前,深刻深受这句话的力量。”叶浅韵说。《生生之土》是叶浅韵继《生生之门》之后创作的生生系列散文之一,《生生之门》获十月文学奖后,叶浅韵在对文学的摸索和实践中偶然想到这个题材,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时代和个人生活交叠的痛点,所以才有了这个系列散文,结集将由十月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
获奖作品《生生之土》节选——
我在一片小小的土地上,有想种啥就种啥的自由,春秋霸业,只在方寸之间。我也完全理解了母亲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仿佛这世间,只有这土地从来不曾辜负过人,种瓜,种豆,种花,种果,种自己的心。
大地裂开一条缝,向天空呼唤雨水,滋生万物。女人裂开自己,向太阳索要光辉,成为母亲。土地和母亲,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母体。只愿我们在挣脱她的怀抱时,眼睛还有慈爱,心中还有敬畏。
迟早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如今,我的身体正在向大地弯曲。我努力地活着,像母亲那样,做一个热爱土地的人。以期让自己有一天成为土地的一部分时,能与土地的干净相匹配。
土地上的事物,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天就要亮了。我和母亲决定在冬天来临之前,种一些萝卜。一些喂猪,一些喂人。
点击查看获奖作品《生生之土》全文:
散文|叶浅韵 生生之土(人民文学 2020-03)
名片——
叶浅韵:原名魏彩琼,曾用笔名大彩,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等报刊杂志,曾获十月文学奖、中国散文年度一等奖、丰子恺散文提名奖、徐霞客诗歌散文奖等,多篇文章被收录进中学生辅导教材及各种文学选本。已出版个人文集四部。
段爱松:行走于云南山水中是幸运的
获奖作品:《南糯山的声音》
云南作家段爱松获得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的作品《南糯山的声音》(原载《光明日报》2018年6月22日)是一组行走云南大地的自然生态散文,包含《钟楼》《书院》《茶树》等篇章。作品以南糯山为背景,融入作者对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的独特洞察与思考,宛如一泡香甜四溢的拨玛茶,令人久久回味……
段爱松表示:“写作这组散文,源于云南独特的山水,能够生活和行走其中,是我的幸运。”
南糯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境内,这里不但是重要的茶叶基地,还是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人物之一马原先生“九路马书院”的落脚之所。在这里,自然和人文,精妙地融合在南糯山的空气与流水中,有时幻化作一片白雾,迷蒙、纯净而轻盈。穿梭其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在倾听,也被倾听。
获奖作品《南糯山的声音》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