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代文化对今人有何意义?相当于灵魂之于躯壳

2021-08-31

文|颜小二述哲文

古代文化对今人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纸张上的油墨对于走马观花的读者,在颜小二看来,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今人,犹如灵魂之于躯壳。

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不仅蕴含了本民族的特色,更是有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精神,这种精神会给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因为这种意义,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机,我们总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许多时候,比起疲惫的躯壳,我们的丰富而饱满的精神境界,才是我们“苦中作乐”、一次又一次突破的动力源。

如果非要议论一下中国古代文化对今人的意义,下面颜小二先会从古文化中的神话入手,带领大家感受“文化”对人类的意义,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来说说古代文化对今人意义,即儒家赋予人之所以为社会人的意义,而道家则是让人们在履行社会人的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也要注意涵养自己的自然本性,防止人们在功利化的世俗生活中渐渐迷失本心。

1、从原始社会中走出的神话:人们对文化最本质的需求

越是初始的状态,行为背后的目的就越直接,为了表现人类对文化最本质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我国原始社会中为何会出现神话。

1965年,人们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元谋猿人”的门齿,牙齿的主人比当时已经发现的“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时间更早,而“蓝田猿人”属生活在距今大约60万以前的人类,那时的人类,尚处于原始群时期,直到约二三十万年前,原始群才开始向氏族制度转化,之后又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公元前两千多年,人们进入奴隶社会。

其实奴隶社会时期,人类社会文化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体系,继续向前追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的“神话”。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人创造了神话,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与进步,神话变得越来越丰富。“神话”的出现不是巧合,是人类思维认识能力发展的结果,亦是古人面对未知自然力量积极求生的结果。

原始社会中,人们生产水平低下,面对神秘而拥有压倒性力量的大自然,我们的祖先带着敬畏的心态开始寻求克服自然灾害的方法,于此,神话孕育而生。

当然,现代科技早已证实神话的“虚无缥缈”,但是,神话之于古人,就犹如精神力量之于人类。

举个例子,现代考古有许多重大发现,科学家们从原始社会的墓穴中发掘出许多随葬品,大多是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此推断原始社会的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亡以后,生活还能继续向前。

今人听来可能觉得此举愚昧,但是各位设身处地想象,原始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太有限,生产力也低下,存活于凶禽猛兽、多变灾害之间,人类太过弱小。对于思维认识能力不断进化的人类来说,这是多么绝望的生存环境呀。于此,为了给生命赋予意义,人们开始给未知的自然现象赋予意义,甚至用神话给“死”赋予意义,以此鼓励、慰藉生人。

由此,神话之于古人,大抵便是精神需求之于人类,各位觉得呢?

2、古代文化,儒家、道家之于世人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要面对的悲欢离合大多来自危险多变的自然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类面对的危险,不仅仅是自然,还有身边人,到最后,甚至连人本身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儒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扛把子”的存在,几千年封建王朝中,儒家文化尤为突出,源于儒家“维护礼乐”的思想核心。

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期待建立一个“各司其职”的稳定有序的封建社会。

反过来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人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就是避免“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出现,继而导致天下大乱。

儒家文化对于古人,更多是用类似“教化”的方式,让人们能够安于自己“社会人”身份之下的责任与义务,杜绝秩序混乱之下的同族相残的悲剧。

而道家文化,则看到了儒家忽略的一点,即人虽然在社会中生活,在人为的社会秩序下会有一个社会人的身份,但是人始终是人,人先是自然的,才是社会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沉湎于社会人的身份,陷于名利漩涡不可自拔,盲目追求物欲,早已忘记了何谓享受生活。这种时候,形同躯壳的“社会人”出现,社会人之下空洞的物欲享受最终会腐蚀人生而为人的自然意义,当生命的自然意义消逝的时候,躯壳的毁灭,就不远了。

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杜绝的是同族相残,道家文化则杜绝的是自我扼杀。儒家文化给予人们的是作为社会人的精神追求和担当,而道家文化给予人们的则是作为自然人当有的精神涵养,让生命的意义更加饱满。

3、古文化之于今人,依旧是精神之于躯壳

人类文明的萌芽,就是文化的初生,越是灿烂的时代,文化就越是灿烂。

就我国古代文化来说,它们对于今人,是华夏民族的记忆,是老祖宗的智慧,更是涵养我们精神世界,构筑坚定精神追求,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保障。

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我国古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它告诉我们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它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区别于一生只有吃喝拉撒的生物。

一言以概之,中华古文化之于华夏儿女有,依旧是精神之于躯壳。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