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黄庭坚收到家乡的茶后,给苏轼送去一份一首诗,很好地为家乡茶做了一次代言

2021-08-31

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

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

十七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

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

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则广告,就被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画面和简洁优美的文案所吸引。

诚如这则广告文案,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茶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记载,汉代以来,文献资料中已经有对茶树种植的记载。

陆羽在前人对茶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烹茶技法、饮茶习俗以及品茶法。《茶经》的问世也极大地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诗人开始大量写作茶诗。

茶为诗人所饮,咏茶诗佳作迭出。唐代传下来的茶文、茶诗、茶话、茶歌等代表茶文化的篇章都大大超过了以前。诗有茶更清新,茶有诗更高雅,二者相得益彰。茶和诗就此产生了初步的结合,茶文化由此发轫。

而且唐代人饮茶,十分讲究冲泡过程,先是将茶饼碾碎成末,然后再用开水冲泡。白居易《游宝称寺》一诗中就写的“酒嫩倾金液,茶新碾玉尘”,说的就是将茶叶碾碎后,再冲泡的过程。

到了宋代,饮茶的习俗风靡全国,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坊遍布城乡各地,饮茶作为一种社会风尚,如北宋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描绘了汴梁茶坊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的场面。

在唐代文人饮茶、品茶的基础上,宋代文人已不满足于简单将茶烹好至可以饮用的地步,而是精研茶艺,反复琢磨煮茶时的技法,以求得到更好的口感。

唐代文人很讲究烹茶时的火候,如王庭圭在《次韵罗世英》一诗中的“石泉击火试香茶”,诗人认为用文火缓慢升温,能使茶叶在水中充分的均匀的受热,茶叶的香气才能完全被激发出来。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不仅是宋代文人喜爱的饮品,还是宋代文人墨客寄托思想情感的完美载体。宋代文人借咏茶诗词抒发自己高尚情操与审美情趣,他们笔下的咏茶诗词不仅内涵丰富,还蕴含着对未来的期盼。

宋朝初年,福建北苑茶的兴起,也将茶文化引领进全新的高度。丁谓和蔡襄都有在福建任职的经历,他们在任职期间,对北苑茶大力开发。尤其是在蔡襄的努力下,将北苑茶开发出小龙团茶的品种,并著《茶录》一书,北苑贡茶在他的努力下日益精致

宋代文人主持茶叶生产,并写下了大量的咏茶诗词,自然会给茶注入文人的审美理念,丰富茶的精神内涵,提升茶的文化高度。宋徽宗赵佶还亲自撰写了一部茶叶论著《大观茶论》,这是继唐代陆羽的《茶经》后,又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宋代有关茶叶的诗词和专著大大提高了茶的文化地位

宋代饮茶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时尚,宋代初年出现团饼茶,享誉京华。文人墨客以茶会友,以茶为诗,以茶取乐。茶叶与人们的生活、文化紧密相连,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文化界名流写过不少咏茶的诗词。

其中黄庭坚是一位特别喜欢饮茶的人,他不仅善于品茶,而且爱写茶。黄庭坚的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出产一种叫做双井茶的茶叶,他写了不少的咏茶诗词,光是流传下来的有五十首之多。可以说,黄庭坚为双井茶代言的咏茶诗词直接带动了家乡的双井茶的发展,使双井茶成为当时的名茶之一。

黄庭坚爱喝茶是出名的,同事们戏称他为“分宁一茶客”。他如果得到上好的茶叶,不但会细心的品茶,而且还会将茶叶分享给朋友,与朋友一起品茶论道。

有一次黄庭坚收到了从家乡寄过来的上等好茶,就迫不及待地分出来一份,给自己的好友苏轼送去,与朋友一起分享家乡的美味。苏轼为什么要将茶叶送给苏轼呢?

因为苏轼与黄庭坚有师生关系,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出苏轼门下,他们四人也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轼与黄庭坚亦师亦友。除过这层关系外,苏轼本身也是一位很喜欢饮茶的人,他不光饮茶,还懂得欣赏茶,而且也写下了大量的咏茶诗词

如苏轼在《西江月·茶词》一词中写道:“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苏轼在反复的烹茶实践中。发现用泉水烹茶,茶水口感细腻柔润,效果最佳,因为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矿物质与茶叶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出茶叶本身的鲜香味美。

苏轼不光对烹茶时的火候有着精准的拿捏,他们对水有着严格的要求,对茶叶本身的层次也有着一定的追求

可以说苏轼对茶的追求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一样,都是他们对茶文化的一种认同。再如苏轼在《汲江煎茶》一诗中写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将加工工序繁复、制作过程精良、成色纯净的茶叶碾成细末,用好水冲泡,茶水激起的泡沫如松涛的声音。冲泡好的茶,清香袭人,品饮之前,茶叶的清香就已经令人神清气爽了。“松风忽作泻时声”一句写的就是这样的冲茶方法和冲茶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茶作为经常出现在宋代诗人诗歌作品中的吟咏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情感的一种物化与再现,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他们时代面貌与精神气质的载体。也可以说,宋代许多咏茶诗词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

话说回来,黄庭坚在收到家乡分宁寄来的双井茶后,马上给苏轼送去一份,与茶叶一同送去的还有黄庭坚写的一首诗《双井茶送子瞻》。原诗如下: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从试题不难看出,黄庭坚给苏轼送去的这种茶叶名叫双井茶。双井茶,是出产于黄庭坚的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的一种茶叶。双井茶本来就是上等的茶叶,加之黄庭坚的推广、代言、宣传,使得双井茶成为当时的一种名茶

元祐年间,黄庭坚在汴梁任职,而此时苏轼也在汴梁任职,“苏门四学士”齐聚京城。当家乡的亲人给他捎来新采的茶叶后,他马上想到要与朋友分享这来自于家乡的美味,并附上这首茶诗。

这首诗的开篇两句没有从茶叶落笔,而是从好友苏轼所处的环境落笔。诗句大意是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的地方,是天上的玉堂,玉堂中陈列着珍贵的书籍。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此时苏轼早已结束了他的贬谪岁月,人生与仕途进入了辉煌的时期。这时的苏轼任翰林院学士,不仅负责管机要,还负责起草诏令的工作。“玉堂”是一语双关,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玉堂”又是翰林院的别称。

于是黄庭坚便巧妙地借用了玉堂的双重含义,不仅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风吹日晒的地方,还说这里珍藏着浩如烟海的文献书籍,是一派清雅的景象。

颔联“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诗句大意是说: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你的飞扬的文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黄庭坚在这两句中正面描写送茶的对象苏轼。

我们都知道,“东坡”是苏轼的名号。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来到黄州后,曾在东坡筑室居住,自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在诗句中一个“旧”字,不仅写出了苏轼宦海沉浮的身份变化,也暗示出两人一路走来的荣辱与共情谊。

尤其是黄庭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苏轼的文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黄庭坚用“明珠”来比喻苏轼在翰林院草拟的文字。“百斛”这一数量词的运用,也表明了苏轼这些年来的创作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诗句中的“泻”字也极为传神,把苏轼奋笔疾书、挥洒自如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颈联“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是黄庭坚对赠送茶叶一事的说明。“云腴”二字本来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仙草,此处诗人用“云腴”来形容双井茶。硙,小石磨。这两句大意是说: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的茶叶末洁白如雪。

黄庭坚说他家乡的茶叶品质好,洁白如雪,这不就是为家乡的双井茶做的一次实打实的代言吗?

为什么要把茶叶放进小石磨里面呢?原来,宋代人喝茶的习惯与我们现在的冲泡习惯不同,不像现代直接用开水泡茶。宋代人喝茶时有很多道工序,他们先将茶叶磨碎,再放到水里煮沸。这种工序在宋代叫做“点茶”。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宋代人喝茶的品味与追求。宋代人喝茶、点茶时,对茶色白净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白茶,被认为是精品中的精品。《大观茶论》中就说:“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还有一则故事,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宋代时人们对茶色白净的品味与追求。话说有一次司马光问苏轼:“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爱此二物?”苏轼答曰:“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茶可于口,墨可于目。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一也。”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宋代人们对茶色白净的崇尚。一方面是因为白茶产量少,制作工序繁复,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宋代文人清雅简淡的审美追求,茶色尚白也是清雅的审美态度的体现

普及完了宋代人们对茶的品味与追求,再回到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之所以把茶叶形容得像雪一样美、像雪一样白,不仅显示了家乡双井茶的品质,还显示自己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更寄寓真挚的、浓厚的友情。

尾联“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是诗歌的主题。黄庭坚之所以给苏轼送茶,为的是和好友一起分享来自于家乡的美味,但黄庭坚在送茶的同时又送去了这首诗,除过友情之外,还有对好友的规劝,这种规劝是建立在他们之间推心置腹的信任基础之上的。

来看具体的含义,黄庭坚的大意是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诗句中的“五湖”指的就是太湖。

黄庭坚最后一句引用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相信这个典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传说范蠡辅佐越王取胜之后,他没有接受封赏,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过起了泛舟江湖的隐逸生活。

于是黄庭坚借着送茶的机会,又委婉地引用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意在劝告苏轼:虽然你现在得到重用,如沐春风,但是不要忘记黄州的旧事。

黄州,是苏轼人生中走过的一个驿站,也是苏轼仕途之路上一段极为坎坷的时期。苏轼在黄州时也一度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退隐思想。

黄庭坚语重心长地对挚友苏轼说:在风云变幻的人生之旅,世事无常,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吧。这种推心置腹的信任,这种发自肺腑的劝勉,是朋友之间最为珍贵的情谊。

读完了这层含义,我们才明白黄庭坚送茶的真正用意,他的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脱离规劝的口吻,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

茶叶在水中沉浮,饮茶之人甘苦自知。黄庭坚给苏轼送去茶叶并以诗相赠,字里行间寄寓的浓浓的茶味,与他们人生之路的荣辱不惊、荣辱与共、甚至甘苦自怡是如此的相似

一杯茶、一首诗、一份情,黄庭坚寄寓在诗歌中的坦然面对得失荣辱,不忧不喜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了他们圆融超旷的达观襟怀与独立自持的人格操守,在无形之中寄寓了他们的艺术追求与人生态度,这种通达的人生态度与一杯茶中氤氲的烟气和苦涩的味道又是何其的相似。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