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闲来无事写首词,只因其中5个字,就有名家认为他胜过了李白

2021-08-24

虽然都说“文无第一”,但多年来关于苏轼和李白的比较,似乎从来都没停止过。

不只是咱们这些普通诗词迷要比,就连宋神宗都曾比过。一向喜好文学的神宗,非常羡慕唐代能出那么多有名的诗人,便问近臣:咱们宋朝有没有能跟李白媲美的人物。近臣淡淡地说出了两个字:苏轼。

神宗一听,既高兴又认同,并给出了对苏轼和李白的一番精妙点评:苏轼学识强于李白,李白文采强于苏轼。这个点评,哪怕到现代都是受到文化名人们认可的。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康震和王立群老师都认为神宗的说法靠谱。

不过,品读诗词时从来都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的。就算是论文采,古代也有部分名家认为:苏轼也不输给李白。本期,笔者就以一个例子来跟大家说一说此事。

公元1090年秋天,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好友袁公济常来探望他,和他游山玩水。这段时间,也是苏轼过得比较闲适的时候。一日,他们出游后,苏轼在休息时闲来无事,便写了下面这首妙作:

《点绛唇》(北宋.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东坡出手,这词的水平当然没得说。

词的上片,一开篇就点明自己的状态:闲来无事靠在胡床上,朝窗外张望,看见一座又一座山峰就像鲜花一样开放着。为了突出开篇的这个“闲”字,苏轼在后一句用了一个自问自答:谁与我同坐?他的答案是:明月与清风正陪着自己。

词的下片,则是书写他和好友的友情。他表示自从好友来陪自己后,天上的明月,山间的清风,他们都各占了一半。两宋那么多词作,苏轼是第一个写出“风月平分破”的人,一个“破”字力道十足,将前文的婉转之气一下子收住了,落得干脆有力!若非顶级高手,很难写出这个“破”字。

如此优秀的作品,古代文人因此夸苏轼,那都是应该的。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此词流传到明朝后,甚至有一位文坛名家认为,只凭其中“明月清风我”这5个字,苏轼就胜过了李白。

这位明代文人名叫卓人月,他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之一,著有多本诗词评论典籍。他之所以会认为苏轼此次胜过了李白,是因为他把“明月清风我”这5个字跟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比了一下。

李白的《月下独酌》大家应该都读过,算是诗仙的代表作了。其中那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流传千古的名作。

苏轼一直很欣赏此作,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他写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显能找到李白《月下独酌》的意境。而后,苏轼又在《念奴娇·中秋》一词中写道:“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很显然也是在模仿李白。苏轼这两次对李白诗意境的重构及仿写,多数人都认为是成功的,虽不一定能说他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卓人月却觉得,苏轼的“明月清风我”写得比李白的“对影成三人”还要成功。他认为这个“我”字,用得自然贴切,有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事实上,对于此处“我”字的运用,不只是卓人月很欣赏,清代文人陈廷焯也是一样,认为它有一种天然去雕饰之美。

对于卓人月的这种观点,笔者持保留意见:

一来,咱们比较一首作品或者两个文人,很难只从其中的一两句得出结论,这样容易以偏盖全;

二来,苏轼和李白在风格上,本身还是有一些不同的。两人在很多作品里,都表现出了洒脱飘逸的一面,但李白的飘逸往往天马行空,而苏轼的飘逸则往往有“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美感。很难说哪一种更高明,只能说不同人有不同喜好。就算是同一人,在不同心境之下,都会有不同的喜好。

笔者年轻时,更喜欢李白式的洒脱,但年纪稍长后,则更能接受苏轼式的。对苏轼此词,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