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能获得同行一致的高度评价,小时候的我们却无法读懂他呢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永远无法跨过这么一个人,只要翻开了他作品,从那一刻起,困扰了我们一生的问题,或许就有了答案。他骂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骂过,却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被他骂过的人,在他死后都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这个人便是鲁迅。 曾有人把当今获诺贝尔奖的莫言与当年的鲁迅放在相同的高度,那我们看莫言本人如何评价鲁迅呢? “如果我能写出《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我宁愿不要我所有的作品”。这是莫言的原话。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心悦诚服地说: “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靠近鲁迅先生,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而巴金则给了更高的评价:“鲁迅的作品伟大,人格比作品还要伟大。” 放眼整个世界文学界,没有几个作家,能获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鲁迅除外。在当今的网络世界,没读过鲁迅作品的人,则为博人眼球,发表各种言论,质疑鲁迅头上的光环,也人云亦云地嘲笑过鲁迅的“左右两颗枣树”,而真正品读过鲁迅作品的人,则愤怒这些人对鲁迅的不敬。 包括本人在内,在社会上磨练了几年之后,重新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发现这是多么的深邃、超前。建议每个成年之人,只要识字的,都应该回炉一次鲁迅的作品。就算是已经过去了100年,鲁迅先生作品里的一字一句,如今还在不断地上演。而那些到现在为止还在纠缠我们的问题,先生也早在他的作品里给出了答案。 都说鲁迅是毒舌,没错;但,他抨击的,多是封建礼教。 实际上,100年后的今天,他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话,依然一点都不过时。如: 描写愤怒:“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如何讲述愤怒! “从来如此,便对么?”摘自《狂人日记》,关于对与错一句话讲明。 关于育儿更为经典: 《随感录廿五》,这话讲得在理,简直入木三分。 那些你想了半天,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复杂情绪,鲁迅先生只寥寥数语直击要害,你不得不投去敬畏的目光。 假如你真的想重新拜读一下鲁迅的作品,推荐《鲁迅文集》。可马上阅读,也可以送礼,更值得放在家中收藏,有时间拿出来反复品的。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短篇小说的领域相比而言,同时代的其他作家,鲁迅先生显然要高出好几个段位。 无论是《故乡》、《孔乙己》还是《三昧书屋》等等,当然有一些阅读比较肤浅的人也会挑剔一些句子,认为是病句和矛盾,显示自己的高明。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鲁迅的作品,如《孔乙己》,鲁迅以一个伙计的身份介绍来亨酒店的格局,从来喝酒之人的打扮、习惯让人一目了然: 如果穿短衣的,便是做苦工的人,他们一般就是: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 如果是穿长衫的,大抵阔绰点,不仅要酒,还会点菜些菜,然后就可以进店里坐喝。 而孔乙己呢,介于这两者之间,虽穿长衫,却只能站着喝酒,而且整个酒店这种形象独他一人,便让孔乙己尴尬社会身份突显了出来,这种细节要是不细品,感觉不出什么高明之处,一旦仔细回味,就觉得鲁迅先生掌握的尺度太到位了。 孔乙己没钱,但不屑与劳动人民为伍,穿长衫以示区别,然而,口袋里却没有钱,所以,不得不像做苦工之人那样站着喝酒。 因为行为比较特殊,小伙计还时常有意无意地惦记着孔乙己,因为孔乙己偷书,腿被人打断,很久没来店里喝酒,当某一天孔乙己进入了酒馆喝酒时,小伙计是什么感觉呢,鲁迅先生描写的方式拍案叫绝。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后一句点睛之笔:“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前一句“见他满手是泥”,还让你还一脸懵逼,紧接着一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瞬间头皮发麻,对鲁迅先生只能是大写的“服”了。 作家余华成名之后,则讲述过这么一件事,各位在读书时也有相同的感觉,由于学校对于鲁迅作品教学过于刻板,不仅是余华一直对鲁迅的作品不感兴趣,我们也是一样,但多年之后,当余华重新以一个作家的视角认真阅读时,他马上惊呆了,在读鲁迅的《狂人日记》小说时,写一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都不正常时,仅用了这样一句话: “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余华为之震撼,描写一个人物精神失常,竟能只需一句话。正常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么?后来,余华连续一个多月沉浸在鲁迅的作品,无法自拔。因此在他的多个作品里惜字如金,却一击即中。 鲁迅,原名周树人,13岁的时候,爷爷入狱,15岁时候,父亲就病逝了,家中顶梁柱走了之后,鲁迅家里连学费都交不起。家道衰落让鲁迅先生,掌声说了人间冷暖,看尽亲邻脸色,独自赴东洋求学,却屡遭日本人欺凌诬蔑,孤独而凄冷的时期,写信成为他唯一的寄托。 当学医归国后,发现国人的思想如果还一直愚昧下去,即使有强健的体魄又能怎么样呢?身体不好不把他当人,即使身体好了,也当不了人。 《鲁迅全集》全套10册包含小说、散文自述、诗歌、杂文和封书信,可以带你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教育部门也重新审视鲁迅文章对国人的重要性,要求中小学生必读。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