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 探古滇沧海 助非遗传承

2021-08-04

盛夏的七月,万物蓬勃,一支BMW车队在云南的苍山峻岭间穿行。车轮滚滚中,一场与古滇沧海的文化对话,就此拉开序幕。

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云南探访活动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正式启程,这次活动以东西两条线路,六大文化主题,对云南省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度探访,带领着专家学者和媒体,去近距离深度体验彩云之南多元的民族文化中相融共生、天地人和的可持续生态文化,探寻传承千年的“风物匠心”。

记者跟随东线车队,在三天烟雨朦胧的行程中,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普洱茶里的古韵匠心

作为古代中国西部的文化经济走廊,以茶为主的贸易形成的“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活动开始前的文化沙龙中,茶文化学者、座驾周重林介绍,“茶马古道搭建了一个文明通道。由茶俗形成的茶道、下午茶,对世界文明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和贡献。“

而本次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的启程点,正是滇藏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驿站普洱。深深浅浅的蹄印只是千年斑驳的旧痕。嘚嘚的马蹄声已经远了,但是经由茶马古道而传播的普洱茶文化,作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

既然来到普洱,又怎能不去一品普洱茶的甘醇?

在丝丝小雨中,我们踩着泥泞的山间小路,来到了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人、皇家贡茶第八代传人彝族李兴昌的茶园。抬眼望去,在一片氤氲之中,映入眼帘的大片茶田,是群山背景下最为浓重的苍翠。

青翠新鲜的茶树叶,需要经过萎凋、揉捻、炒青、去杂、渥堆、压饼等十多道工序,最终化为一杯晶莹透亮红润的普洱茶。茶香悠悠,每一片茶,每一道工艺,都凝结着茶人的心血。亲手在锅里炒一炒茶,去压一压茶饼,也让我们仿佛触及到了普洱茶的灵魂,体会到了千百年来制茶人代代相传的匠人之心。

喝着茶园主人泡制的普洱,在那齿颊留香的甘醇芬芳里,普洱茶的古韵也留在了我们心里。

时光雕刻出元阳梯田画卷

虽然曾经在图片中见识过云南元阳梯田的壮美,但是当亲身来到这里,俯瞰着在山峦间绵延起伏的这片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用上千年的时光刻刀雕出的绝世画卷,记者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一部分,是利用红河南岸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法国摄影师杨·莱马1992年将数千张关于哈尼梯田的照片与30多万字的作品发表后,使红河哈尼梯田在1993年被评为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

元阳梯田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正值盛夏,层层梯田中满是翠绿,庄稼旺盛的长势又昭示了一个丰收季。这里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联合国的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一千多年间,哈尼族人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建立起了哈尼族特有的森林、村庄、梯田和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圈。

哈尼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赶着耕牛,在这层层梯田间,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如今在当地博物馆里可以欣赏到的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之一。古歌从犁地、插秧、丰收到恋爱、姑娘出嫁……歌舞生动再现了哈尼族人民的生活。

至今,在阿者科哈尼族古村落,这里的一切同样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泥墙草顶的“蘑菇屋”、在潺潺溪水中转动的水车、在门前摇着纺车的老人……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带给我们的则是无穷的回味。

“由瓷到陶”的独特建水陶艺

如果不是来到建水,记者还真不知道,在这座古城里拥有保存完好的规模仅次于曲阜、北京的孔庙的文庙。

建水文庙是汉文化对边陲之地影响的产物,始建于公元1285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历经50多次扩建增修,完全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格局,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从建筑布局到牌楼乃至榫卯工艺的应用,建水文庙全是汉文化的经典传承。

文庙内竖立着一座元代的石碑,碑上生动刻着孔子教学、授课的场景,以及宋高宗皇帝“大哉宣圣,斯文在兹……”的诗句。在这样的环境里,倾听清华大学的邹广文教授开讲“儒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领悟。

在建水古城,此行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探访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而这项据悉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工艺,已经成为建水的一张声名远扬的名片。陶制的茶壶、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在古城的多家建水陶铺子里,向游人诉说着其悠远的历史传承。

在建水制陶标杆人物田静的“陶茶居田记窑”里,她向我们介绍,我国名陶很多,但是惟有建水紫陶是“由瓷到陶”。建水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

“瓷性”是建水陶与其它紫砂、陶制品最大的区别。除了烧制工艺,还在于建水陶的陶泥取自建水境内的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

“陶茶居田记窑”制作的陶器,要经过108道工序才能完成。为了将建水制陶技艺传承下去,这里还给愿意学习建水制陶技艺的年轻人提供三个月的免费学习时间,让建水制陶技艺在年轻一代得以延续、发扬光大。

十五年坚持“以赋能创造共享价值”

今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已经是宝马连续第15年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旅途。在过去的14年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3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300万元的捐助,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累计影响人数超过900万人次。

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仍将通过持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不断赋能非遗传承人。在本次云南探访期间,“BMW中国文化之旅”将遴选来自云南的年轻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一对一”的带领下深度研修。此外,2020年“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社会成果,即资助的4位辽宁省及2位湖北省传承人,与清华美院导师共同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也将于今年正式面市。“BMW中国文化之旅”以此继续探索搭建 “授人以渔”的可持续赋能模式。

对行业而言,“BMW中国文化之旅”创造了一种范式: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对社会而言,“BMW中国文化之旅” 引领了一种模式:以企业的方式搭建了“政府-市场-民间-学者-媒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 系统化地解决非遗“传承难”和“活化难”的困境,为各地“非遗+ 旅游”做出引领性、创新性的贡献。

这十五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BMW“以赋能创造共享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正如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所言:“‘无责任不豪华’。华晨宝马的可持续发展不止是关于绿色低碳,更关乎人与社会。15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是BMW植根中国社会,联结利益相关者与本土社区,贡献本土社区的生动注解,为保护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将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搭建可持续的非遗社会化平台和扶持体系,以创新思维为社会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

(新民网出于传递汽车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