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倚马而息》:在光影中感受爱尔兰文学魅力

2021-07-22

背靠大西洋的爱尔兰,向来是文学和艺术汇集之地。2013年,作家科林·巴雷特处女作《格兰贝的年轻人》甫一出版,就先后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爱尔兰文学鲁尼奖和英国《卫报》首作奖。作家以冷峻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危机后的爱尔兰,和一座乡下小镇里带着创伤生活的年轻人。

其中,最重要的中篇小说《倚马而息》被英国导演尼克·罗兰改编为同名影片,并获得2021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等四项提名。

7月17日,上海译文出版社、群岛图书联合欢喜首映APP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倚马而息》读书观影会。策划人彭伦和同济大学教授汤惟杰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科林·巴雷特的小说原著与电影的改编。

同时,上海译文出版社、群岛和欢喜首映还将继续在全国独立书店免费举办《倚马而息》的电影放映分享会,整个活动从7月持续到10月,预计至少会有50家书店参与其中。

《倚马而息》分享会

电影与文学的冲突

科林·巴雷特是一名80后爱尔兰作家,出生在贫穷的梅奥郡,或许正是小镇“格兰贝”的原型。彭伦介绍道,《格兰贝的年轻人》的创作背景在2008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爱尔兰经济一落千丈,格兰贝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更难以对未来的美好产生信心。于是,酒精、毒品、情欲、暴力开始滋生,沉默、无奈、怅惘、绝望开始蔓延。

科林·巴雷特的笔下没有牧歌般的青春,他送给读者的,是巴特的沉默,是陪伴瓦尔的月光,是阿姆身边的白马,是塔格的执拗,还有东欧侍者的冷峻。他不回避鲜血、失去与死亡,这是他的残酷;但他同样不回避平凡、纯真与善良,这使小说透出一种温情的忧伤,仿佛他凝视着这群小镇年轻人的柔和目光。

电影《倚马而息》改编自小说集《格兰贝的年轻人》里的同名中篇小说,在汤惟杰与彭伦看来,电影在选角、场景和光影的处理上都十分完美,但改编后的作品和原著仍有明显的区别。

《倚马而息》的背景设置在爱尔兰西海岸的小镇格兰贝,讲述了前拳击手阿姆徘徊于亲情和犯罪之间,深陷暴力世界无力摆脱的悲剧故事。在原著的结尾,科林·巴雷特以冷峻的口吻交代了阿姆的死亡,使小说呈现出完整的残酷感。

汤惟杰提到,在影片的最后,导演放弃了原著的残酷,而是改用温和的色彩与阿姆垂死的落泪将观众的悲悯情绪推向了高潮。但这样的改动,也放弃了小说最出彩的亮点——那种独属于科林·巴雷特的、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包含温柔目光的写作方式。

他提到,影片结尾与前半部分以冷色调为主的爱尔兰风格形成明显的割裂,这是最可惜的一点。除此之外,在感情线上也有所改动,原著中,与主人公阿姆发生情感联系的不止他的前女友厄苏拉,还有影片中未曾出现的驯马师丽贝卡,但在影片中,导演将丽贝卡替换成一位厄苏拉的暧昧对象,来增强阿姆的情绪起伏。

《格兰贝的年轻人》

道尽青春的残酷与忧伤

片名为何叫《倚马而息》?汤惟杰提到,科林·巴雷特在原著中对马与阿姆的相处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原著里写道,阿姆患有自闭症的儿子杰克非常喜欢马,这种安静的生物能使他镇定下来。其次,在驯马女丽贝卡和前女友厄苏拉的怂恿下,阿姆第一次骑上了一匹马。但他的体重和气味使马受惊,他因无法控制住飞奔的马而被带出很远的距离。汤惟杰强调:“不受控,是小说的重要主题。阿姆的一生都在被别的力量裹挟着走,他有心摆脱黑帮,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上歧途。”在这个意义上,小说名“calm with horses”构成了深刻的反讽:阿姆除了死,否则永远不能实现真正的“calm”。

然而,在影片中,导演对有关马的情节进行简化,导致不少观众没能理解“倚马而息”的准确含义。但是,汤惟杰也提到,实际上,“题文无关”是巴雷特惯有的写作风格。例如《钻石》一文中,“我”只是偶然结交了一名女性,一夜情之后两人聊起身世。“我”为了追求某种效果,便撒谎做过钻石矿工,“钻石”这一物象就在结尾处平淡地一现而过。《月球》同样如此,所谓的“月球”其实代指的是主人公一种隐约而放不下的微妙心绪。

“可以说,在他的短篇里,从题目到内容,科林·巴雷特成功塑造出了一种整体的荒诞。”汤惟杰总结道。

《倚马而息》原本是一本道尽青春的残酷与忧伤的作品,但影片由于剧情的原因,被归类为犯罪黑帮电影。因此,彭伦建议,要想真正地走近格兰贝的年轻人,走近科林·巴雷特,走近金融危机后的爱尔兰,只有回到文本中的七个故事。读者会先看到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与肆意妄为,随后是成长的裂隙与伤害,再到青春的挫败与死亡,最后是怅然回首。在终篇《请忘记我的存在》的结尾,伊莱把湿透的大衣留在酒馆的高脚凳上,再也没有回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