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英国画家用日式画法绘出清末中国各地形象:北京,上海,苏州俱全

2021-07-19

100多年前的中国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样貌?那个时代的我们到底是繁华还是落后?今天的我们或许再难看到。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只存在于我们祖先的生活之中。但是旧中国的样貌却被一位英国画家用她的画笔记录了下来。他来到中国之后,住在一个叫做周佳文的地主之家。周佳文的思想十分开放,他并没有像当时的清朝地主一样排挤外国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像明朝末年的徐光启和利马度一样。似乎他们已经知道未来的发展决定用现在自己的成果为后人描绘一下今世。

英国画家Elizabeth Keith

他运用的日式画法。使用了中国木板画为基础创作了这些作品。记录了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让今天的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昔日的中国。从那模糊的记忆之中寻找最初的自己。

第1幅画是描绘的京城百姓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当时宫殿林立,辉煌碧翠。老百姓身上依旧穿的是清朝百姓的长袍马褂。但那个时候已经是民国。男女老幼没有性别上的歧视,其乐融融的走在大街之上。有一个旗袍开叉的女子在注视远方。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蹒跚前行。还有一对夫妻似乎要进入京城之中参观,手中拿着一把红伞。京城外的平地之上,种着许多巨大的树木。能够为过往的行人遮阴避阳。

从北京的宫门之中进去,又是另外一幅景象。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宫殿之中似乎有了砖石结构。门外一棵巨大的树木已经落叶凋零。也许这也是象征着清王朝即将覆灭。而宫殿门口则是一个喇嘛和黄袍贵人正在谈话。而稍微过去一点是一个喇嘛正在和两个仆人前行。宫殿门外按照传统习惯依旧矗立着一只巨大的石狮子。门外的木柱子已经开裂。

北京宫殿外的一些地方已经被农民开辟成了耕地。这广阔无垠的土地上烈日炎炎,却没有几个农民在耕作。只看见一个穿着长衣服的农民在用马拉着犁在犁地。土地旁边种着两棵白桦树。也不知道失去了清王朝统治威慑的宫门外土地被农民开辟到底是一种好事还是坏事。

再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一条河流。河流上面是中国人传统的石拱桥。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座石拱桥上面修建了许多茅草屋。这位英国画家的描写十分细致,已经把百姓的生活描写入微了。在桥梁之上修建房屋,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活路。而桥梁之下的河流碧波绿水游荡着两只野鸭。明明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一派春意。可是我们看到这里的树木依然是死气沉沉。桥梁之下,一个妇人抱着孩子穿着红棉袄,而男人正在收拾包裹准备骑马远行。

京城之外的商业环境

京城之外的商业环境依然是人来人往,店铺林立。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许多店铺的老板和客人正在开心的交谈。一个路过的儿童身上扛着巨大的稻草棍子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糖葫芦。店铺右边的角落似乎躺着一个中年妇女。看她衣衫褴褛的样子,应该是饿了好几天的乞丐。图画之中最中央的一胖一瘦两人正在负手交谈。其中那个较瘦的人有点像现在的教书先生。而稍微胖一点的人则是背着一个蓝布包裹。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头上虽然仍然带着是清朝的瓜皮帽,但辫子却早已没有了。

这位英国画家旅行中国大地在北京街头之上吃糖葫芦。他高兴地记录了这一幕。从画作之中看到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对着这边张望。一个猎人正在拿着自己的虎皮吆喝。稍微远一点的似乎是从蒙古来的商队。一头头骆驼上所驮的货物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最左边的则是一个卖糖葫芦的中年男子正在和小孩子交易。旁边则是站着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正在抱着婴儿,身穿红皮虎袄露出牙齿微笑。最右边明显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拉着自己的黄包车向左边注视。当然我们从牌匾之中也看到了,中国当时已经普遍引进了西方的钟表。也看到了不知是买卖什么货物的老品牌益和祥。

繁荣开放的南方中国

上海从开放开始就是中国东方明珠。这位英国画家的脚步也到达了这里。在他的绘画之中,我们能够看到100多年前上海豫园珍贵的鲤鱼空游。各种传统的毛损结构以及木质建筑依旧在江河湖海之中微微高耸。沿袭着汉代以来的飞檐采集着来自天空的光线。贫富分明的巨大差别让我们看到富人坐在亭台楼阁之中看戏,而穷人只能坐在或躺在过道之中。

从隋炀帝开始就流传着二十四桥明月夜,谁家桥下听吹箫的传说。在苏州桥下乘船听流水之声,看江南女子已经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雅致。今天的我们依旧有幸能够在这位英国画家的绘画之中,看到100多年前苏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江南水乡之中充满徽派气息的黑白砖石房屋。桥上妇女怀抱孩子。桥下水底照亮明月。一个长工挑着木桶光脚路过。他们之中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这平常举止会成为永恒。

鸦片战争以后的香港兼具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色。英国画家的绘画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港的繁华。也能够以江面上感受到万家灯火。看到宽广的海面之上千帆竞过。远处的房屋密密麻麻地依山而建。东方的时尚与西方的先进在这里共存。

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000多年前的一首宋词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100多年之后一位英国画家的钱塘绘画引起了中国人的故国之思。江南地区的商业古街最多的便是店铺的招牌。街面上的生活百态和过往的行人无一不昭示着这里的繁荣。

120年前的苏州,依旧有着今天我们不曾见到的钟鼓楼和双子塔。钟鼓楼周围围建着许多房屋。一个留着辫子的百姓正在挑着木桶跨门而入。排列规矩房屋周边则是开辟完整的菜园和水田。水田之中靠近的部分已经插满了稻苗。两只大白鹅走在田埂子上引吭高歌。远方的草地和树木生出绿芽。

启示

故事到这里虽然没有结束,但我们不能不与她告别。随着绘画作品越画越多,这位她国画家也爱上了中国。后面随着中国内战爆发,他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英国之后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整理成了一本叫做《东方之窗》的画册典籍。

他是真心的热爱东方,也是真心的热爱中国。从他的绘画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东西。但也知道我们失去了许多东西。也许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多高的价值。但正是这种真实的写照给我们带来了一抹古老中国的乡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