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北京”首次“牵手”街道,在望京小街看京城发展变迁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7月12日,“档案见证北京”主题展览在望京小街正式开展,这是这一展览首次“牵手”街道,将一幅幅珍贵的档案资料呈现给观众,当地居民不用出望京就能了解到古都京城的历史变迁。
北京市档案馆三级调研员、北京市档案学会秘书长王兰顺为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程勇、新京报社长刘军胜、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工委书记杨晓昇等嘉宾介绍展览相关内容。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档案见证北京”为北京市档案馆大型常设展览,用670余份馆藏珍贵档案展现了古都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辉煌成就。本次展览挑选了“档案见证北京”的主要内容,还融入了朝阳区建设与发展的生动资料,同时,充分发挥新京报的传播影响力,通过建党百年来的珍贵老档案、老物件以及新老影像对比,呈现北京真实的历史场景、城市演化、人文图貌等。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档案馆、新京报社、中共朝阳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万科时代中心·望京为支持单位。7月12日-25日,观众在望京小街·望京坊·NEEDART艺术空间就能欣赏到这一展览。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奇灵文化创意总监吴德寅在展览现场创作“老北京风情”泥塑。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观众打卡展览参与互动答题
7月14日虽然是上班日,但展厅里依然陆续有观众进来参观,在望京生活了6年的居民宋先生便是观众之一。宋先生看展非常仔细,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都要凑近看一看,有时还要拿出手机对着展品拍张照。
“档案见证北京”主题展览在望京小街正式开展,这是这一展览首次“牵手”街道,将一幅幅珍贵的档案资料展陈给观众。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在展览中,一张望京小街开街的照片引起了宋先生的注意,他告诉记者:“我虽然在望京生活的时间不长,但是真是看着它一年比一年变得更好。就说这望京小街,以前它管理得不好,人气不高,我顶多只来这附近的超市购物。现在望京小街不一样了,年轻人多、景观也多,特别时尚。”
展览还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两位小学生和妈妈一起来到这里参与互动答题。“答案就在展览中,你们一定要认真看展,填完答题卡后来阿姨这里领取奖励。”听完展厅的工作人员介绍答题窍门,两个孩子兴致勃勃去展览中找答案。为了能得满分,孩子们对照着题目仔细寻找答案,不多会儿便“交卷”,赢得小奖励。
现场观众参观展览。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记者在采访中,不断有观众进入展厅驻足欣赏,看着展览里那一幅幅档案资料、老照片感慨万分,一位观众说:“这些档案就像老照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放电影’,对京城的发展历程也更加清晰了。”
现场观众参观展览。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展览“搬”至居民“家门口”体现了文化惠民的创新
《档案见证北京》以北京历史为主线,依托档案史料,展现了北京从营城之初,经过历代王朝,走向民主共和国及建立新中国、共筑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通过展示古都沧桑,探寻历史文脉、传承哲匠精神。
北京市档案馆馆长程勇表示,“档案见证北京”是首次与社区、街道合作,将展览“搬”至居民“家门口”,满足居民文化需求,这是文化惠民的一次创新。“以前人们认为档案就是放在档案馆里的文件资料,档案利用就是在故纸堆里找寻历史印记。现在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而且这次还把展览放到了人流量大的望京小街,可以让大家都很方便地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程勇表示,未来“档案见证北京”和档案馆的其他展览还考虑走进学校和机关,让更多的观众通过展览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建设北京。
北京市档案馆三级调研员、北京市档案学会秘书长王兰顺认为,北京市档案馆、新京报通过各自的优势携手推出本次展览。他表示,北京市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档案见证北京”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展览。新京报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展现了北京的发展变化,“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北京市档案馆也馆藏了很多报纸档案,报纸承载了新闻,同时也是历史的载体。”
王兰顺表示,“档案见证北京”在望京小街展出将给公众带去乡情教育,“望京飞速发展,通过展览让大家看到过去望京是什么样子,这种乡情教育非常重要。”
【展览亮点】
展览展出了望京历史风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望京地区曾经的历史风貌。展览中有一幅绘制于1930年的《北平特别市城郊地图》,上面绘制有大望京村、小望京村。王兰顺说, 1925年以后,京城才有了城郊的概念,并且将其纳入管理范畴,这张《北平特别市城郊地图》清楚地反映了曾经作为城郊的望京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纳入了京城管理区域。
现场领导嘉宾参观展览。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1988年4月,大望京村委会、大望京东生产队关于“新兴铝制品厂”的资金证明及申办营业执照的报告;1988年,南皋乡望京东队关于申办“新兴童鞋厂”营业执照的报告等多件望京地区的档案资料。
现场领导嘉宾参观展览。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展览还展出了1951年望京地区的学校,比如当时的草场地小学、望京小学的合并档案,以及望京地区多年来建设进程的档案。
领导嘉宾现场合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现场展出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众多档案资料,还有不少老物件及精美的工艺作品。
7月14日,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奇灵文化创意总监吴德寅现场展示了老北京风情泥塑的创作。吴德寅创作了几百个“360行”的泥塑作品,挑选了20余个泥塑参与本次展览。他说:“配合《档案见证北京》的展览,我通过泥塑的形式把曾经出现在北京的“行当”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图片、有文字,也有泥塑这种非常直观的体现,比如说有天桥人物、走街串巷的生意人等等。”
吴德寅创作了几百个“五行八作”的泥塑作品,精选了20余个在本次展览中展出。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影记者 侯少卿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