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朝鲜新石器时代考古
Chaoxian Xinshiqi Shidai kaogu
朝鲜新石器时代考古
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第 5 千年至前第 1 千年初。有人根据陶器纹饰的图案而称这一时期的文化为篦纹陶文化或几何纹陶文化。这一时期的遗址已发现 130 多处,多分布在近海岸处,而以西海岸较为密集。典型的遗址有咸镜北道雄基郡屈浦里西浦项遗址、黄海北道凤山郡智塔里遗址、平安南道温泉郡云下里弓山遗址、庆尚南道釜山市东三洞等。
分期
朝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可分为早、中、晚 3 期。早期年代约当前第 5 千年至前第 4 千年,陶器多为素面,也有隆线纹和压印纹,有人称之为先篦纹陶器。此期遗址较少,但朝鲜南部和北部都有发现。东三洞的地层关系和放射性碳素断代,都证明先篦纹陶器代表较早的遗存。中期年代约当前第 3 千年,此期属篦纹陶的鼎盛时期,文化分布范围较广,陶器器形增多,以篦纹和刻划纹组成多样的图案。晚期年代约为前第 2 千年,陶器上除篦纹外,新出现了雷纹和彩绘。
陶器
篦纹陶器是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特征,全部为泥条盘筑法制成的红褐色或灰褐色粗陶,胎土中掺有云母碎屑或砂粒。器形基本上是大口深腹的罐类,器底富于变化,有尖底、尖圜底、圜底和平底。其他器形有盆、钵及晚期出现的碗、豆和双耳壶等。器表的篦纹和刻划纹是在制坯时用骨木片、篦状器和贝壳等压印或刻划上去的。口沿一般施以并列的点纹和短线纹,腹部则多饰以平行的曲折纹。成组的图案中,以绫杉纹占绝对多数,也有方格纹和折带纹等。晚期还有波状纹、雷纹、绳纹以及个别的彩绘、涂朱等。由于年代和地域的不同,陶器的器形、纹饰也有一定的变化,但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聚落和经济生活
朝鲜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已有农业。遗址一般位于海岸和河流中下游沿岸的台地或丘陵上。文化层中包含大量贝壳、鱼骨和兽骨等残滓,有的甚至形成贝丘,表明采集渔猎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晚期多以数座房屋构成小的聚落,已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房址在各遗址均有发现,均属方形、长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半地穴居址,长宽一般为 3~4 米,西浦项遗址的居址长约 12 米,宽 6 米。房屋内部一般有粘土筑成的坚硬的居住面,上面有灶址、窖穴及支撑屋顶和组成墙壁骨架的木柱所遗留的柱洞,居住面前面则有斜坡或阶梯式门道。出土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除石斧、石凿外,还有用于农业生产的石铲、半月形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也发现有用猪牙制成的镰和鹿角制成的锄。智塔里遗址的陶罐中发现有炭化粟粒。在茂山郡虎谷洞遗址还发现家猪的骨骼,表明当时已饲养家畜。以上发现证实,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农业生产已成为当时居民生活的主要来源。渔猎工具有磨制的石矛、石镞以及石制、陶制的网坠和骨鱼钩等,另外也有一定数量的打制石器。在东北部的一些遗址中见有以黑曜石为原料的打制石器,主要有镞、矛、刮削器、尖状器等,形状规整,加工细致。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自成系统的,但同邻近地区也互有交流和影响。约前 10 世纪前后,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被青铜时代文化所代替。
(安志敏)
扩展1:
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
(韩)韩永熙 著 王培新 译
根据迄今位置的考古调查成果,在朝鲜半岛能够确认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大约有160处。其中通过正式发掘的或地面调查弄清了文化面貌的遗迹,不超过50处。这些遗迹百分之八十以上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汉江、大同江流域、黄海中部岛屿地区、鸭绿江下游、图们江流域、东北沿海地区。在庆尚北道、全罗道、忠清道、江原道南部、咸境南道等地,尚未见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迹的报道。所以,在进行地区之间的文化比较研究时,常常会出现中间地带的文化空白状态,尚不能很好地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地域性及地域间的文化流向。
本稿依据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体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地域群,进而探讨各地域的文化特征。
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虽然应从居住址、墓葬、石器、骨器、陶器等多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但本稿将就以出土量多,器形和纹饰地狱特征明显的陶器为对象进行讨论。
一、地域划分
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梳齿纹陶器等最具代表性。最近,以釜山、金海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研究成果表明,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梳齿纹陶器出现之前,还存在一个使用附加堆纹陶器的时期。
6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附加堆纹陶器只存在于梁山、金海、南海岛屿等庆尚南道地区。1981年发掘江原道襄阳郡鳌山里遗址时,在地表采集品中发现了附加堆纹陶器。另外,在西海南部的小黑山岛贝冢中也出土了少量的附加堆纹陶片。这些遗迹发现之后,才逐渐认识到,附加堆纹陶器所代表的新石器文化,从以南部沿海为中心的南部地区沿东部海岸向北传播,同时又沿南部海岸向西扩展。最近,在内陆地区的居昌郡壬佛里也发现了这种文化的遗址,显示出其分布范围可能更为广泛。附加堆纹陶器文化受到了来自北方的梳齿纹陶器文化影响,与之并存了一个短暂的时期后,便在朝鲜半岛中消亡。
所谓梳齿纹陶器,是以使用类似梳子样式的工具,在陶器表面压印或刻划出点、线、圆等几何图形纹饰为特征的陶器。地域和时代的不同,梳齿纹陶器的器形、施纹部位和纹饰图案等都有所变化。这一现象是对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区及编年的最为重要的饿依据。
梳齿纹陶器的地域性,最明显地表现在器形方面。与前述附加堆纹陶器相比,梳齿纹陶器有平底器和圜底器之分,地域特征极为明显。而附加堆纹陶器基本上都是平底器。
金元龙、金廷鹤认为,器形上所反映出的差异,应与朝鲜半岛陶器文化的起源及传播相关联。并将出土平底梳齿纹陶器的东北地区(咸镜北道),和出土圜底梳齿纹陶器的其它地区相区别,划分出两大文化圈。都宥浩根据陶器器形的差别,将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北的新石器文化区分开来,并认为平安北道的文化,虽然与东北地区文化相近,但不同之处甚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区。这样都是就将北朝鲜地区划分成三个文化地域。佐藤达夫先生则把梳齿纹陶器划分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部地区等四个文化地域。也就是说在都宥浩说的基础上加上了南部地区。韩炳三认为中部(大同江。汉江流域的中、西部——的南海岛屿地区的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内陆地区出现了文化面貌上的差异。所以,即使在同一文化地域内,因时间的不同,还可以再细分为几个较小的文化区。总之,目前对于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划分,还停留在对陶器器形和纹饰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差异,进行概括性地探讨阶段。还没有展开对各地域文化的性质等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
笔者在考察朝鲜半岛中、西部新石器文化的过程中,依据当时的研究成果,将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划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四个文化地域,并对中、西部地区的文化类型进行了具体的地区划分。
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四个文化地域的代表性遗址中出土的平底和圜底梳齿纹陶器,如附图所示。这两种不同形制的陶器,除了在平安北道定州郡堂山贝冢、宁边郡细竹里遗址,以及襄阳郡鳌山里遗址中共存之外,其分布区域基本上以上各地点为界,北部为平底器的分布区,南部是圜底器的分布区。因而,对两种陶器共出的遗址进行深入地研究,是正确划分平底梳齿纹文化圈和圜底梳齿纹陶器文化圈的关键。
堂山贝家冢出土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及东北沿海地区常见的雷文陶器和筒形罐。同时还出土大同江流域常见的施叶脉蚊和几何图案的环底梳齿纹陶器。细竹里第一文化层中可以找到清川江以北地区的筒形罐和弓山贝冢、龙磻里贝冢、智塔里遗址等圜底梳齿纹陶器所饰的带状连续折线纹,以及金滩里第一文化层、半圆洞贝冢陶器中常见的带状划纹。细竹里出土的清川江以南系统的陶器,胎土中掺有滑石和石棉成分。这里出土的清川江以北系统的陶器,胎土中混杂有砂粒。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此处共存。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鳌山里遗址中,口缘饰短斜线纹、腹部饰叶脉纹的汉江系统圜底梳齿纹陶器和东北系统的平底陶器共出。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出土的圜底陶器,是其最北的分布地点。
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西部以清川江、东北部以鳌山里为界,北部为使用平底梳齿纹陶器的各氏族集团的活动地域,南部的各氏族集团则使用圜底梳齿纹陶器。
在圜底陶器系统中,以在陶器的口缘、腹部、下腹三个部位施不同纹饰图案为特征的大同江、载宁江、汉江流域的半岛中、西部地区,不见刻划纹和弦纹陶器,以及研磨红颜料用的陶器和双重口缘陶器出土。这一地区与釜山、金海、南海岛屿地区的陶器有明显的区别。
中、西部地区除了上述在器物三个部位施以不同纹饰的陶器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之外,还存在有金滩里Ⅰ式类型、西海岛屿的矢岛类型、金滩里Ⅱ式类型。金滩里Ⅰ式了性的陶器饰带状刻划纹、锯齿纹、虹霓纹、叶脉纹等纹饰。矢岛类型的陶器从口缘至腹部施以由长折线交互构成的横向叶脉纹和格子纹,近底的部分不施纹饰。金滩里Ⅱ式类型的陶器遍施横向叶脉纹,腹部有一道凸弦纹,还有器形相同的素面陶器。导师,对中、西部地区内的各文化类型进一步分区,则比较困难。这种纹饰上的差异,与其说是地区差别,不如说是同文化地狱内不同时期的反映。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研究中,所应讨论的问题。
南部地区出土的陶器,有只在口缘和腹部的一部分施纹的,也有遍体施纹的,还有双重口缘的。这种差异也应是时间的反映。
就现在的资料看,中、西部文化区的北部,环底陶器在堂山、细竹里、鳌山里等遗址中,与北方系统的平底梳齿纹陶器共存。汉江流域的阳坪里、黄石里、真木里等遗址是此文化区的南界。
南部地区的圜底梳齿纹陶器,以金海、釜山、南海岛屿为中心,西界到黑山岛、界化岛,北界到鳌山里,在这一地域内出土的陶器,形制相近。南部地区圜底梳齿纹陶器的分布范围与早期附加堆纹陶器的分布相一致,反映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性。
平底梳齿纹陶器的分布地域,不象圜底陶器分布区那样,文化面貌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这一地域内已发掘的遗迹中,能够明确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遗存,只有西浦项贝家冢一处。因而,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前期文化有无地域性差别,尚不能作出结论。雷纹是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纹饰。虽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饿施纹方法,但在全地域内都有发现。这表明平底梳齿纹陶器属于单一的文化麇。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东北地区的西浦项第5层、虎谷洞第Ⅰ文化层,和西北地区的龙川郡新岩里、龙渊里等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形和纹饰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西浦项第5层雷纹陶器小时,取而代之的是双重口缘并在口缘施纹的筒形罐和素面陶器,以及纹饰简单化了的梳齿纹陶器。虎谷洞第Ⅰ文化层除了梳齿纹陶器之外,新出现了口部有一周镂孔的陶器。器形除筒形罐外,新出现了口缘外翻的壶、假圈足盏等。相反,新岩里第1文化层出土的有颈壶、假圈足盏、筒形罐则饰雷纹、三角纹、纽扣纹等纹饰,与东北地区的文化形成了较大的差别。由此看来,北部平底陶器分布地区也可能分成东北和西北两个文化地域。
在西北地区,几乎不见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迹,所以这一时期本地区的文化面貌尚不清楚。唯一的早期遗迹义州菊美松里遗址下层出土的梳齿纹陶片施有东北地区所不见的之字纹,反映了区别于东北地区的地域性特征。
根据各椅子后出土陶器的器形和纹饰,我们将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中、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四个文化地域。此说首先由佐藤达付提出,现在一般被人所接受。大使,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随着尚为进行调查地区的新资料的发现,及对以往资料研究的深化,对此划分进行修补和完善也是必要的。最近,在南部地区发掘的陕川郡凤溪里、泗川郡旧坪里、北济州郡北村里等遗迹中,出土了以前所不见的梳齿纹陶器和纹饰较为特殊的陶器。南部地区划分出新的文化区域的可能性很高。鸭绿江中、上游地区的中江郡土城里和长城里遗址出土了在下腹部以下遍施叶脉纹,胎土掺滑石的梳齿纹筒形罐和浅钵形陶器,与东北地区的陶器有较大的差别。北朝鲜的学者认为,鸭绿江中、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区别于东北地区的其它文化,有单独划分文化区的可能。重新划分文化地域在同一地域内划分新文化区,还有赖于今后对尚为开展工作的地区进行调查、发掘,和在此基础研究成果的积累。
二、文化特征
上一部分按已有论点将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划分成四个文化地域,并讨论了进一步划分文化区的可能性。直率地讲,目前我国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尚不深入,对这一时期遗迹的调查、发掘也不充分,希望今后能广泛深入地展开这方面的工作。下面对以下划分的四个文化地域的文化特征简单地归纳。
中、西部地区的文化特征,以朝鲜半岛典型的梳齿纹陶器(口、腹、下腹施不同形式的纹饰)为代表,与西伯利亚地区的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关于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无论是自生说还是西伯利亚说,都缺乏理论上的根据。中、西部地区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这里的文化,具有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中间地带的特点,它影响了曾使用附加堆纹陶器的南部地区,使梳齿纹陶器的分布扩展到南部。
南部地区为附加堆纹陶器文化区,由于受到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的影响,逐步被纳入梳齿纹陶器文化圈。可是,本地区处于朝鲜半岛的最南端,具有特殊的地理形势,自附加堆纹陶器流行期以来,通过海路与东北地区和日本的九州保持着文化上的交流。这一地区接受了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化地域。
东北地区的平底陶器不在口缘部分和下腹施纹饰。本地区的陶器与中国东北地区,图们江中游以北山地、沿海州、黑龙江流域的文化关系密切。
西北地区同其它地区相比,发掘的遗址较少,文化面貌不甚明了。从美松里洞穴遗址和新岩里遗址出土的陶器观察,这一地区的文化是受到了内蒙、辽宁和长山列岛的文化强烈影响后而形成的。
(本文译自日本《季刊考古学》第38号,日文译者:中山清隆)
扩展2:
朝鲜研究团队称发现新石器时代古墓遗址(组图)
2013年12月26日
国际在线专稿:据朝鲜《劳动新闻》12月26日报道,由金日成综合大学人类进化发展史研究室和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朝鲜大同江流域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古墓遗址。
报道称,朝鲜的研究团队在平壤市江东郡卵山里的天然洞窟内发现周显洞遗迹,古墓曾埋在其堆积层中。古墓长4米、宽2米,出土的有9个人的约260个骨头、7个陶器的22件片子、1件装饰品、2件贝壳刀以及81块动物骨头。
经对人骨头的个体、性别、年龄、个子和头骨的形状、大小和骨头构成状况等的分析,朝鲜研究团队一致确定这是新石器时代朝鲜古人的骨头。他们还认为,遗址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报道指出,在大同江流域出土新石器时代朝鲜古人骨头迄今不乏先例,但这是第一次在一个地点发现如此多的人骨头。朝鲜的研究团队最终考证周显洞遗迹是一座坟墓,而不是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