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的6个生长点
中国考古学的生长点
每一位投身或即将投身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者可能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在考古学研究的哪个地方能够获得最大的成绩,尤其是想知道未来一个时期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的确,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的天赋、性情、志趣各不相同,适合一个人的未必适合另外一个人。这里没有指导他人的愿望,而是就事论事,想看看当今的中国考古学究竟在哪些方面生长,在哪里生长最为迅速?还想思考的是,中国考古学未来的生长空间在哪里?有心人或许能够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如果回顾一下科学发展史,是不难发现研究领域潜力的差异对于一名学者的影响。
还记得宾福德讲自己本科学习的故事,他的专业是野生生物学(wildlife biology),那是在1940年代,生态学才刚刚起步,基因生物学还没有发展起来。他就自己未来发展找老师咨询,老师说:现在能够发现的新物种已经很少了,也许你可以去探一下洞穴,那里或许有些盲眼鱼虾可以由你来命名。
可想而知,学生是如何失望了。宾福德去了冲绳参军回来,就改成了人类学专业(考古学方向)。
的确,当时在传统生物学领域去寻找新的物种的确不是有潜力的方向,虽然这始终是生物学的重要领域。学术研究是一项发现与发明的事业,极其喜新厌旧。
记得有次上消防课时教练问过一个问题:
门(出口)在哪里?正确的回答是:
门在墙上——烟雾之中沿墙摸索就可能找到门。
学科的生长点在哪里?
在前沿!
前沿才有生长点。
前沿在哪里呢?
前沿在面向未知领域的地方!
传统意义上,考古学以发现古代湮没的物质遗存为目的,考古学家的形象总是与探险家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20世纪初,伟大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消失的文明被考古学家逐一找到。我把那段时间称为考古学史上“激情燃烧的岁月”,因为那个时候考古学家需要穿越沙漠丛林,战胜疾病、匪徒、贪官污吏以及仇视陌生人的族群。此后至今,不复再有那样伟大的发现了。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出现了审美疲劳,再伟大的发现经过媒体的反复炒作之后,也变得平淡无奇。
不过,对于中国考古学而言,发现消失的伟大文明仍然是可能的。良渚古城的正式确认是在2007年,随后发现的水坝系统,让良渚文明的称号成为可能。
2011年正式确认了石峁古城,人们惊奇地发现,如此荒凉的黄土高原上距今4500年前曾经有一座硕大的城(市)。喜欢考古的人往往读过德国人策拉姆所写的《神祗、坟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那是一本1940年代出版的著作,记录了世界上古典文明的发现,但其中不包括中国。中国文明的集中发现似乎晚了100年。
从前那些古典文明都是西方考古学家发现的,如今幸运的是,发现中国古典文明的荣耀留给了中国考古学家自己。
从80年代红山文明的集中发现开始,从周边到中原,中国文明的发现在不断增加。如果我的预测没错的话,今后一二十年里将可能迎来更多、乃至更重要的有关中国文明的发现。
01田野考古
中国文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最闪亮的生长点,它也是考古材料发现的组成部分,材料发现依赖田野考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田野考古才是中国考古学的第一个生长点。
应该说田野考古一直都是中国考古学的第一生长点。通过田野考古,不仅获得令人瞩目的发现,而且还获得了探究古史的科学研究材料,更进一步说,还获得文化遗产,可以用于展示、品鉴等。
现在中国每年有成百上千的考古发掘项目,部分是基建项目,为了不被建设工程破坏,不得不发掘;还有少数为了研究目的的主动性发掘。不论是哪一种发掘,都需要考古研究者的参与,风吹日晒,有几分辛苦,也有几分神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在脚下发现什么东西,墓葬、聚落、祭祀坑……
每位考古人都会有自己梦寐以求的发现,为之而欢欣鼓舞,为之而失魂落魄。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还没有过去,还有大量的发掘项目需要完成,不断会有新的材料出现。
与此同时,随着专业队伍的扩大与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加,主动性的发掘项目也会更多,发掘的精细程度还会提高。
不过,项目总量的增加速度赶不上专业力量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将来的田野考古不会像现在这么忙,生活与研究条件也会显著改善。对于热爱野外生活的人来说,田野考古仍然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一言以蔽之,在中国考古研究中,田野考古仍然是王道!
隔梁上沉思的狗(图源:)
02科技考古
中国考古学第二个亮眼的生长点是科技考古,也称考古科学、技术考古、或是实验室考古(因为绝大部分研究都在实验室完成,相对于田野考古,其实验室特色格外鲜明)。
从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来看,在国际考古期刊上,这个方向产出了最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这是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是中国考古学研究进步最为迅速的领域。
如今的考古学研究绝不再是挖挖土,考古实验室的科学装备已经不输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
科技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已经形成了若干分支领域,较为成熟的有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年代考古(年代测定)、人类骨骼考古、古DNA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还有更多的分支领域正在壮大之中。
这些分支领域的最大特点是学科交叉性,研究者除了懂考古之外,还需要懂得相关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人,对考古学的科学性有所怀疑的人,不大喜欢野外生活但喜欢考古的人,适合这个方向。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考古机构中将会兴建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这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它们,考古材料的分析、保护都将无法进行。这个方向需要较多的人才,是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用现代科技检测青铜文物(图源网络)
03中外交流考古
第三个生长点是中外交流考古。这是个新方向,最近这些年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进行,需要大量熟悉相关国家文化的工作者。考古学研究非常适合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为将来其他方面的合作奠定更有利的条件。
目前国内考古学界很少有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国家实际上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熟悉合作对象所在国家的语言、历史与文化。
目前较为迫切需要的语种是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走出国门研究世界其他地区文明与文化是必然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明自身。只有通过文明比较,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把握中国文明的特色。
中外交流考古需要一大批开拓者,目前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有志于这个方向的学生,在大学时候可以辅修一下第二外语与世界史,相信将来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
04历史考古
第四个生长点是历史考古。这个生长点有点老,但基础深厚。如果上面所说的考古学研究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地方,那么历史考古就是水面下的冰山。它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研究者不仅仅有考古专业人员,还有大量的爱好者。
在历史考古中,文物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需要良好的文献功底,需要熟悉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还需要一两手绝活,青铜器、玉器、造像、铭刻……其中的行当枚不胜举,任何一类东西都需要终身的研究才可能精通。
也许因为这个领域太过于艰难,考古方向的学生有些望而却步,致使后段考古的人才稀缺。考古方向的学生以为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结果发现自己往往才刚刚入门,真正的学习要从实际工作的时候开始。
实际上,大学因为缺乏相关的实物标本,很难教授这个方面的知识,这可能是学生不大敢选择后段考古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学校奠定的知识基础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似乎不大喜欢这个词)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应该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个方面,我们过去有些忽视,将来应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05水下考古
和以上四个方向相关的还有一个很高端的生长点,那就是水下考古。它是田野考古,也是科技考古,更是中外交流考古,还是历史考古,因为沉船基本都是历史时期的。
水下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出现比较晚,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最近这些年发展比较快。
上次在三联书店新知大会上听姜波老师介绍,目前中国考古学界拥有水下考古资质的有150余人,现在能够下水工作的人员将近一半。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范围目前已经扩充到了红海、地中海。
水下考古是考古学中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方向,需要相当大的投入。目前中国水下考古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船只,也有不错的专业潜水设备。尽管有先进的装备保障,水下考古工作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勇者、强者的游戏。没有较好的身体条件不行,没有一定的胆量也不行,没有足够的耐心还不行(上浮是个缓慢的过程)。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古学的专业训练。不过水下考古有个其他方向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一旦遇到发现,出土物就会极其丰富,而且非常完整。当陆上考古为出土一件完整器物而兴奋不已的时候,水下考古队员对此只能说少见多怪。一艘沉船上可能会有数以万计的完整器物,保存状况之好,有些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做成的。
考古人员进行水下调查(图源网络)
06公众考古
最后一个我能想到的生长点是公众考古(或称公共考古)。这是一个热度很高但争议却很大的方向。
习惯上,大家自觉不自觉地会把它等同于考古科普,这样的话,就给人的感觉不那么高大上,好像没有技术含量似的。然而,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领域。
考古学研究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现实,服务于时代。否则,纳税人为什么要拿着真金白银养一群毫无用处的人呢?公众考古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读考古学史,我们会发现考古学最初是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他们在茶余饭后,收藏把玩古董,垄断了文化生活。
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发展,中产阶层走上历史舞台,如果古物还是由私人把控,那么就很难让大家都欣赏到,于是乎有了博物馆,有了旅游产业,有了专业的考古学研究者。
而今我们讲公众考古,其目的是要囊括最大范围的社会群体,显然,这些公众应该都是受过教育的群体(公众是教育普及的产物)。
其关键点,或者说它不同于考古科普的地方,在于公众考古更加强调专业群体与公众的互动,更重视公众的参与,更希望让考古学获得某种公共性。
而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物质条件,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这样的互动与参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掌握表达技巧的专业人员,能够把专业的话语以更接地气、更加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公众是一个极大范围的群体,因此,对公众考古的需求也是极大的。想一想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唤起了多少读者对明史的兴趣,考古学领域也非常需要自己的当年明月。
我相信有人会说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然而
历史似乎总是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
那些拼命硬干的人
那些从绝望中找到希望的人
——转自鲁迅先生的话+新东方学校的格言
来源:穴居的猎人 作者:陈胜前
▼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