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深情的一篇词,写尽相思之苦,开篇就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平酱。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坛领袖,他不仅才华横溢,著作傍身,而且还十分懂得享受生活,著名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就是他发明的。不仅如此,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丰富,他一共娶了三个老婆。
苏轼19岁时娶了16岁的结发妻子王闰之,王闰之去世三年后,他娶了王闰之的堂妹王弗,最后,他又收了一名侍妾,名叫王朝云。比较巧合的是,苏轼的三个老婆都姓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一直难以忘记去世的原配。这三名女子跟苏轼的感情都很深,在苏轼落魄失意的日子里也不离不弃。可能正是因为苏轼的多情本性,他对于女子的思想和心理也很了解。今天,平酱就跟大家分享一首苏轼的闺情词《沁园春·情若连环》,看看这位文坛巨匠是如何描写女子的思念之情的,可以说,开篇的两个比喻就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词里,苏轼通过比喻、铺叙等手法,将女子思念不断、情愁难消、悲伤孤寂的心境描写得生动形象,令读者叹为观止。
本词上阕的开篇“情若连环,恨如流水”,可以说是巧用修辞,引人入胜。苏轼使用了两个类似的比喻,将人类的爱恨情仇这种抽象的感情,比喻成连环、流水这样具体的事物,生动地表达了男女之情剪不断、理还乱、连绵不绝的特点,十分形象。这样如同连环、流水般的感情,“甚时是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运用反问句,强调了感情不易停止的特点。
于是,开启了下文,“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正是因为思念之情绵绵不绝,离愁别恨令人困顿,那么主人公像沈郎那样容颜消瘦,像潘岳那样鬓发初白,也就不足为奇了,“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沈郎”指的是南朝梁沈约,“潘”指的是晋朝的潘岳。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总是难以禁止,许许多多的苦难折磨,“奈好事教人不自由”,奈何像男欢女爱这样的好事都让人不得自由。“空追想”,只能徒劳地回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想着之前的欢聚已经过去好久、模糊不清了,而之后的会面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到来。“杳杳”有“渺茫”的意思,“悠悠”有“遥远”的意思,可见,二人已经分离很久了。即便分离很久,思念之情依然不减,可不就是如同连环、流水一样缠绵悠长嘛!
上阕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外貌变化,她思念难耐、形容憔悴,下阕就写了主人公的人物活动了,她登上高楼,写信相寄。
“凝眸,悔上层楼”,后悔登上高楼凝望,因为“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只不过徒惹人悲伤,新愁又加上旧愁。也许,是因为登高就可以看到远方,而主人公的爱人也在远方,更容易勾起主人公的思念。而且,高处不胜寒,高处风更大,更容易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因为实在太过思念爱人,主人公便将一腔相思付彩笺,“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在彩笺上面写遍自己的相思之情,然后“重重封卷,密寄书邮”,体现出了主人公对这封书信的重视,必须要好好密封了,才会寄出去,生怕万一破损了,爱人就看不到了。
书信寄出之后,主人公开始想象爱人看到这封信时的情景,“料到伊行,时时开看”,料想到你那里,会时不时把我写的信打开来看,“一看一回和泪收”,你看一下,就写一点给我的回信,还会一边流下眼泪。
最后结尾,“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要知道,染上相思这样的病,不仅仅只有你,还有另一方的我,我们两人的心都被相思病折磨着。结尾一句,由此及彼,从料想的爱人的行为,说到两个人都是这样,点明了相思令双方都痛苦的特点,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
苏轼这首词反反复复只说了“相思”二字,但是却并不单调乏味,反而具体形象、生活易懂,极具感染力,让读者折服。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