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耿占春、焦典获“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

2021-05-21

上海推出52部主题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庆祝建党百年 | “汉典重光”古籍数字化平台推出,首批海外20万页古籍入驻 | ......

颁奖礼现场合影

“在中国,诗歌有着辉煌的源头和流向,尤其是古代文学的主流是建立在诗歌之上的。孔子编‘六艺’时,《诗》是和《书》《礼》《易》《乐》《春秋》并列的。如果‘六艺’是我们文化可靠的源头的话,诗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一路往下,诗歌这条河流不断壮大,在流淌了漫长的时间后接纳了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在“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颁奖典礼致辞中说道。

5月18日,由星星诗刊杂志社、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文理学院举行。诗人张烨、批评家耿占春、青年诗人焦典分别摘取年度诗人奖、年度诗评家奖、年度大学生诗人奖。四川省作家协会二级巡视员罗勇,《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龚学敏,成都文理学院董事长刘学民,校长喻洪麟,党委书记高华锦等出席颁奖仪式。

阿来现场致辞

阿来表示,诗歌参与了非常伟大的新文化运动,融入到重大的时代变革风潮中,回应了时代。他认为我们现在正在重建或重构一个本身具有的文学传统,写作者坚持从《诗经》这样一个源流的文学精神中去追寻其中的审美光芒,有其独特的意义。从这一层面出发,《星星诗刊》秉持老一辈诗人的诗歌精神、诗歌理想,让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在诗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可靠的、令人信服的呈现。

张烨从1965年开始写诗,迄今已经55年,在她看来,写诗是一种孤独、时有痛苦袭来的事业。她认为,诗是一切艺术中最富个人化、个性特色的艺术,“诗歌永远是投向黑暗的一道光芒,点燃心灵的灯盏。”

张烨孜孜以求、深耕诗坛半世,紧贴当代诗歌现场。她的获奖作品《张烨近作选》以变幻的词汇化解出日常生活的碎微,对陌生化的意象捕捉,重新构造出独特的“海派”色彩和个人气质。“张烨的诗是赋予生活美好的转换,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她以自己为圆轴,在生活中坚守对诗歌审美的信仰,在创作中探索对诗歌艺术的创新。”

左上张烨、右下耿占春 获奖现场图

“耿占春是一位严谨的历史还原者,他在《穆旦的诗:作为一部传记》中,以史家的刀笔在文本中打捞生命真实,以小说家的结构铺层批评节奏,同时又遵循诗人创作的时间肌理,行云流水地串联起穆旦诗歌的宏大版图。”授奖词对于批评家耿占春的获奖作品如此评价道,而这一定程度也反映了这位批评家的写作理念,他通过一种探索性的批评手法厘清了历史的冗杂,在共情想象下进行学院式谨慎论证,最大限度还原了穆旦诗歌的真实现场。

对于诗歌批评,他表示:“我把读诗视为个人思想灵感的源泉,激活感受力与理解力的途径,让语言处在某种开端状态和语义生成状态的方法,换言之,也是防止语义固化和语言腐败的方式。”在耿占春看来,诗让人们保持思想、感知语言的活力。“诗歌不只是诗歌批评家的专业,而理应成为当代人文思想的一种共享资源。”

青年诗人焦典的获奖作品《加减乘除》从生活小孔中窥见成长哲理。“语言平白自然,意象绵密却又和谐整齐。她的诗歌注重日常生活的伦理温情,诗歌结构恰似小说,通过语言表达,传递出诗人细腻而敏感的触角。”

焦典

现在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她,很早便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参加过《星星诗刊》举办的大学生训练营,在发表感言时,她分享了关于“成为作家”的一个小插曲,小学一年级时,什么都不懂的年龄,在班上愣头愣脑的说“以后要成为一个大作家!”她接着说道:“一直以来的每一步,我都慢慢地走在写作的这条路上。生活是一场搏斗,写作也是一场搏斗。或许直到最后,依旧会和《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一样,拖回岸边的不过是一架空空如也的鱼骨,但至少我自己知道,我已经勇敢又无所畏惧地搏斗过。”

在她眼中,诗歌就像她手中握着的竹蜻蜓,“诗歌永远是'向上'的,而诗艺是一种需要天赋的飞行技巧,借助诗歌,我们得以挣脱强大的地心引力,到天空中一览世界。”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主办供图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