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我们读懂了这些牛,也就读懂了自己
牛,自古以来就是很得中华民族喜爱的动物。从祭器到壁画,从文房四宝到锅碗瓢盆……一头头姿态各异的牛,被定格在各种器物上、散落在中华文明版图中。
在农耕社会的漫漫岁月,因为与土地、劳作、生存的紧密相连,牛被赋予某种神性的光辉,寓意着主宰与丰饶。
牛头鹿角形金步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来自国博)
这种金步摇,曾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牛头上,伸出长长的鹿角,精心缀上桃形金叶。这件头饰大约佩戴起来并不轻松,但是谁拥有了它,就意味着掌控了地位与荣耀。
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想象,爱美的女主人揽镜自照,戴上步摇,轻移莲步,穿行于众人的注目中。牛头高昂、鹿角张扬,金叶微微摇曳,发出轻轻声响,让人折服于那份强势的美……
富有生命力的器物,从历史深处走来,沉淀着岁月的光彩,在不经意间就能穿越时光、激起涟漪。
战国牛虎铜案,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图片来自云南省博物馆)
这是滇国的一件祭器:大牛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一只猛虎,攀爬着撕咬牛尾;大牛腹下中空,一只小牛安然地站立。
那时的匠人,或许亲眼目睹了这个震撼的场面:大牛忍受着被噬咬的剧痛,守护着弱小的牛犊,纵使鲜血淋漓,身形依然坚定。
舐犊之爱,古今相通。站在这件器物面前,你是否会想起曾默默为你遮风挡雨的父母?亦或是自己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牵挂?
那份决绝、那种隐忍,藏在大牛的身体里,含在为人父母者的眼中……虽然相隔千百年,细腻的刻画依然打动人心。
东汉错银铜牛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没有龙的显赫,没有虎的威风,在十二生肖中,身形庞大却性情温润的牛有着脚踏实地的烟火气。无论是唐代诗人“巴女骑牛唱竹枝”的田园理想,还是近代农民“三十亩地一头牛”的日子盘算,牛都寄托着寻常百姓生活安康、和谐美满的朴素愿望。
上千年过去,守护在黄河蒲津渡遗址上的大铁牛,依旧圆目怒视、竖耳聆听。
黄河蒲津渡遗址的铁牛,寄托了人们震慑水患的愿望。(图片来自网络)
山西蒲津渡,曾是黄河上最繁忙的渡口之一。唐朝时,为牢固这里的浮桥——蒲津桥,能工巧匠打造地锚,以大铁牛的形态浇铸。
战火、洪水、黄河改道……桥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之中,而大铁牛仍镇守在此,埋入泥沙亦不改其志。
沧桑未改牛脾气,进退还凭铁骨头。无数春秋、不问西东,这“犟牛”的气势,多么像历尽劫难、九死一生依旧顽强不屈、奋力前行的中华民族。
所有的历史,都是我们的故事。那些关于牛的流传,赋予了那些珍贵的器具、造像以灵动的生命,穿越历史的天空,诉说着我们民族的过往、我们承载的悲欢。
圆明园牛首铜像,现藏保利艺术博物馆。
岁月留痕却静默不语。从一件件辗转迁徙、世代存续的国宝中,我们触碰着历史的碎片——一面是旧时的生命,另一面是今日的我们。我们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自己。
出品人:赵承
监制:邬焕庆
统筹:吴晶、王敏
记者:施雨岑
编辑:廖翊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