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体悟|读楼宇烈先生《体悟力》
近代工业兴起以来,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越来越大。机器的声响和火车的轰鸣,响彻世界的各个角落。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应接不暇的信息,使现代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福利,也使社会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然而嘈杂的声响和炫目的光彩,同样也会使很多现代人的心灵迷失于其中。
《吕氏春秋》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上万人操弓同射一个箭靶,箭靶肯定会被射中;以纷繁的万物来戕害生命,生命肯定会受到伤害;假如懂得利用万物来养护生命,那生命也会因滋养而得到成长。
《吕氏春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物化”还是“化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化的核心议题,然而在一个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体系之内,这个主题却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其相关内容在学科的划分中也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成为一种纯粹认知的对象,而失去与自身生命的直接关联。
新近出版的《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一书,是八十七岁的楼宇烈先生写给大众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普及读物。楼先生以“体悟力”一词作为本书的名字,应该有其独到的用意。
知行合一、理论结合实践……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说法,已经越来越难以用于辨认中国文化的特征,因为假如我们说中国文化的特征是知行合一,难道西方人提倡知行分离吗?虽然柏拉图一脉的理念论者带有某种知行相分的气质,但亚里士多德还是比较重视从观察中获取知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更毫无疑问是提倡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然而,我们很难说近代科学是体悟式的。
体悟是以生命为前提的,并以自我的生命为核心,体悟在学习中与生命的全面成长是息息相关的。《荀子·劝学》里有一句话对体悟做出了很好描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而没有体悟的学习,则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把从外学得的东西内化于身心,在精神中形成一种明晰的觉察,于是能对相关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对内构成心中的准则,对外则体现为言行举止的恰当得体。
《荀子新注》,楼宇烈校注
这样的体悟式的学习,既让人得以调节身以达到心内在的和谐,又以适当的言行让自我与他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因为生命的本然状态就是和谐,而人在后天会受环境以及他人的无序影响,这其中所形成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却未必全面,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片面以及盲目夸大的成分,使得部分上的强势追求压倒了整体的和谐运行,从而导致病态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庄子·天地》中说:“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内在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外在的他者、他物、天地之间的和谐,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去指导行动来实现的,而是以顺从生命整体的和谐运行来达成的,而生命的复杂性,是经验归纳和理性推理所难以穷极的,体悟才是贯通于整体和谐的必要途径,亦即所谓“通于一而万事毕”。
朵云轩木版水印傅抱石《一望大江开》
在体悟的视角下,“知行合一”和“实践精神”等观念就有了更贴近中国文化特征的理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教育,从 “洒扫、应对、进退”的讲究开始到节欲修身、敦礼明伦的培养,再到引领风气的君子品格的形成,都与现在学校的教育大相径庭,而核心的问题在于思想背景和思维方式中的差异。
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一切认识和情感的基础,然而现代教育往往片面地强调物与物之间所谓的“客观关系”,从而抛弃对心物关系的考察,殊不知任何对物物关系的认知,都必然以心物关系为前提。而心物之间,还夹着一个身体,无论是知,还是行,都以身体为必然途径,所以《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为了更好地体悟,而体悟又反过来助于修身,两者相辅相成,由此构成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
《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译注
在一个新的话语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往往受到某些人的诟病。思想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根本性的分歧,无论多么生动的语言,都难以在这种分歧之间架起完全有效的沟通桥梁,因为任何语言本身不具有超越性,必然都会先在地从属于某个思想背景和思维方式。
楼宇烈先生帮助大家分辨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并讲解很多现代人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些传统观念,以便让人对传统的思维方式有所领悟,比如如何理解爱情与亲情、道与德、礼与法、忠与孝、知与行、道与艺、言与意、人与己、适性与逍遥、名教与自然……
楼先生着重拿出中医和艺术来进行论述,也总结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思维底蕴:“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为什么“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为什么“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为什么人们丧失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楼先生一直都以不懈的思索在课堂内外讲解着中国文化的本义,以应对时代转变带来的偏见和误解。若是能细细地体悟《体悟力》中的内容,也许就能发现,在近代的思辨中产生的事实和价值、心与物等难以弥合的二元分裂,其实都安然地统一于生命的体悟之中。
(本文原载《中国科学报》 2021年1月14日第7版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