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琴声起,世界静,为何魏晋古人要做“琴”人

Image 2021-01-11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这里的瑶琴就是我们俗称的古琴。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之一,凭借着独特的音色和文雅的气质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并被视为高雅的代表,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以弹奏古琴为荣。

但是真正做到将弹奏古琴发展成社会潮流的还是要数魏晋名士。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文人群体,他们放荡不羁,他们品行高洁,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就在人们因他们的事迹而大跌眼镜的时候,他们却用才学为自己的形象扳回一局。

原来这群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名士竟然个个是琴痴,以琴会友也是常事。

而这古琴和音乐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影响着这群人的精神世界,与琴共生,琴人合一,琴声起,世界静。

这古琴究竟有着什么魔力可以促使魏晋名士成为“琴人”呢?

一,对魏晋名士来说琴与人,鱼与水,缺一不可

1,七贤与他们的“琴”谊

魏晋时期,时代动乱,政权更替频繁,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这个时期有很多文人意识到自己命运坎坷,无奈于国家艰难,所以他们常常不甘于世俗而放浪形骸。

这些文人就是所谓的魏晋名士,魏晋名士中又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谢家”和“竹林七贤”等。

“竹林七贤”可谓是魏晋名士里的标杆人物,更成为了“魏晋风流”的代名词,引领一众魏晋风尚。

对于魏晋名士来说,琴与人就如同鱼与水,缺一不可,“竹林七贤”也不例外,下面就讲述一下“竹林七贤”和他们的“琴”谊。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嵇康,世人对于嵇康的记忆基本都停留在嵇康的绝世之作《广陵散》。

相传,嵇康的一位朋友吕安被人陷害殴打母亲,这种不孝的行为在当时的处罚十分严重,所以吕安惨遭流放。

此时重情义的嵇康站出来了,他坚定地站在朋友吕安这边,主动为吕安作证,说明情况,可惜当地官员是一个谄媚的小人,他深知嵇康屡次拒绝上层指派,上头很不高兴,所以为了展现自己为上层领导分忧,他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嵇康抓了起来。

统治者本来不愿意冒着残害名士的风险而杀害嵇康,但是小人不断进谏谗言,嵇康最终被送上了刑场。

按照惯例,临刑前,犯人可以提一些要求,所以嵇康便要求临别一曲,而这一曲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广陵散》。

刑场上忽而琴声铮铮,旋律激昂交错,犹如高山流水,又如江水滔滔,在场听闻者皆叹服,可惜曲终人散,嵇康最终离开了这个混浊的世间。

临终之前,嵇康都要弹奏一曲,可见琴对于嵇康来说已经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竹林七贤”中还有一个嗜琴如命的典型代表人物,那就是阮籍,与其他文人相比,阮籍似乎与古琴有着更加深厚的渊源,他的父亲就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琴师阮瑀,所以史料中记载阮籍不仅嗜酒更以琴为好, 能弹善奏。

阮籍的诗文中也可以处处看到古琴的身影,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情等等。

嗜琴如命的阮籍和嵇康在琴上还有一定的交际,相传阮籍的母亲去世,有一个叫做嵇喜的人前来吊唁,他表现出很伤心的样子,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阮籍却对着他大翻白眼儿。嵇喜不高兴了,拂袖而去,回到家中遇到自己的弟弟嵇康,他把阮籍对着自己翻白眼的事情告诉了弟弟,没想到嵇康笑说,这是哥哥自讨没趣。接着嵇康自己准备了酒和琴登门拜访吊唁。而阮籍看到嵇康带的酒和琴马上就现出了青眼与嵇康弹琴饮酒。

可以见得,琴对于两者来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魏晋时期,名士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引领一个时期的潮流风尚,而“竹林七贤”对于琴的钟爱更是被众多文人看在眼中,所以琴就成了君子风度和高雅情操的代表。

2,名士与“琴”之间的关系

魏晋名士对于古琴有着特殊的情感,更是有不少名士对于古琴更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那前者与后者究竟有着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嵇绍是魏晋名士嵇康的儿子,同时也是魏晋名士当中的风云人物,而他的琴艺与其父亲一样也是极好的。但是有一次嵇绍去参加一个王公贵族的宴会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悦的事情,宴会上王公大臣直接把琴抬上来,命令嵇绍为他们弹奏,而嵇绍虽然在社会地位上不能与这些大臣们平起平坐,但是面对这种无理的要求,他还是断然拒绝了。

嵇绍是一位琴技高超的名士,但是他弹奏并不是为了趋炎附势,在他看来,抚琴弹奏是抚弄高雅、志趣高洁的象征,是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弹琴与为人是一样的,琴是高洁的象征,而为人也正如此品质高尚。

所以名士与琴两者在魏晋时期是不可分割的,古琴铮铮,就像魏晋名士的不屈

而这就是魏晋名士与古琴的关系。

二,琴可能是魏晋名士的第二生命、第二世界、第二家园

1,琴能净化心灵,养生养神

左传》中说道,音乐就如同一味药材,有益于身体心灵。而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得知音乐确实可以作为人们心灵的理疗师,净化人们的心灵,起到养生养神的作用。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魏晋名士会沉迷于古琴弹奏了,因为这袅袅琴音或许就是他们心灵上的一片净土和乐园。

魏晋时期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动乱不堪的年代,权贵门阀一手遮天,蒙混过关,人民百姓生活险恶,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思想活跃,文化极为开放的年代。魏晋名士意识到封建礼教对儒士的束缚,所以勇敢地打破限制,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解放,所以才会有诸多名士做出许许多多荒诞的事情。

而抚琴,显然也是他们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部分。同时抚琴聆听乐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净化心灵。

在政权更替之际,朝政大权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所以面对一些不依附的文人,他们大多数选择残害他们,而嵇康就是被残害的一个例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程度,文人阶层是被迫害的一方,如果不依托权势,他们大概率不能安稳度日。

深知社会情形的文人心中忧闷,又无人诉说,只能将一腔烦躁化作琴音,释放出来,这里的古琴就起到一个排忧解思的作用,同时琴音正好可以短暂地安抚文人的情绪。所以王璨才会在自己的诗中说道,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古琴为文人排忧,恐怕这些文人也会憋出内伤来。

古琴在另一方面竟然可以使人“延年益寿”,也就是所谓的养生。

要知道魏晋名士可是一群追求长生的狂热分子,在当时凭借着长生的由头,“五石散”还被卖得脱销呢。

所以一说抚琴可以延年益寿,一群魏晋名士自然会对其趋之若鹜。

时人称抚琴的过程中可以血气畅通,使身心得以滋养,达到一个修身养性的目的,嵇康也是强烈赞成这种说法,在自己的著作中还说道,如果想要养生,就跟我一起抚琴。

这种名人效应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这种风潮下,古琴就成了魏晋名士的第二生命。

2,抒发情感,进入另一世界

魏晋时期,思想主张大融合,人们思想活跃,不再顾及对儒士的束缚,乐于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但是在此之前,这都是不被允许的。礼教思想就是对人性情感的束缚,乘着时代动荡的东风,封建礼教的枷锁松动,哪怕是普通百姓也可以随意抒发情感。

浸润在这种社会当中的名士,更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黑暗,所以在自己作品中就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以此表示对社会的反抗。

这种情感流露更多的还是出现在名士们的琴声当中。

很多魏晋名士抚琴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其中,通过情感的抒发,他们仿佛飘飘然进入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战乱、动荡、险恶......

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嵇康,在名士当中嵇康的傲骨也是数一数二的,他的音乐学术著作《声无哀乐论》中就多次强调要重视音乐创作的情感体验,并提出了“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观点。

很显然在嵇康的认知当中,音乐表达最首位的就是情感,无论是何种主观情绪都应该被表达出来。

所以抚琴才会逐渐成为人们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中国人民抚琴或许只是为了聆听高雅的乐曲,因为我们的社会安详和平,但是追溯魏晋历史,我们明白了世道的艰难,社会的险恶,人心不古,明白了魏晋名士的各种荒诞举动,也明白了为何这群古人会热衷于做琴人,因为琴声起,世界便静了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