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十件文物:图5为女性专用,图8全世界仅存一件

2020-11-17

马踏飞燕,出自东汉,现收藏于甘肃博物馆。它身躯浑圆雄劲,头微微左扬,昂首嘶鸣,飞跃奔腾,疾如闪电。它三足腾空,右后蹄踏着一只飞燕。飞燕展翅回首,注目惊视。当年的工匠,把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虽然它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一足,却完全符合力学平衡的原理,达到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形妙而有壮汽”的完美境界。

乾隆珐琅彩龙凤纹合欢瓶,出自清代,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珐琅彩瓷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血统高贵,细如毫芒,与宋汝瓷、元青花并驾齐驱,被称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此瓶直口,束颈,扁圆体,中间自上至下呈直线内凹,下有外撇足,口底相若,型制为“合欢瓶”。瓶身白釉地上所绘图案为左龙右凤,世人把这种图称之为“龙凤呈祥”,是瓷器上常见的吉祥图案。此瓶以名贵的珐琅彩作画,绘制精细,因而更值得珍视。

翠玉白菜,出自清代,是台北博物馆中知名度最高的文物。它由翠玉所琢碾而成,在翠绿的菜叶上有两只昆虫,体型较大的、伸长著后脚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则是蝗虫。仔细看螽斯头上延伸出来的两根须须,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若从左侧仔细看,确可发现左边的一根须从头部处缺损了一公分左右,但长须后半段仍附在菜叶上。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白菜寓意清白纯洁,翠绿叶片上雕塑两只象征多产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孙。

乾隆珐琅彩描金缠枝花卉蒜头瓶,出自清代,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瓶口内敛,长颈,硕腹,圈足。通体以金彩凤尾锦地纹为地,以料彩加金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斑斓绚丽,寓意富贵绵延、福泽连延。底足绿釉上书蓝料双方栏“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金碧辉煌,精巧之致,华缛极矣。

金梳背,出自唐代,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文物与众不同,它是一件女性专用文物。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满头行小梳。说的就是这种唐代女子的插梳之风。在《武媚娘传奇》嫔妃的发髻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梳背,但出土的这件文物显然要比电视剧里的道具要精致考究得多。在仅仅8厘米长,2厘米宽的梳背上,用细细的金丝掐成花纹,又用细小的金珠点缀其间,极为细密精巧,是迄今已知保存最好、工艺最精的梳背之一。

云纹铜禁,出自春秋中期,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馆。它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云纹铜禁重90多公斤,呈长方形,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多层重叠,纵横交错,支梗又相互卷曲盘绕,而又互不连接,全由内层作支撑,工艺十分复杂而又精良,令人叹为观止。

建窑黑釉兔毫盏,出自宋代,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它高5.8cm,口径12.8cm,足径3.9cm,盏撇口,斜直壁,小圈足。胎呈铁黑色,里满釉。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泪痕。碗口釉呈酱色,口下渐为褐黑相间,近里心为纯黑色。釉中有丝状黑褐色兔毛般结晶,俗称"兔毫斑"。由于宋代建窑兔毫盏名气很大,所以众多文人对它多有赞美之辞,赞誉其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影响力的瓷器。

天青无纹水仙盆,出自北宋,现收藏于台北博物馆。高6.9cm,横23cm,纵16.4cm,口径 23 cm,足径 19.3×12.9cm,重670g,椭圆形盆,侈口,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世界上传世仅存的一件。

水晶杯,出自战国,现收藏于浙江省杭州博物馆。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器皿,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现代的玻璃杯。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

太阳神鸟金饰,出自商周,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它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其图案寓意深远、线条流畅、极富美感,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金饰图案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