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王羲之、王献之:为何父子名字中都有“之”字?居然和道教有关!

2020-11-12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将军,故又称“王右军”。他的书法“翩若游鸿,宛若游龙”,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名字都有一个“之”字?一般认为避讳在中国周代就有了,如《齐东野语》云:“至周始讳。”通常来说避讳是对君王或尊长表示尊敬的一种方法,为了避免使用帝王或尊长之名而以其他字眼或方式代替,名号不避讳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礼法社会是很难想象的。

《说文解字》云:“讳,忌也。”因而避讳是忌讳在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表现,不避讳,等于犯了大忌。《晋书》中《王羲之传附子王凝之传》还记载: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名字中都带有一个“之”字,例如王献之、王凝之、王微之等,不仅限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如祖冲之和其祖父祖台之也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之”:天师道信仰的标志符号

也许我们会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精神上最自由、个性上极解放的时代,特别是经过崇奉“清谈”的魏晋玄学,出现“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阮籍、嵇康等名士后更是如此,故王氏父子不避讳是此自由风气的表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代史学家陈寅恪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作了解释。

陈先生在考察寇谦之家族的时候发现,“之”字在史料中的记载,有时候出现,有时候又不用。以前的史学家一般认为,少了“之”字,是记载的脱漏现象所致。但陈先生认为,“之”字并非脱漏。六朝天师道信徒以“之”字为名者甚多,“之”在名中代表其宗教信仰,与佛教的“昙”、“法”相类。

东汉六朝人取名都沿袭春秋公羊传中“讥二名,非礼也”的用法,严令大家起名都要起单名,影响甚至延及匈奴,王莽复古更是如此。所以在王莽之后的那段时间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名,如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孙权等。六朝上族最重家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不避“之”讳,而不以为嫌疑,表明此“之”字,是王氏家族信仰天师道的符号。

琅琊:两晋天师道的传播中心

其实南北朝很多家族都有天师道的信仰,他们的家族都是因为张鲁五斗米道被曹操打败之后,被迁到中原地带的。东汉末年的张鲁在汉中地区传播的五斗米道,即之后的天师道,发展出数十万众教徒。

三国时期道教势力很大,信徒众多。曹操就把张鲁和他的子孙统统带到了许昌,包括张鲁手下这些大将,这些家族统统分化到全国各地,如寇谦之家族被迁到河南,王羲之家族被迁到山东,祖冲之家族被迁到南阳,他们的祖先都是从汉中被曹操迁到全国各地的。

而到了西晋时期,道教已经深入了上层阶级,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笃信天师道,究其原因,陈寅恪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指出这是王氏家族的“家世遗传”。陶弘景在《真诰·阐幽微》中云:“王逸少有事系禁中,已五年,云事已散。”也能体现王羲之对天师道教虔诚的态度。而西晋琅琊处在东部滨海一带,在两晋时期已经成为天师道的一个传播中心。因此,琅琊王氏家族必定深受天师道教的影响。

书法:超然自逸的人生点画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臻于化境”的高度。从魏晋琅琊王氏家族崇奉天师道的“家世遗传”和王羲之书法强调书、道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王羲之自然秀美、不露雕饰的书法风格,与其信奉天师道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非常注重符箓的书写,因为道教的神符本身既是一种内习相传的法术,也是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许慎《说文》中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

对天师道教笃信的王羲之必定深谙此道,他在《白云先生书诀》中提到:“天台绿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可见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结合起来,使其书法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当时人们争相画符、写经,借此表达对道教的虔诚,世传王羲之就曾写过多部《黄庭经》等道教经文。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取得的极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道教素养。不仅如此,唐代的虞世南、李邕、张旭和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法艺术,也都从道教那里得到启发。他们将老庄哲学中领悟出的自然无为的精神,完美地融入了书法艺术之中,在点画之间自由地挥洒出超然物外的人生。

与此同时,我们也敬佩陈寅恪先生在习以为常的众多文献中,见人之所未能见,发人之所未能发,是百世所罕见的史学大家。

点一下「在看」分享给更多道友,福生无量天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