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遭质疑,这首千古名诗错在哪儿

2020-10-30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就是许多外国人都会背诵这首诗。

可是网络上却有许多对这首诗歌的质疑声,引起一些争论。

网友对这首诗的质疑主要有两点:一是“床前明月光”所指的床,是否我们现在理解的卧室里的床,在床上能否举头望到明月。二是“疑是地上霜”的霜,室内的地上能否有霜,这“疑似地上霜“合不合常理。

我来谈我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其实,最早对李白这首诗歌提出质疑的,并非是现在的网友,也并非是今天才有争议。据说早在五十年代,首先对这首诗歌提出质疑的,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文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对这首妇孺皆知的古代诗歌提出的质疑有两点:一,诗歌里所说的床,是不是室内卧床。郭沫若推测说:如果是室内的卧床,那么屋内是不会有霜的,就不会产生“疑似地上霜”错觉。再说了,如果睡在床上,是不好举起头来看明月的,如果再低头去看地下,也不好看到。据说郭沫若先生为了证明床上是不好举头低头的,还专门让自己的女儿躺在床上做实验,自己在一旁观察。据说女儿确实无法完成举头和低头这个动作。

二、床是不是窗的通假字。有人提出床是窗的通假字,李白写得是站在窗前望明月。那么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因为站在窗户前可以抬头看到窗外的明月,低头也可以看到室外地上的霜。但是郭沫若先生说唐代的窗户是一般都是固定的窗格,不能打开,并且是用纸糊上的,不是现代的玻璃窗,可以推开,能望到明月,也可以看到室外的霜。

这样说来,似乎“室内、床”,就讲不通了。

那就只能是睡在室外了。而室外哪儿来的床呢?

还有一种解释,床是指井边的围栏,或者是指胡床。

现在看网友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躺在卧室的床上,是很难举头望到明月的,二是室内也不可能霜,作者疑似地上霜好像也没有道理。郭沫若先生的质疑与网友的质疑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要理解一篇文学作品的原意,就一定要参考作者写作的背景。这里背景包括写作时间和地点。

我们来看看李白这首《静夜思》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26岁那年秋,在旅居扬州时写的一首思乡诗,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大约在旧历九月十五日前后。此诗有数种版本,原唐朝版本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由于后人对李白这首通晓明白,情思真切的思乡诗的喜爱,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修改使其更为精致与合情合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版本,也是流传最为广的一种版本。

其实,我们对诗中描写的“床”一直存在误解。我也认为,诗中所描述的床,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床。对于这个“床”字后人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为“井台”,一种是“井栏”。辞海里就有明确的注释:床为“井上围栏”。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水井为木结构水井栏,有数米高,围住井口,防止人跌落。这方框形状有点像床,所以古代人又把井栏称作“银床”。还一种解释,说是床即“马扎”,也就是“ 胡床”。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就认为床应为“胡床”,胡床就是一种类似于马扎的东西,但不是木排面,中间是软布或者可以折叠起来的绳带等软物,可以坐或者卧。

我认为比较合乎情理符合当时情景的解释,应该是井栏或者胡床。

确定了是在室外,那么“疑似地上霜”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旧历九月十五日前后,已经是深秋结霜的季节,如果是躺在井边井台围栏之上,举头望明月,低对思故乡,有“疑似地上霜”的感觉是完全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李白不仅是诗仙,还有酒仙的称号。李白的豪饮是出名的。人人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他有很多非常豪放的诗歌,充满激情与浪漫主义的诗歌,都是在酒后写就的。公元276年的深秋,旅行在外的李白,在旅途的寂寞中免不了饮酒。酒醉珠,一个人醉卧在他乡的井台上,或者是院子的井栏旁边,也许是躺在胡床(马扎)上,醉意朦胧时,看到秋月如银,洒在地上,一时间恍若秋霜银露。抬头看到天上那轮圆月,不免思念起远方的家乡、亲人,一时泪湿衣襟,游子情思油然而生,于是就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当年李白到底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的,至今已经无从考证。庆幸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让我们常常泪湿衣襟,情动他乡的诗歌,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于到底是床还是窗,是室内还是室外,已经不重要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