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唐朝“绿帽子”诗人,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入选《唐诗三百首》

2020-10-27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

唐朝有很多诗红人不红的诗人,例如曹松,可能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个诗人,但他留下的千古名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谓是家喻户晓。

刘方平也是如此,他在人才济济的唐朝诗坛上并不显眼,但他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最后两句惊艳千年。

这首诗名为《春怨》,全文如下: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诗歌的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前几年有部电视剧,讲述了康熙和浣衣女琳琅、纳兰容若的“三角恋”,便是以这句诗命名。

而除了这首诗,刘方平还留下另一首名篇《月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同样入选《唐诗三百首》。

从这两首来看,刘方平在七绝上的造诣不低,可惜的是他留存下来的诗篇并不多。

而且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也非常少,只知他大约是天宝年间的诗人,终生未仕,与严武、皇甫冉、李颀等人有诗歌唱和。

但是野史中却有不少关于他的黑料。

传闻刘方平是个名盛一时的美男子,他的妻子许氏出身书香门第,才貌双全,两人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日子。

可是后来因为刘方平频繁外出,四处游玩,他的妻子竟和寺庙中的僧人牵扯不清。

而对于许氏给他戴绿帽子的行为,刘方平不是不知道,然而不知为何,他不管不问。

这便助长了许氏的气焰,后来许氏在私会情人时,不慎跌倒在雪地里,一病而亡。

许氏去世后,刘方平是否续娶,就不得而知了。

再来看看这首诗,这是一首关于宫怨的诗。

诗人通过重叠渲染等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失宠宫女的悲惨生活,道尽了她心中难以排遣的怨情,千年来打动无数人。

第一句“纱窗日落渐黄昏”,点明了时间,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重重的纱窗外,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诗人为何要强调“日落黄昏”呢?

一般而言,关于夕阳和日落的诗词,都比较伤感,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所以诗人以“日落”开头,这便奠定了全文悲凉的感情基调。

而且窗外暮霭沉沉,那么是否说明屋内更昏暗呢?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写的是屋内的情景。

华丽的宫室里,一个女子独自坐着,脸上挂满了泪痕。

窗外是日落,而屋内的视线自然也越发昏暗,原本这样的环境已是很悲凉了,而女子孤身一人,默默流泪,何等凄惨。

这里的“无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暗指无人陪伴;二是指即使她将眼泪哭干了,也无人怜惜。

这短短7字,便将女子的愁苦怨恨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伤感。

接着的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最令人称道的一句。

屋内的景象已是凄凉到了极点,而屋外呢?庭院幽深又寂寥,原来是又到了落花的晚春时节。

古人总爱伤春悲秋,而伤的“春”自然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就像杜甫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苏轼的“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林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金屋里的女子本就伤感到了极致,又逢这落花时节,无形中便加深了她内心的孤寂和痛苦。

最后一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是对上一句的补充。

因为“春欲晚”,所以才会有这满地的梨花,而和梨花相对应的是那紧闭的院门,这一句唯美到了极致,也悲伤到了极致。

落花满地和第二句屋内女子垂泪遥相呼应,画面更显凄惨。

后来唐伯虎的“雨打梨花深闭门”,想必也是脱胎于这首诗吧。

全诗环环相扣,由内及外,由近及远,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环境,将女主人公无人陪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了极致。

后来这首诗还入选《唐诗三百首》,尤其是“寂寞空庭春欲晚”一句,惊艳了世人千年。

不知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宫怨的诗词?欢迎一起来分享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