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秦观屡遭贬谪,他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这一切,从他的词作一探究竟

Image 2020-09-29

1094年秦观被贬谪到处州后,他在仕途上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没过多久他接到了这样的消息:削夺一切职务,贬谪郴州。与其说是贬谪,还不如说流放更准确一些。因为随着哲宗皇帝亲政以及对新党的支持旧党官员大多遭遇了仕途上的波折,被贬郴州对秦观打击是很大的。

1096年秦观凄凄惶惶地动身去了千里之外的郴州,在去郴州的途中,词人的心情是非常低落的。

从处州到郴州的路上,秦观用词作表露心迹

词人白天行路,晚上住宿驿站,他将一路的所闻、所感、所见写进词作中。与其说是秦观贬谪的羁旅情怀,还不如说是他的人生苦旅,词作《如梦令》就是秦观在去郴州的途中夜宿驿站时写下的一首词: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词开篇两句点明时间,长夜漫漫,因为是深秋时节,夜里的气温寒凉。词句"沉沉如水"的比喻是非常精妙的,既写出了夜长如水,也写出了夜凉如水的特点。

“驿亭”是古代供传递朝廷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以及马匹休息的地方,一般都远离城市,就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风紧驿亭深闭"一句让人联想到荒郊野外的景况,“驿亭”到了晚上自然是门户关闭,但是依然挡不住深夜袭来的阵阵带着寒意的秋风。

寒凉的夜晚,寒凉的秋风,紧闭的门窗,更增添了一股寒寂的感觉。远离故土,置身驿亭,在这样的环境里词人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词人抵挡不住行程的劳顿,带着疲惫和困意进入了梦乡,在深沉的寒夜里做一个好梦,好缓解疲惫的身躯。可是词人的美梦被打断了,他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半夜出来觅食的老鼠发出了声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并未进入深度睡眠。

而词人梦醒之后所看到的是昏暗如豆的油灯,以及半夜出来偷食的老鼠,“窥”字精准传神地写出了老鼠的神态,因为老鼠惦记着油盏里的剩油。

词人惊醒后看到的这一景象,更是说明了驿亭条件的简陋以及氛围的凄清。而词人恰恰捕捉到了这一极富特征性的细节,也创造了独特的词境。

油灯发出的微弱的灯光更是反衬出整个环境的深沉如水,寒凉夜晚仅有的一点温暖灯光是如此的微弱。光影明暗的强烈对比和色调冷暖的鲜明对比,在无形中将词人羁旅的孤楚刻画地更加凄凉了。

“梦破鼠窥灯”与下一句"霜送晓寒侵被"之间有着时间的渐进过程,是从深夜到黎明破晓时分的时间渐进过程,鼠声惊梦显然使词人无法再安心入睡,他失眠了。词人辗转反侧直至黎明,因为霜降而导致屋内的气温更低,所以词人感觉到阵阵寒意。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词意图

“无寐,无寐”是词作要求的格式重复,重复的效果就是语调的感叹,更能体会出词人夜不能寐、思绪难平的境况。“门外马嘶人起”是驿亭外人声嘈杂、马声嘶叫的听觉描写,古代驿站常备马匹,供往来官员骑乘。人声嘈杂,马声嘶叫的情景,正是驿站黎明拂晓的光景。

人马嘈杂的声音打破了沉沉的夜幕,预示着新一天的到来。这一句从词人的听觉出发,侧面写出了一天的长路关山、长途跋涉,一天的艰辛生活又要开始了,词人又要踏上去郴州的行程了。这一句写尽了词人孤楚的贬谪生活,而词风也流露着凄婉哀怨的腔调。

全词通篇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集中用笔墨描写长夜漫漫,秋风送寒,鼠声惊梦,人马嘈杂的种种驿亭景象。通过词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将贬谪路上夜宿驿亭的境况抒写了出来。

词作不加任何修饰的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词人夜宿驿亭的场景,读来令人如历其境。这首词全部借助环境的描写来表现词人的心路历程,也能看出来这次贬谪之行的艰辛。

处州到郴州之间山水迢迢,行程千里,路途上留下了词人一串串的足迹,也留下了一首首凄婉哀怨词作。随着词人足迹离郴州愈近,他的心情也愈加感伤,他的词作也愈来愈凄厉,愈来愈哀伤。

当词人渡船进入湖南岳阳洞庭湖,夜晚泊舟湖中君山的时候,他写下了《临江仙》这首词: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开篇两句写词人的行程,千里潇湘之上,浦口的水色呈现出蓝色。词人还引用了屈原的故事,“兰桡”代指木兰舟,是屈原当年乘坐的舟船名字,而词人到达的地方正是当年屈原曾经到过的地方,所以词人才会写出这样的词句。词人借用屈原的故事,也让这篇作品从一开始就注入了悲凉的色彩。

“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这三句写词人泊舟湘江的夜景,显而易见,这又是对环境和景物的描写:夜已深沉,明月悬挂在天空,风也停息了,气温下降,清莹的露水开始凝结。词人眼前的湘江江面水波不兴,澄碧的水面荡漾着一股股逼人的寒气,满天的星光也静静的洒在江面。

环境的寂寥幽冷更显示出词人贬谪途中的孤冷心境,风定露清,水波平静,夜晚是如此的幽静。他的心绪也会像这夜晚一样平静吗?显然不是。

洞庭湖风光

词作自然过渡,下阕是词人情感的倾泻。“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是词作中的镜头特写,词人独倚樯杆,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情思。他想到了远方的家人、师友,亦或是自己坎坷的仕途吧。此情此景,无一不透露着词人凄凉寂寞的心声。

词人陷入了沉思,隐隐约约间,又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清幽的鼓瑟声。这可能是词人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错觉,也可能是词人确实听到了鼓瑟的声音,但是词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已经将这种声音虚幻化了。

无论哪一种情形,湘江之上的瑟声都曲折地透露出词人凄凉寂寞的心声,因此给词作蒙上了悲剧的色彩。

“新声含尽古今情”,这是词人对江上瑟声的感受,这感受就是无穷的哀愁与幽怨。词作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收尾,曲调是凄婉哀怨的,也表达出词人更深的寂寞和惆怅。

贬谪郴州对秦观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要经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他将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和痛苦的情感体验诉诸于笔端,他将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填进词中。秦观是用整个心灵来填词,因而他的词作具有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

清末著名词学家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评价道:“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这是对秦观词准确地评价,这一评论用在秦观贬谪郴州之后的词作上的话,就更贴切了。

秦观《淮海集》书影

秦观在郴州用词作表达心路历程

1096年冬季,词人进入贬谪之地郴州郴阳,词人几乎哭泣着写道"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这两句饱含词人辛酸苦楚的词句就在《阮郎归》中: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词人心中的悲伤哀痛无法抑制,他用极尽悲伤的腔调唱出了身世的沧桑变化。这两句包含着词人无比的辛酸苦楚,也包含着词人无尽的新愁旧恨。

这是他长时期得不到释放的压抑情绪的总爆发,也是词人从处州到郴州一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的总结,这两句悲伤凄厉的词句道尽了一颗饱经沧桑的苦楚悲伤的心。

湘江风光

词人在郴阳贬所挨过了孤独苦楚的一年后,时间又临近除夕,词人身边举目无亲,心情无比哀伤。他对回归京城、回归故里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在1097年除夕夜这样的情景下,词人写成了又一首《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秦观《阮郎归》·词意图

上阕开篇两句点名时间地点,如电影中的长镜头一样,叙写寥廓的湖南南部的天空,除夕夜晚在风雨交加之下愈加寒冷,镜头聚焦在词人居住的地方。这样的描写更显示了词人凄凉孤寂的境遇,因为除夕是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词人在贬所孤身一人,举目无亲,个中滋味可想而知,一、二句的表达又显得凝练含蓄。

画作“千里潇湘挼蓝浦”

三、四句写词人真实的处境,就像镜头的特写。此时此刻词人却独居在与世隔绝的"深沉庭院"之中,耳中听到的只是风雨交加的声音,以及从城楼(丽谯)上传来的凄楚的画角声(《小单于》)。

此情此景,越发令词人感到寂寞,词人的居所没有任何的除夕夜的氛围,没有任何的欢乐气氛,他觉得除夕夜过得很漫长。词作上阕犹如大提琴拉奏一曲低沉哀伤的曲子,其实词人的心情也是低沉哀伤的。

下阕开头三句“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是词人的发出的感叹。从词人贬谪之日算起,距今已有四个年头了,词人渴望回到京城汴梁,也渴望回到家乡,可是这样的渴望越来越渺茫。如今孤身一人,贬谪在遥远的郴阳,在除夕夜,只能听着画角声,词人心情沉重显然无法安然入睡。

清刻本·秦观《淮海集》书影

“乡梦断,旅魂孤”包含着词人复杂的情感,也包含着他最简单的最真挚的思乡情结。试问,哪个羁旅之人没有浓烈的思乡情结呢?

词人回归的希望一次次燃起,却又被现实一次次的浇灭。一个又一个除夕夜到来,而词人依旧贬谪在外。这样痛苦的情感体验,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样孤楚难熬的岁月,种种情怀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词人凄厉哀伤的词风。

词作在“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这样幽怨的曲调中结束,词人写到:在衡阳的时候,还可以和家人互通家书,而贬谪在离衡阳以南几百里的郴阳之后,一封家书都难以收到。贬谪的岁月经年累月,思乡情怀越加浓烈,家人音讯全无,词人哀苦的心情由此可见一斑。

秦观手迹《教审帖》

透过秦观词作伤心的外表,更透露出词人伤心绝望和悲伤的内心世界,而《阮郎归》更是将这种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

词人在到达郴州后,举目无亲,独自忍受着艰苦的生活,这种凄惨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在郴州他一连写下了几首《如梦令》。词人将仕途上的挫折,羁旅之愁,断肠人在天涯的种种境遇,以孤楚哀怨的腔调倾诉在词作中。

如这首写于次年的《如梦令》,其中的“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那是词人声泪俱下的倾诉,凄厉哀伤的词风尽显其中: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词意图

再比如这首《如梦令》,其中的“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那是词人悲不自胜的诉说,凄婉哀怨的词风尽显其中: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贬谪郴阳的秦观,消息闭塞,音讯久疏。他不知道几千里之外的京城正在发生着什么。此时的京城新旧党争异常激烈,新党对旧党的排斥力度更大了,秦观又一次进入了贬谪流放人员的名单。

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补遗·卷十四》中记载:“二月,郴州编管秦观,移横州编管。”

秦观没有收到调回的消息,却收到了贬谪横州(今广西横县)的消息,这对秦观的打击是沉重的。可想而知词人此时的境况,他的内心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1097年暮春时节,词人的足迹即将踏上横州之际,他写下了《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在这首词中,秦观用写实、写虚、象征等多种手法开拓了词的意境,展现了秦观高超的艺术才能。这是词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词人凄迷幽怨的感情的宣泄。

开篇三句写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隐没,这是一个意象中的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环境。这种写虚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屡遭贬谪的失意和惆怅,也表达了词人对前途未卜的迷茫之感。词人因情造景,景为情而铺设,手法不可谓不高超。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词意图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又是现实的写照,是词人羁旅生涯中悲凉生活的写照:有寂寞,有孤单,有失望,有幽怨,如此种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词人所居的贬所“孤馆”又紧紧地封闭于料峭的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凄苦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此时此刻,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惨淡的斜阳正缓缓落下。羁旅流放的词人,寂寞地居住在贬所,他感受到的是料峭的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的悲鸣,所见的是日暮斜阳,词人情何以堪!

这景象又增添了词人的无穷无尽的愁烦心绪,上阕的词风在这一帧帧画面的渲染之下已经是凄厉到极点了。

下阕以叙事写实开头,秦观贬谪到遥远的郴阳,北归无望,亲友们相继送来书信和一些生活用品。但是这并不能给词人带来丝毫的心理慰藉,反而增加了词人离愁别恨。

“砌成此恨无重数”这一句是说,一封封问候的书信,一束束梅花,在词人心中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数重"的地步。这种写法,不仅把词人抽象、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使人能感知到词人心中积聚的怨恨和压抑。词人心中的怨恨和压抑如砖石垒砌的城墙那样,坚实而沉重的压在心里无法消解。

词作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反问结束,词人笔下的郴江江水,已经注入了他对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这是象征性的写法。词人不禁反躬自问:离开郴山一去不复返的郴江江水“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词人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反问,何尝不是词人的人生绝唱呢?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感慨地说道:“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是啊,一代词人秦观悲惨的境遇多少使人有些泪目,秦观愈走愈悲剧的人生注定了他的词风愈来愈凄厉哀婉。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三绝碑

词人在横州、雷州期间,将悲凉的晚年叙写进词作中

此时的词人年逾50岁,他没有得到一位士子应有的地位和尊荣,而是被流放到更遥远的横州,1099年又流放到岭南的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市)。

此时的词人已经风烛残年,他所遭受到的党争的倾轧打击,贬谪、流放的悲惨命运,远离亲人朋友的痛苦,独居幽闭贬所的孤独,这一切都要他一人独自承受。

词人悲叹前途的渺茫,他感到压抑、苦闷,为了摆脱精神层面的压抑和苦闷,他不断地去追寻得以摆脱压抑、苦闷的方法,以进行自我调节。“桃源”成为了词人获得精神慰藉和平衡的精神家园,“桃源”是一种陶渊明式的生活方式,是世外的乐土和躲避世俗烦恼的隐居之地。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词人的作品中,如这首《鼓笛慢》: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再如这首《点唇绛》: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词作中都流露出词人对“桃源”的向往,其实就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词人遭受的磨难和精神的压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以排遣,这是词人为摆脱精神层面的压抑和苦闷做出的选择。

这是词人无奈的选择,反观秦观此时词作,他将内心积郁感伤情怀痛痛快快地表达了出来,而词风更加凄婉了,此时的词风更是词人人生轨迹的映射。

多年贬谪的艰苦生活严重影响了词人的情志和健康,他在横州的词作流露出愈来愈浓烈复杂的感伤之情了,词风也变得愈加悲楚凄厉了,如这首1099年写于雷州词作的《添春色》: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癭瓢共舀。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秦观《添春色》·词意图

此时的词人经过颠沛流离的贬谪,他饱尝生活的辛酸苦楚。在雷州,当春回大地时,词人依旧欣慰地看着雨后盛开的海棠花和满园的春色,只不过此时的词人对这一切只能是苦笑了。词人不仅遭受着精神层面的压抑和痛苦,他还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

“桃源”、醉乡成为了词人暂时忘却痛苦的寄托;“桃源”、醉乡也是词人逃避在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的寄托;“桃源”、醉乡也是词人身体和精神得以超脱世俗苦恼的寄托,词人晚年的命运是何等的悲凉。

雷州风光

1100年,徽宗即位,时局变动,贬谪的大臣多被召回。词人在雷州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他被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词人终于结束了长达七年的贬谪流放生涯,词人在放还途中,在广西藤州溘然长逝,享年53岁的词人走完了他的一生。

徽宗立,复宣德郎,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

秦观书影题跋像

总结

秦观半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流放,正因为秦观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他才对生活的辛酸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才会用整个心灵去填写一首首词作。所以他的词作中才会流露出凄婉哀怨甚至凄厉悲伤的腔调。也因为这样,秦观的词具有了高度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秦观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绝妙好词,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词作去感受一个情思细腻、有着凄楚人生的秦观,也可以通过秦观的词去领略宋词的魅力和那个时代的词作风貌。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