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羊文化发展之路,探究羊乳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羊乳文化始终未给出明确的描述与表达,大众认同感与熟悉度不强,牛乳文化日益壮大等问题无疑都在严重地阻碍中国羊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今天,我们就从古代的羊文化入手,揭示出羊乳文化的起源,并以时间线为脉络,从古代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探讨羊乳文化如何一步步丰富其自身的内涵,纵观其发展之路,进一步探究中国羊乳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羊乳文化的发轫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小农经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汉书·郦食其传》中有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三时三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饮食文化在当时社会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羊是人类很久之前就驯养的动物,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由此可以得知羊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意识文化形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追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虽然中华民族宣扬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其实有关龙的传说都是后来才流传起来的。在龙的传说出现之前,追根溯源,中华文明与羊始终有着剪不断的紧密联系。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等人专注与重视羊的文化,甚至将羊做为居住部落的图腾,并逐渐发展演变成后来的图腾文化。
深受“羊图腾”的影响,“羊文化”作为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逐渐被传承下来。首先,羊文化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在于社会道德方面。先民们把羊看成是仁义知礼的化身。《诗经·召南·羔羊》云:“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以羊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与尺度,把人的品性修养与其紧密联系起来。“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羊群而不党,跪乳有敬”。《春秋繁露》《郑氏婚礼谒文赞》都有此类言论,可见,羊的高贵与神圣形象一早就播下了种子。
羊因为具有饮乳跪母的特征,自古便被赋予孝顺、明礼的高贵品质,并将其作为知恩图报,品德高尚的典范。其次,羊文化对古代社会的影响还体现在当时的文字中。汉字在未被简化前,很多文字都是与“羊”有关的。例如“祥”“善”“美”等,古时它们与羊都是相通的,并且这类汉字大多象征着美好、温柔、祥和、和平与稳定。很多与“羊文化”相关的语言与文字,都值得中华子孙后代细细研读、用心品味,从而在意蕴绵长的语言中受益匪浅。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羊文化”还影响着古代的司法制度,“一角之羊”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类羊,它又不只是羊,也被称为“獬豸”,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汉王充《论衡·是应》:“觟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作为一种通人性的神兽,它能够巧妙的洞察人心,分析人性,是一种有智慧与高明的动物,在人情世故上,知道是非对错,能准确、敏锐的分辨、体察人心。同时它正义凛然,惩恶扬善,尤其是看到品行不端的官员,就会用它的触角先把他撞到,然后迅速吃掉他们。因此古人把它看作是道德的标准,是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官员典范,官员审案时必须佩戴的羊角帽就是根据它的形象设计的,用来承诺与宣誓自己秉公执法,大公无私。
综上,历史悠久的羊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无论是古代的司法制度,还是古人的审美观念等等都与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推动着中华文明进步与繁荣,羊乳文化也随着羊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