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沈济文:“合璧书”书法的创作过程和意义

2020-09-18

“合璧书”书法的创造过程

汉字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方块字,是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授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诸多方面内容的无声语言,而书法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之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中国的书法在几千年中国文化沉淀过程中不断升华的产物,是中国在书法艺术上的伟大创举。几千年来,人们为了表达思想、观念,追求幸福、美满、长寿的意愿,又在书法创作中,借鉴了汉字中代表吉祥意思的福、禄、寿、喜、财等文字,进行书法创作,并将这些吉祥文字与百、千、万字进行结合,创作了许多中国特有的百字图、千字图、万字图。而在这些汉字中,尤以寿字书法创作的最多、变化最大。据统计,古人从创造汉字开始,就创造了寿字不同写法,尤其是篆书寿字书法,到了清代就已经达到一万五千多个。由于寿字代表人们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意,所有当今许多书法爱好者都对寿字情有独钟,喜欢研究撰写,并在前人撰写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创造,仅我在网上十几年的收寻,已经收藏了出几万幅不同写法的百寿图、千寿图和万寿图。可见中国汉字中的寿字,在书法创作上可以产生许许多多奥妙无穷书法作品。但是在这些书法创作中,尤其在创作“万寿图”书法时,为了防止有重复的寿字出现,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对比筛查,这样做费时费力。尤其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他们收藏寿字的不同写法,要到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文化古迹,各种商品上进行收寻,并把收集来的各种不同书写的篆书寿字进行收辨别和整理。这项各种快的可能需要几年,慢的则需要几十年时间,尽管这样也不一定能够将古代艺术家创作的篆书寿字收集齐全。另外在创作“万寿图”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寿字进行比对,防止在书写时有写重复的情况。有的人为了写好一幅万寿图,需要耗费几年和毕生的精力,可见创作篆书“万寿图”书法是多么的艰难。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取了网上搜索,二十几年来在收集、整理篆书寿字和创作寿字百寿图、千寿图和万寿图中利用了网络,收集了几千幅作品。这些作品扩大了我的视野和创作思路,给了我创作“合璧书”书法的源泉和启迪。尤其在我整理这些作品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古人和现代人无论创作什么样的寿字书法作品,都是在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上进行创作,如果我将这些创作出来的寿字的偏旁部首按照上、中、下三部分进行分离整理,就可以用整理出许许多多撰写寿字书法的元素,按照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元素相互组合,可以创作出千千万万不同的寿字,这样在创作书法百寿图、千寿图、万寿图作品中非常方便省力。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即可以节省大量比对时间,有可以防止在书写创作中有重复寿字,可以轻松地,短时间内撰写许多幅完全不同百寿图、千寿图和“万寿图”作品了。前者写一幅作品不仅费的时间长,而且不可能再创作出更多的不同写法的百寿图、千寿图和“万寿图”来,而用我的方法创作,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许多不同的百寿图、千寿图和万寿图。

当然,我在创作中,为了创作出与前人不同的作品,我就想到能不能把书法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书画合璧的书法作品。经过多年的研究,就是想如何写出与古人完全不同的字与画巧妙结合的“合璧书”书法作品。于是我就寻找新的创作方式。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市外电子广告的字是用许多密密麻麻的小灯泡圆点组成的,黑红分明。如果把这些小圆点变成方块字与绘画镶嵌在一起的话,就可以写成变化无穷“合璧书”百字图、千字图、万字作品书法了。但是在创作这种作品时,如果按照传统写法是无法创作出理想的作品的。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就想到喷涂广告是用事先制作好的版进行的,又快又好。那么我也可以做出写字版,只要将绘制好的版画作品描绘在印刷厂里找到的费旧胶片上,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作品,把需要写字的地方空白出来,用刀刻出相反的书写版,按照事先留出来的空格进行书写就可以了。在书写材料上我也是采取了与古人不同的做法,将白纸改成蓝色、红色和黑色等不同颜色的纸张进行书写,在颜料上,我除了在阳刻书写版上继续用传统的墨汁外,在阴刻写法上采用了现代生产的化学丙烯颜料金粉进行书写。因为这种颜料不仅可以在任何材质上进行书写。因为丙烯颜料最大的特点是附着力极强,可以在任何材质上进行书写,而且干了后轻易不会擦掉。传统书写是靠墨汁和白宣纸进行书写。而我除了继承传统方法,还增加了许多新方法、新材料进行书写,这是我创作“合璧书”与传统书法创作最大的区别。如果没有现在的材料和高科技手段广告的启迪,没有现代的胶片和丙烯颜料,我也创作不出合璧书书法的,古人绝不会创作出这种作品的,这就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目前我根据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将“合璧书”书法按照需要不同,已经创作出了三大系列合璧书书法作品,按照阴阳篆刻的方法我已经制作了六百多块书写版,用这些事先做好的书写版,可以写出万种完全不同的、世界唯一的书法作品,如果要申请世界之最的话,我可以申请几十个世界之最。可以说,我的这种书法作品是前人所没有,也不可能创作出的创意作品。应该说我为中国书法创意方面找到了一条创作新路,在几千年中国书法创作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合璧书”书法的独特性

“合璧书”书法作品与世界上古今中外所有的书法作品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完全不同。这种创作完全脱离了古人、现代人与当代人创作书法创作的习惯。与传统书法创作比较,其独特性有以下几点:

“合璧书”书法创作上所用材料不同与传统书法创作不同

传统书法用的是白宣纸和墨汁,而我在创作书法时所用的材料,除了采用白宣纸外,主要是用黄、红、蓝三种宣纸,颜料主要用丙烯金粉,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材料用法,撰写过程,具有质上的突破性。

书写方法不同

传统写法是用白纸与墨汁做材料,直接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书写,而“合璧书”书法是在已经做好的书写版上进行书写。“合璧书”书法在书写材料上除了用白色宣纸外,重点是用过去极少用的红、蓝、黄色宣纸与丙烯金色颜料进行书写。如果没有现代的高科技生产的丙烯颜料和印刷厂使用的胶片来制作书写板,我也不可能创作出“合璧书”作品。

书写方面的优越性

“合璧书”书法作品与传统书法作品,在创作大型作品时有很多优越性。如果写简单书法作品,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可能传统方法快一些。但是要创作大型作品,“合璧书”作品,用传统写法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合璧书”书法中即有字又有绘画,如果没有事先做好的书写版,就是有再好的绘画技能和书写功底,也不可能在宣纸上绘画和书写“合璧书”作品。因为宣纸太薄,你不可能在这种纸上进行直接绘画和创作。更无法将书法与绘画巧妙地镶嵌在一起进行书写。而用我的办法就可以创作出别人无法完成的“合璧书”书法作品。

学习、创作过程不同

传统书法在学习上费时费力。因为传统书法创作是按照古人名家作品进行多年的临摹,在掌握了大量古典诗词、名言警句的基础上,有了丰富的文化功底后,通过扎实的书法临摹基础,才能创作写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来。如果没有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磨练和真功夫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而我创意的“合璧书”书法,在学习上比较简单易学些。只要按照我的方法进行学习,只要几个月或者一年功夫就可以写出漂亮的书法作品。因此,“合璧书”书法创作是在事先做好的写字板上进行创作,有版作基础,你只管在空格中进行书写就可以了,不用担心作品写好后的效果。所以在普及方面,在传授技艺方面比较简单易学。采用我的方法进行创作,只要有一定书法基础,用心去学,成功机率是比较高的,学习时间比较短,掌握要领比较容易。

“合璧书”书法与传统书法区别

合璧书书法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有平面作品,而且还可以书写立体感的作品。用传统书写书法作品,只能是写出平面图作品,而“合璧书”书法在创作上可以写出立体感效果明显的作品。例如我在创作花瓶作品时,采用古人书写完全不同的书法作品进行书写,为了要表现出花瓶的立体感来,必须在创作时,采用我创意的字体变形的办法,将字体按照不同的位置进行变形书写,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立体感非常强。而传统写法,创作花瓶作品没有立体感,也只能是平面的作品,看上去非常别扭,无法表现立体感的效果。

中国书法是用方块字进行创作的,是世界上独有的书法艺术,用方块字可以创作出变化无穷的书法作品。目前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而“合璧书”是在继承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开创的书法创意新路。

应该说,书法创作,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感情是意境的灵魂,只有高尚的意境,才能够书写出外形秀美、内容丰富、意境超逸的作品。书法是艺术,更是书法创作人修身养性的体现。我只所以用多年时间进行探索,创意“合璧书”书法,就是想在书法创作中,弘扬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大力弘扬中国书法的正能量,宣传红色书法。用书法教育广大的青少年,不但要继承中国的书法,还要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要继承传统,不能忘了中国书法的本质东西,而且要不断创新,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还要世界所有的人,看到中国的书法之后,从心里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学习、研究中国的书法艺术,就要不断创新,这样中国的书法艺术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把中国的书法艺术传承下去,而不是像有些人将书法变成丑书那样玷污中国的书法艺术。学习中国的书法,首先要有颗对中国书法艺术崇敬的心,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书法作品。才能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合璧书”创意书法,应该说即是传统的,是在中国书法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创意的特殊书法作品。因此,“合璧书”书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日常生活中,他的实用性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和更广泛的创新空间,有广阔的普及性。我相信,“合璧书”书法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存在价值,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和继承,不要在我的手里丢失掉。这就是我多年来努力创意“合璧书”书法的用意和需要在这里特别加以说明的目的。

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不要让“合璧书”在我的手里失传,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奉献一己之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