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孟子:养浩然之气,塑造理想人格

Image 2020-09-10

《孟子》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儒家著作,不仅集中反映了孟子本人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反映了孟子对于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孟子一生多半在周游列国中度过,晚年退隐返乡,与弟子万章等人一起著《孟子》七篇。作为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积累了孟子的毕生思想精华,阐述了儒家理想中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的深刻道理,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

01

坚守精神高地

孟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坚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维度,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充分彰显出其人格魅力。

首先,正直笃行。孟子周游列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针砭世事,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在孟子看来,君王诸侯与民众生来都是平等的,而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仁德道义,只有人格的高贵才能傲然独立。所以,无论面对梁惠王、齐宣王,还是滕文公、邹穆公,他从来不屈膝臣服,那种“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度和风范,为人所敬仰。

其次,仁政为民。战国时期群雄相争,孟子主张统治者靠道德的力量统治天下,实行仁政,提倡贵民、爱民、保民、养民、教民、乐民等民本思想,强调“法先王”“与民同乐”“推恩”“轻徭薄赋”“养民施教”,然后才可以为民父母。这也是孟子独特人格所在。这不仅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而为后人所称道。

最后,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不仅用这条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以之教化君王。他以儒者的智慧和担当,向梁惠王阐述了国君应以“义”为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要在做事的时候遵守“义”的原则,尤其是在“义利冲突”时,一定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丧失了人的尊严与道义。应该说,孟子的这种“舍生取义”,正是其大我人格的真实写照。

02

塑造理想人格

人格是构建人生大厦的支柱,是人生亮丽的风景线。孟子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人格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主张做人要有“大丈夫”精神。

一是性善论。理想的人格必须建立在“善良”之上,孟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并把“性善”具体阐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四心”,对应这“四心”的仁义礼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即要自觉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可见,孟子的人格形成与性善论息息相关。他从人性的善,升华了人生的境界。

二是忧天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天下事总是祸福相依,需要辩证地对待。孟子伟大人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以天下为己任,对民生、对理想、对士风、对事业的忧患意识。《孟子》一书里类似的表述非常多,诸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等等。在孟子看来,忧患的作用至少有三种:一是防患未然,二是警示已然,三是引领必然。可见孟子伟大人格的塑造,亦离不开其忧患思想。

三是省吾身。先哲们对人格的历练,非常强调对自身的反思。这种对自身的反思,在孟子身上也非常明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在孟子看来,“反身”就是反省自身;“反身而诚”,就是对自己最全面的反思。若人反省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从不欺骗他人,也不自欺,他就做到了“诚”,他便具有天的德行,怎能不感到愉快呢?更重要的是,这种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活得更有道德,更有魅力,更有风骨。

03

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具有了浩然之气,在面对外界诱惑和威胁时,才能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同时,强调君子在面对贫穷困境时,必须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

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后,才能与天沟通,才可以获得人的正命。

立其志,就是要做到临危不惧,临难不憷,就像《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若想成大事,必先遭受各种磨难,从心志、筋骨到体肤都要受到考验。

养其气,也即孟子在《孟子·公孔丑上》中所说“善养浩然之气”。而何谓浩然之气,其实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这三气构成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体现出一种理想人格之美。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龚彦成),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