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此词婉约兼豪迈,惆怅又豁达,最后5个字写出超然的最高境界
词从五代开始兴起,至于宋朝在士大夫之间流传开来,最开始填词的内容,多是风花雪月、莺歌燕舞,当苏轼出现之后,开始以诗入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和内容,将宋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苏轼的豪迈词,为后世所称道,那首“大江东去”,经过现代专家大数据分析,更是在宋词排行榜中位列第一。但总体说来,苏轼的婉约词更多一点, 而且写得也非常好,比如他写杨花的《水龙吟》: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再如悼念王弗的《江城子》,思念苏辙的《水调歌头》,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而熙宁九年的时候,苏轼写了一首词,兼婉约豪迈于一身,惆怅又豁达,为后世所传诵。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要从苏轼从杭州移任密州时说起。熙宁七年,年近40的苏轼任密州知州,次年的八月份,苏轼让人把城北的旧台修葺了一下,并让苏辙题名。苏辙对《道德经》十分有研究,想起了“虽有阛观,宴处超然”这句话,于是取名超然台。
此后,苏轼经常登台远望,写诗抒怀,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39岁,古人讲究虚岁,也就是40了,苏轼想着自己异地为官,不禁触动了思乡、思亲之情,写下了一首《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大家应该都学过白居易的《望江南》,对比之下,苏轼这首要长上不少。因为苏轼这首《望江南》是双调,比其他人的要多上一叠,一首顶两首。
上片写景,因为是暮春,所以说春未老。此处未用“暮”、“去”、“尽”等词,而是用了一个“老”字,显然是拟人的手法,苏轼用笔赋予了春生命。春季之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了春暮,花成残红,最后成土成尘,这便是一个轮回。
不过苏轼观景的时候,春意尚且盎然,微风细细,翠绿柔软的柳枝随之摆动,斜在空中。一个“斜”字,便写出了春天的摇曳多姿,苏轼笔下的春,是动态的。
苏轼迎着温暖的东风,穿过拂动的杨柳,来到了超然台,临台远望。这一句的“望”字,有版本作“看”,不过看的动作过于宽泛,不如望字具体,有画面感。超然台的风景是很美的,南边是马耳山、常山,东边是卢山,西边是穆陵,北临潍水。
放眼望去,只见护城河中,春水微微闪动,这是风雨吹起涟漪,涟漪打碎了如碧玉一般的水面吧!还有满城的花儿,缤纷多彩,煞是喜人。远处烟雨朦胧,雨中透着碧绿的山色,隐隐泛青,城中的千家万户,也似乎被着青色笼罩。
下片则是抒情,寒食节后,酒醒却不禁叹息: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了,暂且点上新火煮新茶。哦,原来苏轼在思乡啊!酒醉有思乡的惆怅,可是苏轼并没有把自己思乡的愁苦说出来,而是按了下去。
寒食之后便是清明,本是回乡祭祖扫墓,古人十分重视祭祀,所以杜牧《清明》有对路人“欲断魂”的描写,苏轼想必十分渴望回去吧,渴望去看看他那躺在松林中的父母、妻子,为他们焚三柱香,敬一杯酒。
可是身在异乡,此时却不能为之,既然无法做到,那便不要把惆怅表现在脸上了,自己不开心,还扫了旁人的兴,品味一番新采的雨前茶吧。诗和酒,都要趁着年华尚在。
苏轼这段时间,生活困窘,官场失意,可他却能从这种苦闷的处境中,拾起积极的精神和勇气,笑着面对生活,“诗酒趁年华”,短短五个字,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