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漏断”是什么时间?

Image 2020-08-28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般注释“漏断”为“夜深”,但“人初静”的“初”表明并不是“夜深”,那么,“漏断”究竟指什么时间?

依据华南师大汪小虎教授与其它有关研究,论证如下:

中国从很早就开始使用漏刻来计时,并且是最主要的计时方式。漏刻主要由两部份组成:漏壶、漏箭。漏壶用于泄水与受水,漏箭是带有刻度的标尺,浮在受水壶中,用来读数。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的第一句“五夜漏声催晓箭”,写的就是漏与漏箭。

到宋代时,官方的漏刻已经很先进了。北宋天圣八年(1030)八月,“龙图阁侍制燕肃上莲花漏法”,经过不停论证,九年后被使用。莲花漏上面有三级漏壶泄水,下面有受水壶,因为设置了减水壶调节多余的水流,泄水较均匀,精确度很高。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州时,还写有《徐州莲花漏铭》。

普通人家,不会使用如此复杂的漏刻,而是用形制较小的漏刻,叫“几漏”。因体积比较小可以放在几案上,故名。几漏只有上、下两壶,上壶泄水,下壶受水。

《(光绪)广州府志》载有元代延祐漏刻的相关信息:“水加一刻,则箭浮一刻。水与壶平,而昼、夜箭尽。”

也就是说,下壶不断受水,水每增加一刻,漏箭就上浮一刻,就可以看出时间。但受水壶逐渐满载,漏箭上升到最高,时间计量就会停止。并且,上壶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持续泄水,水总有流尽的时候,上壶的水滴尽了,下壶也满了,不再计时了,就是所谓的“漏断”。

为了连续计时,几漏需要重新装水。据元代孙逢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记载,几漏每天要装水两次。

“装水之法:遇早,以滤水筛搭于壶口,以新水和旧水滤入壶中,但取接此时刻画(昼)际。晚亦如之。或遇日出,更以景轮圭格印证其端的,无分毫爽。”

几漏装水时间,分为两次,一次早晨,一次晚上。装的水,用新水和漏过的旧水各半,注入壶中。为什么要用新水和旧水呢?古人摸索出经验,这样混合后,水的温度密度变化小,计时比较精确。如果偶尔以日出时间校正“景轮圭格”,即几漏上指示漏箭时间的部件,就能使时间比较准确。

要昼漏、夜漏轮流交替,不间断计时,每天就有所谓的昼漏、夜漏上水。当然,上水的时间,也就是“漏断”的时间。史籍中有“昼漏上水”、“昼漏尽”、“夜漏起”、“夜漏未尽”等计时用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而可知,“漏断”“漏尽”“漏起”等,都有两个时间,一个是在早上,叫“夜漏断”“夜漏尽”“昼漏起”;一个是在晚上,叫“昼漏断”“昼漏尽”“夜漏起”。

那这两个时间究竟是几点呢?

《(光绪)广州府志》载:“昼漏卯初一刻上水,夜漏酉初一刻上水。”也就是说昼漏“漏断”的时间是“卯初一刻”,大约是凌晨5点多点;夜漏“漏断”的时间是“酉初一刻”,大约是晚上17点多点。

当然,这个时间点应该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学者指出,时间计量一般选取日出、日落或者以晨、昏时间为计时起算点。这个起点一年四季会有不同的变化。因为不同季节昼夜时间会发生变化,而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因此古人选取在特定的日期更换漏壶中的漏箭,称为改箭。不同时代,有48箭或25箭、41箭或21箭等不同的漏箭制度,也有“随气改箭”、“随刻改箭”两个系统。“随气改箭”参照节气,改箭天数固定;“随刻改箭”,需与昼、夜漏刻数联系起来,以昼夜消长一刻差值为基准,划为一份。两个系统,都要参照每一支漏箭上的不同日出日入时刻,调节水位,开始时间计量。

那么,现在再回头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到底是什么时候。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为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初作于黄州,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是冬天的时间。冬天白天比较短,天黑的早,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所给出的冬至起的漏箭的刻度推算,苏轼所谓的“漏断”,应该大约就是《(光绪)广州府志》所说的“酉初一刻”,在漏箭上显示,此时已经是黄昏,再到“酉初二刻”时,一更天开始。所以,苏轼写“缺月挂疏桐”,是天刚黑下来,月亮还没有树高,像挂在树上一样,“漏断人初静”表示黄昏已深,马上要到一更了,人们也开始准备要休息了,所以“人初静”了。

【本文关于漏箭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汪小虎:《漏刻为什么要改箭?》,载于《自然辩证法》第37卷第2期,2015。】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