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郭沫若赠钱学森的诗,郭老写得霸气,钱老识货,都令人肃然起敬

2020-08-28

作为近现代诗坛的泰斗,郭沫若先生的诗作却一直备受争议。提到他的现代诗,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何看上去那么“幼稚”,但他却仍被称为新诗奠基人?其实关于这一点,不只是很多网友不太懂,就连文化名人马未都先生都曾当众表示:“郭沫若的诗是小学生水平,还不如我!”事实真的马先生所言吗?我们来看一首郭沫若先生的现代诗节选: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这首诗,以咱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写得有点儿“尬”。但是,对于文笔和用词的“幼稚”,我们其实是应该理解的,因为当时白话诗刚刚兴起,郭老是率先尝试写这类诗的文人。而这首诗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精神内核,1920年它问世时,就凭着这极具感染力的文字,给了很多有志青年鼓舞,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只凭现代诗,其实是不足以看出郭老的水平,他真正厉害的是古体诗。郭老写过不少古体诗词,词作如《水调歌头》、《满江红》,诗作如《归国杂吟》等。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正是郭老的一首经典七律。这首诗写于1956年,是赠送给钱学森先生的。

钱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23岁作为清华的公派生出国留学,随后留在国外工作。为了回来,他受到了诸多阻挠,终于在1955年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从此,钱老便开始在他的领域内奋斗,成为了我们科学界的泰斗。

1956年,在一次会议上,钱老发表了深刻的演讲。此时,郭沫若就坐在台下。听完演讲,同样是留学归来的郭老感同身受,便当场送了一首七言律诗给钱老,而后钱老将这首诗视若珍宝,挂于客厅里多年不曾摘下过。那么64年前,郭老到底写了什么呢?

《赠钱学森》

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

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作为一首即兴诗,笔者认为它已经够有水平了。前两句,用大火比喻钱老的一颗赤子之心,正是因为有了这如火的心,钱老等一批老科学家才愿意放弃当时更好的条件回来。对他们来说,就算外面再好,他们也毫不留恋。次句用的是经典诗作《登楼赋》中的意象,此诗作者为两汉著名文人王粲。这里截取了钱老在国外时,望月思乡的一个情景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对故乡的眷恋。

三、四两句,则由在国外时的思念,写到归来的情形。想当年,老外说钱老一个人抵5个师,各种阻挠他回来,当然后来事实证明,他们还是低估了钱老的价值。1955年,经过多方努力,钱老才好不容易渡海归来。这里的“风涛险”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既是指海上的风浪,也是指事情背后的风起云涌。第4句“西子湖中景色幽”,郭老笔锋一转,回到故土了,风浪就都没有了,游子的心也定了,眼中心里都是西湖的宁静和美好。这两句,一动一静,一边是惊涛骇浪,一边是幽然秀丽,充满了感染力。

最后4句,则是写钱老回来后的规划和作用。郭老也是一位留学生,只是和钱老的专业领域不同,虽然他并不一定懂科学领域,但他对钱老很有信心。在会上,钱老提出了一个12年的规划,郭老这后4句,既是祝愿他能马到功成,也是鼓舞所有有志青年。后来钱老做出来的成绩大家都知道了,正如这首诗中所言。

这首诗问世时,钱学森45岁,郭沫若64岁,他们一位是科学界的巨匠,一位是文学界的泰斗,在那样的年代,正是这些有志气、有才华的人,给无数人树立了榜样。其实后来钱老成功后,歌咏他的诗作不少,他之所以会偏偏对此诗视若珍宝,想来也是别有深意。

一方面,当时钱老刚回来,正是这类的鼓舞,才让他卯足了劲,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这首诗字字珠玑,写出了一个游子的心声,可以想象当时钱老肯定是被感动到了。事实上,哪怕是64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依然能感受到那一代人的赤子之心,仍能让我们动容。

这首诗,短短56个字,从诗风上写得霸气中不失深情。郭老写得霸气,钱老也识货,这件赠诗的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二位先生都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它的存在也打破了很多人认为郭老的诗写得不好的观点,咱们评价一位诗人,不能仅看他的一两首诗作。郭老早期的现代诗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那是对新诗的一种尝试,而他的古体诗在近现代文坛里,显然是精品。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