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发掘者王炬:考古就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
“我热爱考古,考古就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每次都有惊喜,让人着迷。”近日,在洛龙区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见到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炬。他今年57岁,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
-编者按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有不少守护者几十年如一日,保护着这些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守护者,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王炬站在回洛仓遗址上,凝视隋代国家粮仓
“我热爱考古,考古就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每次都有惊喜,让人着迷。”近日,在洛龙区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记者见到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炬。他今年57岁,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
回洛仓是隋代的国家粮仓,全国各地的粮食经隋唐大运河运抵洛阳后会储存在这儿。由于已被废弃近千年,加上历史文献记载不详,长久以来,回洛仓的具体位置一直是个谜。
“2004年,一拖的轮胎厂整体搬迁改造,考古人员对瀍河区小李村进行了钻探,发现了71座古代仓窖。”王炬回忆,根据当时的发掘情况,专家确定这里应该是隋代著名的回洛仓。
2012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王炬带领考古工作者对回洛仓进行了新一轮勘探发掘,逐渐揭开了回洛仓的神秘面纱。
“回洛仓不是一个仓窖,而是一座城,它由道路、管理区、仓窖区等组成,面积非常大。”王炬说,仓城内有仓窖700座左右,以一座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的仓窖为例,其储存的粮食应该在25万公斤左右。这样算来,回洛仓储粮总量能达到1.75亿公斤。
“当时,粮食应该是通过漕渠运送至回洛仓的,漕渠的发现帮助我们推断出回洛仓的西边应是紧临瀍河的。”王炬说,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在漕渠附近发现了一些埋在地下的城墙遗址,由此更加确定了仓城西墙的位置。
最终,回洛仓的具体位置被确定在小李村、马坡村以西,呈长方形,310国道横穿而过。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如今,王炬正在参与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对研究隋唐时期里坊制度提供宝贵资料,为今后隋唐洛阳城的保护与展示提供准确依据。(记者 刘嘉仪 文/图)
来源:洛阳网-洛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