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敦煌壁画中的斗鸡趣图:两只鸡 斗了1400年

2020-05-08

西魏第285窟南壁斗鸡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285窟乘鸾仙人(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285窟孔雀飞天(敦煌研究院供图)

285窟禅窟上的鸡(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第285窟主室内景(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宋代第454窟的公鸡(敦煌研究院供图)

古代流行的“斗鸡图”成了"英勇威武"代名词,"公鸡"也是"武将"的符号。

游戏中人们把两只雄鸡放入场中,使之互相啄斗,胜者器宇轩昂,败者垂头丧气。

斗鸡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有点类似角抵,其游戏性表现在一个"斗"字。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祥禽。

无论是出土文物,还是民间习俗,我们都可以发现不同时期鸡的种种形象,在成博热闹了一个多月的敦煌大展也不例外。敦煌莫高窟285窟的壁画上隐藏了一幅《斗鸡图》,创作于西魏时期,画面上的两只雄鸡对峙了1400多年,仍然是一副怒发冲冠、目露凶光的模样。

斗鸡是一种竞力性游戏,在中国民间历史悠久。斗鸡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春秋时代,三国时期的曹魏宫廷中非常盛行,而到了唐朝,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都热衷这个游戏。敦煌讲解员牛文英介绍,285窟里的《斗鸡图》是敦煌莫高窟里最早发现的与鸡有关的图画,也是4.5万平方米壁画之中唯一一幅斗鸡图。

敦煌壁画的鸡

丁酉年春,敦煌研究院官微推出敦煌壁画版的鸡年年历,12只细腻写实、神态迥异的鸡,“出生”时间从西魏、到五代、盛唐再到清代、民国,跨越1000多年,引起网友转发热潮。“这些敦煌壁画里的鸡宝宝,简直萌化了。”不少市民朋友在成博参观敦煌大展的时候,下意识地寻找敦煌壁画里那些鸡。

绘有《斗鸡图》的285窟,开凿于西魏,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内北壁有西魏的大统四年、五年(即公元538、539年)发愿文题记,足以说明此窟修建于此时。这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西魏285窟可不止有这两只斗鸡。敦煌壁画中既有家鸡,也有雉鸡(野鸡),在285窟窟顶南披就绘了一只飞跑的雉鸡。这只蓝色的雉在山林的灌木丛中飞奔,它脖子长伸,两腿疾驰,头与尾伸成了“一”字形,画面细腻,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此外,南披上还有孔雀飞天的形象,西披的乘鸾仙人身下正是一只凤凰,洞窟内体型较小的禅窟上也还有鸡的图案。

在浩瀚无际的敦煌壁画上,鸡这种祥禽出现的频率颇高。例如西魏第288窟西披图案中,有一只马鸡衔着一枝忍冬草站在盛开的莲花上,马鸡是鸡形目雉科中体形较大的一类鸟,因羽色鲜丽而成为动物园的名贵观赏鸟,不过现在已被列为濒危的保护鸟。

宋代第454窟的佛坛,南北两壁为六屏清代所绘花鸟屏风画,其中所绘大公鸡、雉鸡色彩鲜艳、细腻写实,是莫高窟清代壁画中的佳作。民国第91窟的壁画上有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昂首站立于枝头上。

还有一些丧葬的场景中,也少不了鸡的形象。北周第290窟窟顶西披画一幅平民出殡图,牛车拉着灵柩,车前有一人头顶祭盘,盘中的供品是一对昂头直立的鸡。盛唐148窟西壁及五代61窟北壁的出殡图中,释迦牟尼的金棺之上,都绘有一只站立的鸡。

鸡在十二生肖里面又被称为酉鸡,酉代表西方,无论是释迦牟尼的金冠,还是禅窟上的火焰纹,画只鸡的形象,意在引导人的灵魂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鸡是五德之禽

为何敦煌壁画中有这么多鸡的形象?牛文英介绍,鸡是五德之禽,古人画鸡的喜好由来已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自己所画的一幅大公鸡上题写了一首《画鸡》诗,用白描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一只英姿飒爽的大公鸡。这首广为流传的佳作,毫不吝惜对大公鸡的赞美,也表达了人们对鸡的喜爱之情。就连故宫博物院推出的2017年故宫日历,选取了馆藏365件表现禽鸟的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书画。

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韩婴,文帝时就是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王刘舜太傅。“鸡有五德”一说最早见于《韩诗外传》一书,韩婴把鸡的样貌、习性与君子的“五德”一一对应。书中写道:“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在韩婴看来,文、武、勇、仁、信是鸡的五德。如果逐一拆解来看,前两德源于鸡的形象与身体构造,后三德则取自鸡的习性。公鸡头顶红得鲜亮的鸡冠子,象征着鸿运当头的官帽,“公鸡鸣叫”谐音“功名”,寓意考取功名,官运亨通。

鸡距的本意是公鸡的后爪,有时也借指短锋的毛笔,有种毛笔就以此命名,白居易曾专门为此写了一篇《鸡距笔赋》。公鸡脚踏斗距,敢于和敌人争斗,正是骁勇善战的象征。

此外,鸡吃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习性,如果一只鸡遇到食物,就会用鸣叫的方式呼唤同伴过来分享,绝对不会吃独食,这是“仁义”。在汉代人编写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鸡为“知时畜也”。在没有钟表的年代,鸡就是通天祥禽,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鸡都能准时守信地报晓,决不偷懒,这就是“报晓之信”。

鸡有五德脱胎于儒家传统观念,是人类赋予动物一些道德的符号。在动物世界里,并非只有鸡才享有如此美誉,古人认为蝉也具有五德,分别“文、清、廉、俭、信”。但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鸡享有此殊荣。

斗鸡始于春秋

莫高窟285窟以等比例复制的方式送来成都参展,在暗黄的灯光下显得静谧而神秘。顺着讲解员手电的一束亮光,记者看到了这幅著名的《斗鸡图》。画面上两只雄鸡站立于屋顶,竖毛振翼,悍目发光,引颈昂首,尖嘴利爪,正相对而立准备伺机进攻,斗鸡的神态栩栩如生,就连鸡脖子上的毛发,也有些怒发冲冠的味道。

敦煌壁画是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景图,画工将斗鸡的场景描绘得如此细腻传神,至少可以说明,在西魏时期,斗鸡活动已风靡一时,在民间广为流行。

斗鸡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有点类似角抵,其游戏性表现在一个“斗”字。游戏过程中,人们把两只雄鸡放入场中,使之互相啄斗,胜的一方器宇轩昂,败的一方垂头丧气。

斗鸡的文字资料,始见于春秋时代,《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五年》云“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且让之”,记录了春秋时期两个贵族因为斗鸡暗耍手段的故事。

季平子、郈昭伯都是春秋末期鲁国的贵族,二人因斗鸡而闹翻,季平子以势压人,趁机侵占郈昭伯的土地以扩建房舍。两人斗鸡的时候都暗藏心眼,搞不正当竞争,季氏“介鸡”,郈氏“金距”,都把雄鸡全副武装。这里的“介”和“金”都是斗鸡人发明的小把戏,以增加获胜的筹码。

所谓“介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把芥子捣为细粉,播散于鸡翼上。芥粉辛辣刺鼻,两鸡争斗时,一扇动翅膀,芥粉飞扬出去,对方的鸡被呛得无心恋战,三五个回合就败下阵去。另一种说法,把“介”字解释为铠甲,因为古时“介”、“甲”通用。斗鸡时,头部是双方啄咬的部位,需要重点防护,因此,有人制作保护鸡头的小铠甲。郈氏“金距”,是把雄鸡的后爪包裹上金属刀片,使其更加锋利,几爪子下去,对方的鸡就会血流成河。

斗鸡的最高境界

春秋时期,斗鸡习俗尚还是贵族的一项娱乐活动,到了战国,斗鸡之风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活动之一。《战国策》记载了齐国都城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音zhú,弦乐)、弹琴、斗鸡、走犬。成语呆若木鸡,就讲述了战国时候齐宣王派人调教斗鸡的故事。

我们用“呆若木鸡”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其实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达生》。齐宣王让驯鸡高手纪渻子帮忙驯鸡,他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催问,但得到的答案都是“还不到火候,鸡沉不住气”。一段时间之后,纪渻子驯鸡大功告成,谁知这只“战斗鸡”面对对手一点反应都没有,而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得闻风丧胆。从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就是呆若木鸡,不怒自威。庄子的这则寓言故事,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等词语类似。或许在老庄看来,斗鸡也蕴含着道家的辩证思想——真正有大智慧的公鸡,敢于在强敌面前示弱,表现出一点呆样,这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自然令对手望风而逃。

这个成语也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驯养斗鸡的经验丰富。从一只“菜鸟”到训练有素的“战斗鸡”,只需要经过几十天的调教,使它没有傲然之气,不受外界影响,不盛气凌人,而是像一只木鸡,而这时的战斗力才会达到顶峰。

50首唐诗话斗鸡

到了唐代,斗鸡之风尤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都热衷这种游戏。有学者统计,《全唐诗》中50余处提到“斗鸡”一词,其中把“斗鸡”与“走狗”“走马”连用或对应的就有近10处,说明这项运动当时具有赌博性质,在文人看来约等于不务正业。

随手翻阅一篇唐诗,就可以一窥唐朝人“斗鸡”的场景。李白在《古风》中写道:“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诗仙李白不仅在诗歌中言志,还身体力行地热爱这项娱乐,一言不合甚至为之杀人。年轻时的李白脾气火爆,一次斗鸡的时候,他输得心有不甘,一连手刃了好几个泼皮,并写下“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的诗句,最后只得远走天涯成了逃犯。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斗鸡达人,他因本命属鸡,更是酷爱斗鸡。他常在长安举行规模盛大的斗鸡比赛,特别是到了每年的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节日,他更要聚众斗鸡,彰显天下太平。《东城老父传》记载:斗鸡的时候,唐玄宗让宫廷乐队、后宫佳丽纷纷出场助兴。

敦煌研究院民俗专家刘艳燕研究发现,斗鸡活动多集中在寒食、清明节日期间。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诗云:“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诗中生动描绘了寒食节斗鸡活动的紧张激烈场面。

还有敦煌文献《唐人选唐诗》之《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记载:“弱冠早登龙,今来喜再逢。何知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由此可见,唐代敦煌寒食、清明节期间,敦煌民众聚集在一起,大路旁边吆喝斗鸡之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五百强盗变罗汉

敦煌壁画《斗鸡图》绘制时代为西魏,正是上承汉、下启唐的魏晋时代。

从曹植《斗鸡诗》《列子·黄帝篇》、梁朝简文帝和刘孝威的《斗鸡诗》以及晋朝傅玄《斗鸡赋》等文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确实流行斗鸡活动,《斗鸡图》是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幅《斗鸡图》发现于285窟南壁《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中。《五百强盗成佛》图讲述了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在古代南印度一个叫憍(音:jiao)萨里的王国,有五百个强盗占山为王,与官府分庭抗礼。国王波斯匿王选派精兵强将前去镇压,强盗战败被俘,遭受挖眼酷刑,并被放逐到常有野兽出没的荒郊野外。强盗发出凄惨悲切的呼号。佛祖听后心有不忍,于是用神力将香山妙药吹入五百强盗的眼中,让其双眼复明。众强盗俯首悔罪,皈依佛门,苦修成五百罗汉。

《五百强盗成佛图》全图分为六个画面,《斗鸡图》只是第二个画面“五百强盗被俘,被国王审讯、判刑”中宫殿屋顶上的小小点缀物,乍一看,似乎与壁画主题无关,鸡的形象似乎也可有可无。不过在牛文英看来,《斗鸡图》主要为烘托国王军队镇压强盗的气氛。

为何用斗鸡来烘托气氛呢?前文提到,鸡有勇武之德,这里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古代住在王屋山的刘生,在一个炎热的盛夏,与妻子赵氏纳凉于庭院之中,突然一只公鸡振翅飞入赵氏怀中,而后竟身怀六甲,生下男婴。刘生为爱子取名“武周”,孩子长大后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因此,古代流行的“斗鸡图”便成了“英勇威武”的代名词,“公鸡”也是“武将”的符号。

佛经反对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残争斗,而在《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中,画工显然是想强调强盗与官兵相残争斗的性质,暗喻二者之间的激烈战斗是自相残杀,用斗鸡怒发冲冠的形态,烘托战斗场面气氛异常紧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