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奉献给艺术,一生不走仕途路,明代沈周绘《寒江独钓》
从明代中期开始,画家们越来越喜欢元代画家在创作中肆意表达情感的手法,他们开始舍弃了对宋代作品的痴迷效仿,重视学习元代画家的抒情意趣。学习艺术创作,除了要有技术要领上的掌握,还要有创作心理的捕捉。如果无法复制元代画家追求的那种洒脱自在,作品的味道就会出现偏差。这时江南一带出现了一位叫沈周的画家,一生不走仕途,专心从事绘画创作,想要通过贴近自然山水,学习到元代画家的超凡品味。沈周不入仕途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但欣赏了他画的山水之后,让人更愿意相信,他把生命奉献给了艺术,想要享受创作的乐趣。
沈周 寒江独钓
沈周在明四家中排行老大,这样的排名一方面是因为他年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实力。在沈周之前,江南一带的画家还在画空洞死板的山水,从前人作品中选取细节稍加组合就成了一幅新画。这样的作品不走心,也不走脑,更不用提什么艺术魅力了。古人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险峻挺拔的高山也不例外。历代名家在创作中都试图表现出这种生命力,沈周画的这幅《寒江独钓》,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画中描绘了诗的意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冷的山水,洒脱的渔夫,让人联想到了高洁的品性与不羁的生活态度。
沈周 寒江独钓 局部
画面构图险中求稳,一侧是山崖一角,一侧是水岸坡石,两者对比强调了自然空间的高低错落之美。两棵古树拔地而起,在视觉效果上平衡了画面。沈周向元代画家致敬,并不是要舍弃章法套路,他要在已有的范畴内,画出既符合世人审美标准的作品,又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佳作。于是沈周抓住了描绘生命力这个主题进行创作,严冬时节,生命力如何表现?沈周画到了一道河水,弯弯曲曲由远及近,水面无波,只在河道转弯避风处添加一个小船。有了人,画面就有了生机,有了人的参与,山水也有了生命。
沈周 寒江独钓 局部
也许有人会说,明代早期的浙派画家也画山水人物,他们的作品为何就死板,到了沈周这里就有了生命?浙派画家的作品有太强的“拼凑”痕迹,导致人与山水的交流很做作,透视比例有问题,人物动作也不精准,缺乏真实感。沈周的作品首先强调真实感,而后再通过画中气韵吸引观众,最后通过感情交流获得享受。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赋予作品灵魂。沈周在创作中没有刻意区分要选用什么技法,他只是在强调表现情怀。从这个角度看,沈周的作品比浙派名家要进步很多。当然了,一幅画不能代表全部,只能代表沈周有这方面的探索。《寒江独钓》就像一篇清新的散文,所有的细节都围绕自在生活这个主题,无论画面多么庞杂,看上去不会觉得混乱。
沈周 寒江独钓 局部
在沈周的带领下,文徵明也采用了类似的创作方法。由此让绘画作品变得“亲民”,成为人人都能看到自己梦想的作品。绘画作品有其阶级属性,但能够受到大众的欣赏,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画家们都知道一幅画不能满足所有群体的喜好,但他们在努力去包容大众的意见,这样做让艺术变得平易近人了。